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铀矿的成效,探寻浙江江山—长台地区隐伏铀矿找矿技术指标,解决类似区域深部找矿问题,在该地区开展以地电提取测量法为主,以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测量法为辅的找矿预测研究。对地电提取U、Th、Pb、Zn、Cu、Ag、Mo、V、W共9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显示,Th、Pb、Zn、Mo、Ag与主成矿元素U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寻找类似隐伏铀矿的参考指标。地电化学异常分布特征揭示,断裂构造以及接触带为该区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平面特征、因子得分异常展布情况,综合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异常平面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在其范围内圈划出7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遵循由已知推测未知的原则,在河南洛宁县石寨沟已知矿体剖面进行标准样品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可行性实验。共采集21件土壤样品,以热释汞的峰值为标准并结合已知矿体剖面地质情况,找出土壤热释汞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条件。通过土壤热释汞赋存分析,明确汞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硫化物(HgS)。通过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结合Au,Cu,Pb,Zn元素进行特征分析,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能清晰的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并且伴随有显著的Au,Cu,Pb,Zn异常,在PMID18号点,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汞含量为9.121 8×10~(-9),地电提取金质量分数为12.33×10~(-9),土壤次生晕金质量分数为43.49×10~(-9)。经过不同热释放温度变化区间可行性试验,可知在260℃~650℃与260℃~320℃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能反映已知矿体剖面的位置,与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具有相似的结果。对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多金属金矿区黄土覆盖未知区域土壤样品的释放形态新做了260℃和650℃两个温度条件下异常分布特征对比,这两个温度条件下在未知区域平面异常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该方法实验结论:金矿的形成伴生汞且与硫化物成因有关。结合地质背景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Ⅰ类找矿靶区、Ⅱ类找矿靶区、Ⅲ类找矿靶区各一个,为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凹陷盆地铜镍多金属矿床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尽快突破盆地寻找隐伏矿难题,选取河南南阳盆地的周庵矿床开展以地电化学方法为主的找矿示范及预测研究.示范研究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集中测出了明显的地电提取Cu、Ni、Co等异常及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盆地隐伏矿的地电化学异常有两个特征:在隐伏矿体两侧的边缘地段,往往分布一定规模的地电提取元素异常,两侧异常的中间地段指示矿体的赋存范围;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在矿体上方以负异常为主,在边缘地段则出现对称的峰值异常.本区土壤热释Hg异常在矿体上以高强度单峰异常为主,在剖面上多呈不连续跳跃分布.根据以上特征,初步建立了河南南阳盆地隐伏铜镍矿床地电化学理想找矿模型,并在已知矿体外围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圈定了有利找矿靶区3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DMA-80测汞仪对西藏邦卓玛矿区0线剖面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不同温度测试,对比得出热释温度区间280℃~330℃的异常曲线反映出的已知金矿体信息最佳,并选用280℃作为土壤热释汞分解温度对未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出3个有利找矿靶区,为该矿区找金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汤磊  熊健 《矿产与地质》2010,24(5):475-480
为解决干旱高山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高山区寻找隐伏铜镍矿产的可行性,在青海化隆拉水峡铜镍矿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寻找隐伏铜镍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已知矿体的地电化学法找矿试验,在隐伏铜镍矿体上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对矿区的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中,在A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Ni、Cu及电导率异常,在B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Cu异常、1个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在C区发现了3个地电化学Cu异常、2个地球化学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推测在上述地电化学异常区内寻找隐伏铜镍矿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一种有效的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推断隐伏构造的方法。常规Rhg测量法通过测定土壤中各相态汞的总含量,认定其为致矿异常进行找矿预测,忽略了非致矿汞异常的干扰。对此,在研究常规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基础上,提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为进一步研究两种方法的差异性,选择在西藏隆子姐纳各普金多金属矿区已知金矿体0线剖面,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0线剖面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确定两种方法最佳测汞时间为150″,最佳释汞上限温度为150℃,200℃,280℃,400℃及650℃。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释汞上限温度释汞曲线与0线剖面金矿体对应情况,得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优于常规Rhg测量法,并选定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150℃(Hg0),280℃(HgCl)及650℃(HgSO_4)测汞曲线为区内主要找矿标识。结合测区地质情况和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对未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3个有利成矿靶区,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学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2):344-351
[摘 要] 为了尽快突破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矿难题,选取青海尕大阪矿区开展地电化学方法找矿示范及预测研究。在测区内已知剖面开展示范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集中测出了明显的地电提取Cu、Pb、Zn 等元素异常及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基于示范研究成果,在矿区东南部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并圈定有利找矿靶区4 处。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地电化学有两个特征:隐伏矿的氧化溶解是有限的,电化学溶解则是主要的溶解类型;活动态离子在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大于水平方向。两个特征亦是地电化学方法在本区示矿效果明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多种新方法寻找隐伏矿的研究及效果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用常规物化探方法寻找不同埋深的隐伏矿床难以奏效,应用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地电提取离子测量、热释卤素测量和射气测量等方法开展综合找矿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延斌 《地质与勘探》2018,54(5):1001-1012
为解决格鲁其堆山外围区找矿问题,笔者本着“由已知向未知”的研究思路,在格鲁其堆山矿区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应用。选取矿区内已知剖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均显示出了明显的Cu、Pb、Zn等元素异常,验证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该地区寻找隐伏铅锌矿产是可行的。再在矿区的西南部未知区内开展隐伏矿预测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得出矿区最佳找矿元素组合,结合单元素异常图和成矿地质条件,在研究区内圈定1个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1个Ⅲ类靶区。  相似文献   

10.
