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山东文登市境内的昆嵛山.又名姑余山.俗有“仙山之祖”的美称《仙经》云: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升天,有余址尚存,因以得名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说昆嵛山是神仙聚会的地方究竟此山如何美丽?仙气如何盛旺?19岁的丘处机暗暗下了决心.非去不可公元1167年秋天,他告别故多,奔宁海而来了。  相似文献   

2.
昆嵛山,又名姑余山、盔甲山,横亘文登、牟平、乳山三县交界处。主峰泰礴顶,海拔922.8米,位于文登市境内。昆嵛山,绵延逶迤三百多里,为胶东半岛挺起了一道厚实的脊梁。昆嵛山因山而胜,因仙而名。南濒黄海,北临渤海。气势磅礴,景象万千。蜿蜓百里的高大山脉,构成胶东半岛的生态屏障,控制着文、乳、牟三地轮廓,制约着三县区河流的发育、流向及气候的冷暖干湿。  相似文献   

3.
多么难忘的一九七五年三月七日那一天啊! 那是海城大震之后不久。那天上午,我们接到通知,说有中央首长要来地震台参观视察,大家都非常兴奋.我们地震台,远离北京城区,地处偏僻乡村。中央首长要来视察,“谁来啊?”“哪位首长?”当听说是华国锋同志,大家都高兴得拍手跳跃。 “华国锋同志现在分工亲自主管咱们地震工作啦。” “华国锋同志不是刚从海城回来吗?够劳累的了,怎么不休息休息啊!”  相似文献   

4.
薄景山    段玉石    王玉婷    郭子辉  李琪  陈亚男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038-48
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这两个词汇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在中国的生态学和工程学领域“Resilience”一词常被翻译成“恢复力、弹性、韧性和韧弹性”等,正确的理解和解析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依据现有英文和汉语辞典、辞书以及相关的中外科技文献,对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这两个词汇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词义辨析和清理,认为英文“Resilience”翻译成汉语“韧性”比较合适,符合汉语的词义和语言环境,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恢复、弹回和弹性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厘定了韧性的起源、定义和内涵;比较全面的梳理和评述了“Resilience”和“韧性”这两个词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这一研究工作对正确的使用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有重要意义,对从事韧性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抗震韧性研究和建筑抗震韧性研究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设韧性城乡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地震多发、灾害严重,迫切需要提升抗震能力,实现韧性城乡的建设。本文围绕建设韧性城乡的技术途径,梳理了工程抗震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韧性城乡的提出背景。基于震害类比、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工程结构抗震能力“散”、“脆、”偏、“单”评估法,指出应以“整而不散”、“延而不脆”、“匀而不偏”、“冗而不单”的传统抗震技术及隔震与消能减震新技术作为实现韧性城乡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姚鹏飞 《地球》2014,(7):44-47
去年“菲特”强台风使余姚“水漫金山”、各地市民“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等事件,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也给浙江省带来了深刻教训和反思。当今,浙江同时面临几大水问题:“水多了”——洪涝灾害频发,防洪排涝问题不容乐观;“水脏了”——水污染严重;“水少了”——水资源短缺。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基于此,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重大决策。“五水共治”事关当前,关乎子孙,功在千秋。  相似文献   

7.
岳尚华 《地球》2014,(4):94-97
绿松石,又名绿宝石、松石,是世界稀有的高档玉石,因其形态万千,色泽艳丽柔和,石质坚硬细腻、光泽温润而闻名,自古便与“和田玉”、“独山玉”、“岫玉”一起,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要说神秘,莫过于地震。数学认为是双力偶的剪切位错,地质学认定是断层的破裂,到了地震学那里,复杂啦!什么有限移动源,什么峰值加速度,脆性破裂、弹性回跳、蠕变、相变……,让人一头雾水算是客气的。  相似文献   

9.
林晖 《地球》2013,(11):86-89
漫步临海,怎么也绕不过括苍。 括苍是一座山名,一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家仙山。原名真隐山,山名因陶弘景而取。史载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此山。“真”即真人、仙人,“隐”指陶弘景的自号“华阳隐居”。现在山上的“灯坛观”就是他的栖息地遗址。  相似文献   

