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微观机制为:成矿流体受外力的驱动在断裂-多孔隙复杂介质的输运过程中,由平流、动力弥散、扩散作用与交代反应、溶解-沉淀反应相互耦合作用而成矿。介质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动力学参数是矿体的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模拟结果合理地解释了矿体的空间展布、矿石品位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空间变化特征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本研究显示,一旦成矿过程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确定,可预测成矿的位置、矿体长度、厚度及贫富变化的规律,显示动力学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为研究复杂介质中矿床形成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凌其聪  刘从强 《岩石学报》2003,19(1):192-200
对安徽省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穿层方向上不同蚀变程度的大理岩,顺层方向上距岩体远近不同但垂向深度的块状石榴子石夕卡岩及其主矿物石榴子石,不同演化阶段的石英及矿石等到的REE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穿层方向上,大理岩被交代的程度愈深其稀土总量(∑REE)愈高,Eu负异常愈显著,尽管,夕卡岩全岩的RE分布模式与原岩(大理岩)相似,但前者的稀土总量(∑REE)远高于后者,且Eu异常更为显著,显然不是继续承原岩的REE特征所致,而是受控于其主矿物石榴子石的REE特征,后者又由参与交代作用的岩浆热液REE所决定,热液中的REE具有缓和右倾型分布模式,LREE富集,较显著的Eu负异常等基本特征,石榴子石晶体基本承袭了热液的REE特征,REE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地层的构造特征可以揭示夕卡岩及相关矿体形成过程中流体的输运径及输运方式,REE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层控夕卡岩及其相关矿床形成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岩石变形、断裂作用和断裂网络统计动力学、流体流动、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反应及成岩成矿作用、压力溶液和其它压实力学、热迁移的方程组 ,可以对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 1~ 3维数值模拟。模拟的主要内容是在各种过程耦合作用下描述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主要变量的时空演化 :( 1)与成矿流体的形成和性质有关的变量 ,如地层中矿物 (包括成矿物质 )的溶解速率、流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与饱和度、流体温度、压力、离子强度等 ;( 2 )与构造变形和流体运移有关的各变量 ,如应力与变形速率、岩石孔隙度、构造 (断裂 )渗透率等 ;( 3 )与沉淀成矿有关的变量 ,如矿物 (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的成核速率、各矿物的沉淀量等 ;( 4 )上述各有关变量间的时空耦合关系 ,如断裂渗透率时空演化与流体流动、汇聚和成矿的耦合关系等。以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例 ,应用该模型和方法对成矿动力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计算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矿作用的化学机理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 ,在地球化学中正在形成一门新兴学科———计算地球化学。其中热质输运模拟、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和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在Darcy定律和守恒方程基础上的多孔介质热质输运模拟通过流函数图、等温线图及速率矢量图等 ,从古水文学和流体地球化学方面高度动态研究成矿作用。根据化学和热力学原理进行的化学质量迁移数值模拟则通过矿物和流体中化学物种的热力学数据 ,预测多组分体系中发生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定量揭示经历了复杂化学反应进程的成矿作用的化学行为。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的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 ,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模拟真实成矿流体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是计算流体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亮明 《地学前缘》2011,18(5):78-89
浅成岩体成矿系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在这类系统中,由浅成岩体引发的流体超压以及因此而促发的岩石破裂是制约成矿的关键动力过程。文章在综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铜陵—安庆地区夕卡岩矿床的研究,从理论上对浅成岩体成矿过程中流体超压的重要性、形成机制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进行了系统论述。夕卡岩矿床与角砾岩间...  相似文献   

6.
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的水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成矿流体的形成,成矿物质的富集,矿床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水岩作用的水岩比值(W/R)小于0.1;夕卡岩和矿化蚀变分带是开放体系一系列溶解沉淀波反应前锋发生水岩反应后矿物和元素组合的时空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流体的温度高达350-400℃,成矿流体是一种高温(350-400℃),高率(ω(NaCl)=13.45%-48%),高密度(大于1.1g/cm^3)的流体。其中的稀土元素具轻稀土富集,Eu呈显著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特征。由于其特殊的成矿环境,流体的输运过程是一种近于等温的过程。成矿作用发生于偏酸性且较还原的条件下。成矿流体由岩浆源和地层共同提供,是一个典型多源成矿物质,多成矿阶段,多控矿因素的层控夕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周涛发  岳书仓  袁峰 《安徽地质》2001,11(2):131-139
本文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论述了安徽月山矿田两类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及成矿流体输运扣化学反应扣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结论认为。月山矿田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为具复杂演化历史的岩浆水或多成因水的混合,主要成矿阶段成矿热液均以岩浆水占绝对优势,两类矿床是同源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下演化的产物,是成矿流体的等温输运反应及温度梯度输运反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水岩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省铜山口铜(钼)矿床是一典型的夕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通过对其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结合矿床学的研究,将成矿过程分解为两个平行的成矿阶段,即夕卡岩型矿化阶段和斑岩型矿化阶段。根据Johnson和Reed等人建立的水 岩反应模型,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反应并析出金属沉淀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斑岩型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系统出现等焓减压沸腾过程并沉淀出大量的金属矿物,成矿流体分异为低盐度流体和高盐度流体;在夕卡岩型成矿阶段,沉淀出典型的夕卡岩矿物;在整个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pH值逐渐升高。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地质现象非常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水 岩反应模型可以为理解这一类复合型金属热液矿床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夕卡岩的喷流成因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夕卡岩为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容矿岩石 ,具有独特的喷流沉积和喷流交代成因。研究表明该夕卡岩的主要特征为 :(1)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接触带 ,产状与地层一致 ;(2 )被后期脉岩穿切 ,成因上与岩浆岩无关 ;(3)喷流交代夕卡岩具交代残余结构和假角砾状构造 ,而喷流沉积夕卡岩具微粒状结构、雏晶结构和层纹、条纹、条带状构造 ,反映了二者不同的喷流成因 ;(4)发育典型的低温夕卡岩矿物组合 ,其形成温度小于30 0℃ ;(5 )夕卡岩的稀土配分型式与围岩的一致。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夕卡岩是同生断裂系统、海底热流体 +深部烃碱流体与碳酸盐岩 +细碎屑岩耦合的产物 ,其成岩和成矿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The skarn and ore bodies of the stratabound skarn copper deposits of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are both controlled by definite stratigraphic horizons, and they are concordant with the strata. They occur as layers and layer-like bodies in permeable carbonate rocks of the Middle-Upper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and Chuanshan Formations which are underlain by impermeable shale or siliceous rocks of the Upper Devonian Wutong Formation. The authors study the dynamics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of the ore deposits with the dynamic model of coupled transport and reaction,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The salinity gradient and flow rate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can both promote the mixing and reaction of juvenile water and formation water, and the permeable strata are favourable sites for the intense transport-reaction of mix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2) As isothermal transport-reaction took place along the bedding of strata, the moving transport-reaction front formed at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相似文献   

