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是由极小(粒子物理学)→极大(宇宙学)→极复杂(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研究具有科学发展的时代特点,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创新性的基础研究。笔者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的认识,结合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基本属性,提高“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固体地球系统进行再认识,从广义地质学系统和过程的本质归纳出固体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它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井拟定了以整体论为主导、还原论作辅助,宏观与微观处理相结合与互补的方法论。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临界性,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地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对于这一同题进行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使地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动许多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学前缘》2005,12(3)
从2006年开始《地学前缘》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2006年各主题内容因改刊期作过渡性调整。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各主题详细内容说明如下:(1)“地球物质科学”主题: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矿床、流体等)及其特征。本刊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  相似文献   

3.
《地学前缘》2007,14(5)
1办刊方针《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自2006年改为双月刊出版。其办刊方针是努力在地学工作者中树立前缘研究意识,以地学前缘研究为牵动力,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洋为中用”,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2主题内容《地学前缘》以对中国和世界地学研究具有广泛、重要影响的地质学科或专题为主题,由中、外地质学家共同撰稿,反映该主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研究热点难点及与该主题相关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前缘研究成果。主题内容具有前缘性、基础性、交叉渗透性和大跨度性。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前一年9月底。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当年1月底。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当年5月底。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在...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蕴含着宇宙之万有;岩石文化是地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景观大自然,或者是观赏石,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璀灿无比的情趣。《上海地质》将从本期选载作者刘志华撰写的《石文化风韵》一文。该文分三部份:一、“景观大自然”——(梦幻般的奇岩怪石);二、“观赏石的审美情趣及石体的艺术语言”——(雅石与自然、神似与形似、抽象与具象);三、“赏石群簇”——(岩石类、化石类、矿石类、宝石类)。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并充满魅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开始《地学前缘》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2006年各主题内容因改刊期作过渡性调整。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各主题详细内容说明如下:(1)“地球物质科学”主题: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矿床、流体等)及其特征。本刊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  相似文献   

6.
《地学前缘》2006,13(1)
从2006年开始《地学前缘》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2006年各主题内容因改刊期作过渡性调整。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各主题详细内容说明如下:(1)“地球物质科学”主题: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矿床、流体等)及特征。本刊重点征…  相似文献   

7.
《地学前缘》2006,13(2)
从2006年开始《地学前缘》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2006年各主题内容因改刊期作过渡性调整。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各主题详细内容说明如下:(1)“地球物质科学”主题: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矿床、流体等)及特征。本刊重点征…  相似文献   

8.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5,61(4):6104776-6104776
<正>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一书是论述旅游和地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旅游地学是中国地学家创立的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而创立的一门学科。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一书是在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的基础上修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学技术司共同发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青藏高原地球科学战略研讨会”于2005年5月7—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和展望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站在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以固体地球动力学为重点,总结和探讨我们已经解决了哪些科学问题,还有哪些科学问题没有解决,面临着未来的发展又需要解决哪些科学问题,旨在推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为实现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做出贡献,为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指南所涉及的地球科学的范围,包括地理学、土壤学、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地学。 近三十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代表是以“活动论”为特征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引起了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当前,国际岩石圈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全球地球科学断面计划、大陆深钻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地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缘九寨沟高寒钙华分类与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寨沟钙华景观不仅有着独特的旅游与美学价值,在古气候、古灾害、古地震/活动构造、高原隆升以及人类世等研究中也能提供重要的地质档案.无论从旅游与科普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钙华分类研究必然是前提、也是基础.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从物质来源到沉积环境,分析了无机和有机对钙华沉积的控制因素,按照相(分为亚相、微相)、...  相似文献   

12.
范兴业  范学渊 《世界地质》1996,15(2):100-104
为迎接技术革命的挑战,在详细论述专家系统特征及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基础上,以跨世纪的思维和意识,认为专家系统-作为地球科学智能化之路,必然使地球科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出目前的“低谷”。  相似文献   

13.
POSINGTHEPROBLEM“ComplexityandSelf-OrganizedCriticalityofSolidEarthSystem”isanewproblemaswelasanewproposition.Theauthorputsfo...  相似文献   

14.
QUANTITATIVEDYNAMICSTRATIGRAPHY(QDS)Duringthepastfewdecadesindependentstudiesofsedi-mentarybasinswerecarriedoutalongdiferenta...  相似文献   

15.
李连捷先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教育家,为土壤科学发展的地学理论基础和生产应用做了大量工作。我作为李连捷先生的研究生,有幸在先生身边度过了10年,切身体会到了他对研究生的关心和培养。他不仅教我学业,而且教我做人。他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幽默的谈吐让我难忘。他注重调查研究,力求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他不墨守成规,注重创新发展;他精益求精,不畏困难,不怕挫折,乐观地面对人生都给我留下了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一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毕思文 《地质通报》2003,22(8):601-61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和国内外研究现状4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七大特征和六大趋向。其次,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第四,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效应。最后,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地质学的“将今论古”方法使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将是今后地质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但面对资源、环境、减灾等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问题,地球科学所面对的问题时,地质学家首先应该改变或者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以地球演化的同一性原理来认识地球,则“将古论今”的方法对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挑战人有重要的意义。以历史地质学的方法和视角,研究地质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在今天和明天的演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将是今后一十时期地质科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震剖面显示塔里木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演化史,大体上形成三层"断-坳"结构:(l)震旦系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2)侏罗系的"断",白垩系的"坳";(3)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具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方修琦 《古地理学报》2007,9(6):669-674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开创了时间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地理学向环境演变研究拓展的过程。以现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建构为主体的古地理学,以时间坐标系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为主的环境演变研究,以从时间的维度探索人地关系为主的人地系统演变研究,分别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和人地关系传统,构成了自然地理学时间维研究的3个基本方面。广义地理解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环境演变以及人地系统演变,它们可以看作是相通的,人地系统演变可以理解为包括了人类作为驱动力和承受者的环境演变,用人地关系来定义自然学地理方向的古地理学,则可以将其定义为关于人地(人类-环境)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