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漠河位于祖国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为121°07′~124°20′E,52°10′-53°33′N,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昼夜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428.7mm。主栽作物有小麦、大豆、马铃薯、亚麻、玉米、燕麦。农业气候和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漠河县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点,为科学地评估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巴盟农业生产实际 ,入世后 ,从理论和实际上看 ,发展特色农业是河套农业增效的主要出路 ,应抓好产品质量、贮藏、保鲜工作 ;分析探讨入世后当地农业气象的主要任务及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巴盟山旱区发展节水等雨农业措施初探杨淞,刘俊林,刘伟,杨文彬(巴盟农业气象研究所)巴盟阴山以北的低山丘陵旱作农业区,东靠包头,西连乌梁素海,北与高平山丘相接。本区包括乌拉特前旗的大小余太、明安、朝阳和乌拉特中旗的双胜美、石哈河、楚鲁图、部北8个乡。总...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农业气象信息系统业务平台是从气象要素信息的采集、气象条件的分析评价、农业气象指标查询、陕西省农业种植的布局和生产信息提取、农业气象周年服务计划和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信息的获取等研制开发的。系统根据需求完成对气象和农业信息自动化处理,实现对气象要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在生成数据表格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地理信息背景的气象和农业信息图形图像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前期、当前和未来气象信息的全面快速提取和分析,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5.
哲盟棉花丰产试验的农业气象分析王玉衡(哲盟气象处)前言为适应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内蒙古气象科研所与哲盟气象处于1992—1994年进行了棉花课题研究。选用优良棉种和有代表性地块进行小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分散灾害的风险,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巨灾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设计合理的气象灾害保险指数可为农业巨灾保险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利用赣州市17个县(市、区)国家气象站1981—2020年和区域气象站2011—2020年观测资料,结合赣州气候以及气象灾害出现特点,经专家咨询和调研,确定暴雨、冰霜冻害、干旱和大风等4种气象灾害作为赣州农业巨灾保险的气象灾种.根据不同灾害出现的气候概率以及投保单位的要求,设计了赣州农业巨灾保险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指数,并确定农业巨灾保险气象灾害赔付的触发概率范围为45%—70%.经验证,赣州农业巨灾保险气象灾害指数可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的农业气象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气象工作功不可没。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农业气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气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专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大多数县站单靠农民责任田取样;气象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够,自主创新不足,仍阻碍着气象科技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跨入21世纪,我国“入世”…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5,(7):38-40
日本气象厅于1970年在日本海(39°N,133°30′E)建立了第一个海洋气象浮标站,即气象厅一号(JMA—01),紧接着于1971年在气象厅一号东北方向约150公里的地方(39°50′N,134°40′E)建立了气象厅二号(JMA—02)。气象厅一号是从1968年初开始由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研制的。从1972年起,对二号浮标站的船体进行了所谓的大型化改造,制成了气象厅三号(JMA—03)大型浮标站,于1973年定位在四国南约500公里的太平洋上(29°59′N,135°30′E)。建立这类大型海洋气象自动观测浮标,也做为世界天气监视网(WWW)的观测计划之一,按此计划日本共建四个,即除JMA—03外,还包括1974年8月定位在东海(30°20′N 125°10′E)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气象的发展历程,并将现代农业气象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初创起步阶段、70—80年代恢复发展阶段及90年代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作物资源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研究、作物产量预报和遥感估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影响研究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从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农业气象科研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有关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气象现代化观测技术研究、作物生态系统模拟与定量化评估技术研究、设施与特色农业气象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农业气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常钱柱 《内蒙古气象》1995,(1):40-40,F003,27
我们是怎样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常钱柱(赤峰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为农业经济宏观规划、实际生产提供气象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技术深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回顾赤峰开展这项服务工作近二十年的概况,实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领域,使气...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巴盟被国家确定为 1 2个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后 ,为更好地落实、实施农科教各项措施 ,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普及力度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推广实用先进技术 ,1 999年巴盟行署建立“巴盟农业科技电视制作中心”,巴盟气象局为主要参与单位。为大力支持配合这一新生事物的顺利开展 ,扩大气象科技知名度 ,使气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按照行署指示 ,巴盟气象局成立了编辑制作小组 ,一年来制作播出气象节目 1 0余次 ,特别是在春播、秋收、汛期等主要季节均有气象科技节目与观众见面。春播预报及生产建议 ,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 ,气…  相似文献   

12.
李俊友  王利平 《内蒙古气象》1995,(4):30-32,F004
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农业产量年景,气候资源,气象与病虫害等),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把农业气象服务的全部工作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的话,那么农业气象预报可看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该子系统程序技巧复杂,设计难度大。因此,其内在质量的优与劣,往往关系到整个系统总体的开发水平。本文给出一个通用型的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外壳,它既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自己开工运行,也可以连接在任何一个大型系统之下,执行主控发出的指令。  相似文献   

13.
为了方便农业气象人员编写农业气象月报,省去农业气象人员统计分析资料的时间,杭州市气象局自行设计和研制了“农业气象业务综合信息网”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农业气象月报资料进行自动处理,生成农业气象月报,月报材料可通过该系统传输到所属各站,实现资料共享。  相似文献   

14.
巴盟农业气象站在进行1999年气候年景预测时认为 :1998年冬将是高温少雨雪的天气 ,加之前期受旱 ,来年春河套地区可能要出现少有的墒干。为此 ,他们及时向地方政府作了汇报 ,并提出相应措施。地方领导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各地加大力度开展了保墒运动。为了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付自如 ,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农气站随即组织了大范围墒情测定。冬季取土测墒困难较大。冻土像石头一样坚硬 ,只能用斧头和凿子一点一点地往下抠。经过几天的辛苦工作 ,行程 30 0多 km,终于测完了各灌区不同类型土壤 30 cm的湿度值。这为以后春播时分析墒情变化打…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设施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灾害天气预报子系统和设施农业生产与气象信息子系统的方法及内容,并探讨了把设施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引向深入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气象科技为农业服务过程中,应搞好农业气象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天气,农气和农业相结合,科研,业务和应用相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充分重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服务经验,主要探讨了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研究,自5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全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和服务网络齐全,研究和服务效能显著。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气候资源考察与区划赢得了社会信誉;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如低温冷害研究,辽东和辽西山地气候资源利用与改造研究,模糊概念和微机在农业气象中应用研究,自然灾害预报、情报与评价研究,病虫害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Vb等可视化语言编译系统,通过编程检索和查询黑龙江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并可自动处理翻译农业气象AB报文,形成要素数据转为数据库,通过表格制作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的编撰,为政府部门决策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学防御农业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讨贵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结合贵州生产实际,提出科学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供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的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东(39°08′N,115°40′E,海拔高度15.2 m),占地15 hm2,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直属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也是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网的龙头站,在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中科研观测设施最为齐全.2004年固城站被选为中国气象局7个率先在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的野外台站之一,并明确要求固城站承担起7个生态气象观测站的示范和技术指导的责任.同时,固城站还承担着气象系统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数据观测、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任务.2005年在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科研野外试验、常规监测和业务服务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