10.
王建燕 《地球》2011,(5):58-59
作家金庸笔下有个黄药师,他那神仙般的“岛主”生活令人羡慕。现在,人们也可以体验一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成为“桃花岛主”、“杏花岛主”、“梨花岛主”……  相似文献   

11.
文登,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因秦始皇东巡至此“召文人登山”而得名,建置至今已有1400多年。绵延千年的发展史,为这座秀丽滨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是“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科学院于1979年4月为国家科学基金会制定了一份《科学与技术:五年计划展望》报告。报告的“前言”阐述了制定这份报告的过程和意义;其中“观察报告”一节谈到了美国科学技术某些总的设想。这份报告共分四个部份:Ⅰ、科学,Ⅱ、技术,Ⅲ、科学和美国,Ⅳ、科学组织机构。包括十一章,其中第一章“行星地球”中对“地震”作了论述,涉及“地震成因”、“地震预报”、“地震灾害”、“减少地震危险”和“政府政策问题”等内容。现根据这份报告的正式文件复制件将其中“前言”、“地震”和“展望”三节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多个阶段,导致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三套观测系统,它们在通信协议、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自2010年起,中国地震局决定实施前兆观测系统并网,主要目标是将“九五”仪器通过接入改造为网络化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通过软件方式将模拟和人工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实现与“九五”、模拟和人工仪器与“十五”网络化仪器的并网运行,同时对相关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进行升级完善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绘制出一套四种全球板块分布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东、西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南、北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基于《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将全球板块构造以多元化的形式地表达出来,为深入研究板块相互作用和运动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图形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从古至今,许多像这样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描述过沙漠。所谓沙漠就是沙质荒漠,主要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古今中外,对沙漠的别称有很多。我国古代称沙漠为“沙河”、“流沙”、“瀚海”、“大漠”、“漠境”等。英文中称沙漠为“Desert”,维吾尔语中称“库姆”,非洲北部人则称“撒哈拉”。  相似文献   

16.
淖,东汉时期《说文解字》曰:“淖,泥也”,三国时期《广雅》曰:“淖,湿也”,淖兼具湖的意思,同时包含了沼泽、湿地的含义。由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异,湖在各地常有符合地域特征的叫法,在云南等地多称之为“海”或“池”,如洱海、滇池;在西藏地区多称之为“错”,如纳木错、羊卓雍错。  相似文献   

17.
孔雀石的英文名称为Malachite,来源于希腊语Mallache,意思是“绿色”。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矸”。  相似文献   

18.
在地震工程领域中常要用到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如“完好”、“轻微损坏”……等语言描述。本文运用模糊数将这些破坏等级数量化,并对震害调查资料中数百座建筑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对应于“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部分倒塌”、“全部倒塌”六个等级的模糊集。这对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地震工程中的许多问题,均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段雯娟 《地球》2014,(7):32-35
从“大禹治水”到“五水共治”,几千年来,我们的治水之路可谓“漫漫其修远”。治水之路虽远虽难,但我们对于治好水的决心从未改变,“五水共治”三年行动俨然已成破竹之势,誓要打一场治水硬仗。 兴水利、除水害是水利工作的根本和源头,“五水共治”也是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题中之意。“五水共治”,任务重、难度大,打赢这场硬仗,不仅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还必须拿出符合实际、有用的措施,真抓实干、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20.
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可有效提升地方应急管理能力与城市韧性。基于中国城市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统计数据集,采用实证分析、GIS综合叠置与非参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成因分析,并结合新形势要求与国内外实践经验给出发展提升对策。结果表明:我国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存在“重政策,轻效能” 、 “重专项,轻统筹” 、 “重体量,轻标准” 、 “重硬件,轻软件” 、 “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经与灾害背景与承灾体统计数据对比,可根据“统筹工作组织体制” 、 “规范规划建设机制” 、 “创新运营管理模式” 、 “完善法制条例体系”方面分析关键成因并提出提升对策。本研究对有序推进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