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地理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抽象、表达与组织为主线,从三维、时空、尺度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维动态空间数据模型研究。介绍了该项研究在空间铺盖建模、空间关系理论、多维建模、时空与动态建模、多尺度建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处理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合作承担 ,陈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近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包括多维动态GIS的基本概念 ,时空数据模型与建模方法 ,3D空间数据模型与建模方法 ,动态空间关系生成与操作 ,空间关系的集成化表示与推理 ,球面动态数据建模、生成、索引 ,基于Web的空间数据处理 ,大规模地表模型的实时动态显示 ,三维城市景观可视化技术以及三维数据获取等 ,并在多个方面有创新 ,这一成果为我国构建新一代数字…  相似文献   

3.
介绍全国首个数字省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并从数字中国、数字省区与数字城市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简单探讨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需要思考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是国家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求。本文探讨了实景三维建模和数字孪生建模的关键技术内涵,介绍了数字乡村、未来社区和智能铁路等典型应用场景。广域范围实景三维建模在低成本高效数据采集和智能化自动化三维精细建模与动态更新方面面临挑战,城市级或重大工程级的数字孪生建模在全要素整体性的表征数据与机理模型集成表达方面还存在关键技术瓶颈。测绘技术亟须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天空地有机协同实时动态获取多细节层级实景三维数据、智能化处理多专业多尺度多模态时空数据、不完备数据条件下复杂场景的三维实体化精细建模、表征数据与机理模型结合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构建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通用地理空间智能,实现测绘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5.
数字城市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3S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与其他信息进行结合并再现的虚拟空间,地理空间框架则是数字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宁波市北仑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构建思路、组成部分及主要创新点,探讨了项目成果在规划、环保、民政等领域的应用模式和前景,以期为其他地区建设或升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态矿区DEM生成方法及其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根据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提出"动态土地复垦"的概念,并确定了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制定的数据基础——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动态矿区数字高程模型应该包含煤矿生产对地表的累积影响结果数据和地表的原始地形信息,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可以提供前者,地面测量可以提供后者,经过数据处理可以按时间间隔生成描述塌陷区的一系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准动态),然后运用DEM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塌陷区在不同时间段的土地破坏类型、范围和位置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动态土地复垦方案决策数据的提取,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DTM作为地理空间定位的数字数据的集合,在GIS空间数据库中,能够反映地理基础、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和地形等多方面的信息。本文在综述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应用DTM进行坡度分级和区域设计模型叠加模式,探讨了三维地表模型在土地整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创富  谢伟文 《东北测绘》2007,30(6):119-121
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3维可视化分析功能,以长江中游湖北地区为试验区,利用现有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实现了地形的3维可视化和地表分析。解决超大数据量数字高程模型(DEM)快速显示的算法,研究了基于3维场景空间分析的理论,最后对系统的实现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理格网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地理格网作为一种空间定位参照系,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定位。国家地理格网具有扩展性强、数据模型简单、能准确表达位置、能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格网精度、特别适于地理编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及城市公共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位置服务,以及地理国情监测等数字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在各地市的开展,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和建库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文采用从现有基础测绘成果提取地理空间框架数字线划数据的工艺和流程,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成果,又减少了投资,缩短了项目工期。  相似文献   

11.
张旭  郝向阳  李建胜  李朋月 《测绘学报》2019,48(11):1415-1423
监控视频的动态前景目标智能分析是平安城市、智慧园区等安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将监控视频与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可为静态的地理数据赋予动态属性。针对传统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数据集成仅仅将视频数据投射至地理空间,造成存储难、视频内容理解难度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前景动态目标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模型,通过推导出的映射模型将图像空间中的动态前景目标及跟踪轨迹映射至地理空间中,达到将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有机融合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4种多图层融合显示模式,实现了监控视频中的动态前景目标在地理空间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地理本体是表达地理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地理本体的空间关系也是其区别于一般本体最重要的特征。本文探析了地理本体的构建方法,将地理本体空间关系分为拓扑关系、方位关系、距离关系和相似关系,重点研究了地理本体的拓扑关系和方位关系的空间表达模型,对拓扑关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8种互斥并完备的空间关系;利用锥形模型对方位关系进行描述,最后利用OWL语言对两种关系进行了推理表达。  相似文献   

13.
张蓓蓓  李国清  冯梅  张娜  刘杰 《东北测绘》2012,(10):147-149,152
简要概括了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背景,介绍了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现状,并依托"数字薛店"项目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专题数据采集、公共平台、示范应用系统等建设内容上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数字乡镇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4.
"数字丽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立了完善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一系列应用示范系统,目前已为政务部门20多家用户单位提供地理空间数据服务。本文对"数字丽水"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果与技术创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本体论思想研究空间关系,设计了地理空间本体的总体框架,构建了空间关系本体模型,并用TBC实现了模型的表达。然后基于河南省行政区划数据构建了地理本体实例库,实现了空间关系本体的OWL表达。最后经过实例验证,研究结果有利于空间关系知识的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数据划分方法,构建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地理空间数据特征的概念模型框架.利用本体描述空间数据具有的地理特征和空间特征,设计由空间数据本体、地理数据本体和空间关系本体共同组成的全息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旨在揭示地理空间认知过程中从地理空间到意识空间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测绘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研究提出了下一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北京”与北京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数字北京”的提出以及数字北京工程概念和总体框架概况;同时阐述北京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内涵与“数字北京”的关系,以及积极构建北京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概况,阐明“十五”期间北京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完成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背景,对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涉及的软硬件、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监控视频动态目标的空间定位问题,本文在考虑相机畸变的前提下,对监控相机、目标像素坐标和地理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基于平面约束的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完成相机的标定,确定相机的成像模型;然后,提取畸变校正后的目标像素坐标,并通过目标定位算法计算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最后,进行了定位精度评定,并分析了两种定位算法的应用特点。本文的定位算法将以像素坐标定位的目标数据解析为以三维坐标定位的空间地理信息,为多摄像头的目标跟踪提供了统一的地理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