12.
杨学明  林文通 《地质科学》1989,34(4):323-337
本文在研究金口岭铜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包裹体矿物学、热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作了深入研究,论证了成岩成矿物质具同源性。本文强调石英闪长岩株下部发生钾蚀变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论述两种不同类型石榴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矽卡岩与铁矿及其共生、伴生矿铜、铅、锌、锡等的富集规律,总结出铁多金属矿与矽卡岩之间的选择性富集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安徽长龙山矽卡岩浆型铁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国建  林新多 《地球科学》1990,15(6):649-656
  相似文献   

15.
姜龙燕 《云南地质》2011,30(1):38-41
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可划分14个矿带、33支矿床。矿体均受断层或裂隙控制,主矿化方向有四组,成矿规律有差异。北北西向矿化最强,为核桃坪矿区主矿体,近矿围岩蚀变中矽卡岩化最重要,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尤以复杂矽卡岩化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肖祥春  陶云花 《云南地质》2012,(2):200-203,199
矿床受地层及断层双重控制,走向长大于3千米,共圈出V1、V2、V3三条矿体。含矿岩石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矿石工业类型为硫化铅矿石和氧化铅矿石。矿床成因类型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含矿热液沿破碎带充填-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铅矿床。  相似文献   

17.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中的矽卡岩和矿体主要顺地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与一般的矽卡岩类似。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是地层层位、岩性和层间滑脱空间。成矿过程也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温度可高达390℃,其主要成矿机制是源自岩浆的热液沿层间发生渗滤扩散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宁镇中段铜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尤以石榴子石矽卡岩关系密切,故从矿物学角度研究该区矽卡岩的石榴子石与成矿的关系具有现实找矿意义。通过现场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微区能谱分析及成矿元素含量分析等,对宁镇中段矽卡岩石榴子石的形貌、结构、成分、种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榴石系列,但铜矿化区的石榴子石均属其中的钙铁榴石亚种,并且铜矿化区石榴子石的铜含量远远低于无矿化区石榴子石。研究认为,成矿元素在矽卡岩期的富集或分散趋势是石榴子石成矿元素含量高低的关键原因,若岩浆分异出来的成矿元素总量相同,则在矽卡岩期即富集到石榴子石等矿物使其成矿元素较高不利于成矿,反之则石榴子石成矿元素较低而矽卡岩期后热液具有利物质条件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19.
青海谢坑铜金矿床石榴石矽卡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星  肖荣阁  杨立朋  王斌 《现代地质》2008,22(5):733-742
传统矿床学研究认为,只能是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但是近年来在一系列矽卡岩矿床的研究中发现,矽卡岩原岩并非纯的碳酸盐岩,一些矽卡岩原岩成分接近矽卡岩的成分,因此传统的矽卡岩型矿床成因也值得重新认识。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的石榴石矽卡岩和石榴石透辉石型矽卡岩矿床。通过系统研究该矿床矽卡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矿化矽卡岩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泥灰岩和辉石闪长岩类岩浆岩的极其一致,因此该矽卡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矽卡岩,而是热液作用下的岩浆岩及泥灰岩的自变质成因矽卡岩。  相似文献   

20.
对柿竹园矽卡岩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劲松 Newb.  RJ 《矿物学报》1996,16(4):442-449
本文将报导柿竹园W,Sn,Mo,Bi矿床中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和石榴子石中熔融包裹体研究结果,对不同中段的16块矽卡岩样品(94%的标本采自第Ⅲ矿带)中的石榴子石和辉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共获得230个测点的数据,此外,还对上述中段大部分样品里的石榴子石和辉石进行了从边部到核心成分测定,共获得13个样品的97个测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石榴子石属于含Alm+Sps+Pyr〈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