栗木矿田某些新方法找矿试验研究和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栗木矿田进行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地电提取、吸附相态汞新方法试验研究表明,钨锡长石石英脉矿床上获得了高、低双峰电导率异常、单峰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钽铌花岗岩型矿床上获得锯齿状电导率异常、双峰夹一谷的“凹”形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表明在常规化探方法反映不出异常的厚层覆盖区,新方法能测出强度高、衬度大且与矿体位置吻合较好的异常。并对涧口—焦巴井找矿预测区三种新方法综合异常部位进行了工程验证,见到了矿体,说明各新方法找矿效果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剖面、土壤汞气和岩石剖面的测量,结合重新编制的丁家山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丁家山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中Hg、Ag、Au等元素异常和土壤壤中汞气、热释汞异常明显。异常与下伏侵入的燕山期岩脉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侵入及其成矿(矿化)作用是元素成晕的主导机制。将丁家山矿区与城门山矿区对比,认为丁家山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应注意在丁家山矿区外围志留系砂岩中寻找银金矿化,在其深部(-500~-1000m)寻找以钼(铜)矿化为主的矿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江西乐安县相山地区开展地电提取法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研究,得出利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相山地区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利用该综合找矿模型,在外围区开展地电提取找矿预测工作,圈定有利找矿靶区7处。  相似文献   

13.
凤凰山矿区地电提取法寻找隐伏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隐伏铜矿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和地电提取法在寻找隐伏铜矿体的应用效果,并在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区的深部及边部开展了地电化学勘查的找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凤凰山铜矿测区发现3个明显的地电化学铜异常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有利的找矿靶区,其中部分经钻孔和坑道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壤电导率找矿法是利用测定土壤溶液的导电性来发现隐伏矿体的一种找矿新方法.对已知锑矿土壤离子电导率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云南木利地区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的.在木利锑矿矿区外围9 km2范围内开展土壤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找到了3个有利的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汞气测量找矿方法是一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选择铜陵矿集区胡村铜钼矿进行汞气测量找矿方法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酸性岩体头部、外接触带及矿体上覆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汞气和热释汞富集,对岩浆热液及隐伏矿体指示作用明显;土壤中汞气含量变化趋势对矿体埋深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矿体头部异常明显高于中尾部;对比土壤中汞和热释汞2种测量方法,Hg异常区分度更高,指示效果更好。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冲洪积物覆盖区深部热液成因矿体定位阶段可以试用汞气测量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厚覆盖区找矿评价历来是地质找矿的难点。通过内蒙新巴尔虎右旗额仁陶勒盖银矿区的方法实验,认为在干旱、风成沙干扰大的厚覆盖区,选取采样深度40cm、粒度-140目,采用离子电导率(搅拌时间在1min以上)、热释汞(炉温取800℃)、元素活动态的水溶态和吸附态测量可以很好地发现异常。在阿敦楚鲁、哈如勒敖包远景区应用这些方法,圈定的异常比常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吻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木兰县六块地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岩浆弧,成矿区带为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查明该区各成矿元素和矿(化)体的分布特征,实现找矿突破,开展了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成矿预测工作。利用12种成矿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单元素异常分析和组合元素异常分析,圈定了元素异常区,优选了找矿靶区。结果表明,区内Au、As、Sb、Mo元素变异系数值高,成矿潜力较强;As、Sb元素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3,R型聚类分析将成矿元素分为4类,因子分析将分析元素分为4组;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共圈出单元素异常113处,组合异常3处;测区主攻矿种为Au和Zn, Au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Au-5和Au-7异常区,Zn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Zn-6异常区,As、Sb、Mo找矿前景非常好,可作为第一找矿目标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为扩大藏南金多金属成矿带找矿靶区,应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姐纳各普矿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在已知矿体剖面上发现的地球电化学提取异常与矿体对应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出金矿体的埋藏位置,说明地电化学法在姐纳各普地区找矿是可行有效的。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3组成矿元素组合F1、F2、F3,根据矿区元素组合关系及区域成矿背景,得出该地区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这与构造背景相吻合;根据分析结果同时圈出金多元素异常找矿靶区A类2个、B类1个、C类1个。经过查阅区域上的马扎拉矿区和扎西康矿区资料,对比姐纳各普矿区元素组合,得出姐纳各普矿区矿床成因与区域成矿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陆光艳  黄林  左佳丽  罗先熔 《贵州地质》2015,32(3):222-226,221
为研究地电化学测量在该区的找矿有效性,通过在工作区开展地电提取测量这种新方法找矿预测研究,选择已有工程控制作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的铅锌隐伏矿体上都测出了清晰的异常。得出测区内具有清晰的地电化学集成异常,异常多沿着测区内的断裂构造展布,且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显示了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该区是可行有效的,值得利用该技术在该地区深部及外围找矿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木里烟依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国栋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05-1218
烟依矿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带甘孜-理塘构造结合带南段,紧邻梭罗沟金矿,在对烟依矿区进行1:10000地质草测,基本查明该矿区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样品Au、Ag、As、Sb、Hg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显示Au元素为测区内成矿有利元素。使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样品5种元素进行降维,划分出Au-As-Sb和Ag-Hg两组元素组合,对组合元素采用衬度累加法进行数据处理,对单元素异常图和组合元素异常图进行套合,并结合地质成矿条件共圈定了4个成矿靶区,通过探槽工程对靶区YY-2和靶区YY-4进行验证,确定了Au1和Au2两条金矿化体,显示了本区金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