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有矿物中金刚石的硬度最硬。它可以擦伤所有的矿物、金属及合金。由于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工业部门的很多领域中广泛地使用它,其中矿山工业中应用于钻探工作方面较广。  相似文献   

2.
賀灌之 《地质科学》1965,6(1):69-76
金刚石除具有独特的結晶形态外,它的表面显微結构也是异常特殊的。詳細研究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可以了解它在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物理化学条件。 A.E.費尔斯曼、V.M.戈尔德斯密特研究了金刚石結晶形态和晶体表面显微結构后认为金刚石是岩浆早期产物,存在于深成超基性岩中;同时认为金刚石在形成过程中,在低压下常遭受溶蝕。 S.托蓝斯凱(Tolansky)系統地研究了某些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并且作了描述和解释。随后,苏联金刚石研究者对雅庫特金刚石矿床的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特征亦作了系統和詳細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金刚石浓度是孕镶钻头的重要参数,它影响着钻头唇面切削刃数量的多少,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着每粒金刚石承载的大小、吃入岩石的深度以及碎岩特征,总的影响着钻头的钻进效果。目前钻头中金刚石成本约占钻头成本的75%,故合理选择金刚石浓度,对于提高钻头的使用效果、降低钻探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黑金刚石是产于砂矿和低级变质岩中的不规则多晶金刚石集合体。它以细小的粒度、轻碳同位素比率、范围广泛的地壳物质(硅酸盐、磷酸盐、氧化物)包体、以及不存在与来自上地幔金刚石共生的典型矿物为特征。我们设想,所有这些特征,以及在同一个黑金刚石中还存在的六方金刚石,可用含有机碳或次生石墨的地壳岩石(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的碰撞变质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金刚石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结合扬子地台已知金刚石地质特征和地质条件分析,扬子地台在它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曾有三个地质历史时期具备了金刚石矿床形成的环境,就四川而言,在川东、川南和攀西地区均有发现金刚石矿床的较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斯坦北部Kumdy-Kol金刚石矿床地质与变质金刚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斯坦北部Kokchetav地区的Kumdy Kol金刚石矿床是世界上惟一的变质金刚石矿床。对该金刚石矿床成因以及相关岩石的诸多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 ,而且推动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在该金刚石矿床中找到的岩相学证据证明 ,该金刚石矿床的主要含矿岩石大理岩曾经在俯冲带中循环到 >2 4 0km的深部。文章在介绍Kokchetav变质金刚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的基础上 ,讨论了该变质金刚石矿床的形成过程以及变质金刚石的成因。Kokchetav变质金刚石主要表现出蜂窝状或草莓状的特征外形。这种蜂窝状或草莓状金刚石是快速生长条件下结晶的结果。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Kokchetav金刚石矿床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深俯冲大理岩中的白云石分解作用密切相关。白云石分解反应形成文石和菱镁矿组合 ,菱镁矿继续分解形成金刚石 (MgCO3 =金刚石 +MgO +O2 )。基于这个认识 ,Kokchetav金刚石矿床中碳 (金刚石和石墨 )的来源应该是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7.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在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过金刚石,但迄今仍有人因为自己所取的小试样中没有分离出金刚石而否定罗布莎等地金刚石的存在。由于金刚石涉及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和蛇绿岩、铬铁矿成因等问题,笔者重新在罗布莎铬铁矿中取样,经过选矿,又在1500kg样品中选出了25粒金刚石和近70种伴生矿物。这就表明西藏金刚石是的确存在的,而且它和蛇绿岩的铬铁矿同是深部成因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人造金刚石单颗粒抗静压强度(以下简称强度),是我国目前鉴定人造金刚石质量优劣,识别金刚石合成工艺好坏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金刚石粒度细、晶体形状差异较大,在数以万计的金刚石产品中,如何正确测定和计算好人造金刚石的强度,对于正确评价金刚石的合成工艺、合理使用人造金刚石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在数以万计,其质量分布很不均匀的金刚石颗粒中,要使测得的强度值接近它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钻进方法在我国试验推广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取得了有意义的效果,现在应当深入了解金刚石钻进的实质,以便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一、金刚石钻进的特性众所周知,金刚石在现有物质材料中具有最高的硬度,这是取得优良钻进效果的主要依据。金刚石在莫氏硬度标中列为10级,实际上,它比9级刚玉的硬度要大七倍之多.按赫氏(苏联、赫鲁舍夫)硬度标测定,金刚石的硬度为10060—14250公斤/毫米~2,而现在工业中常用的碳化钨硬质合金的赫氏硬度仅为1500—1700公斤/毫米~2。若用泽耶巴赫的绝对刻度标测定,金刚石的硬度要比刚玉大138倍。由此可知,金刚石比其它材料有很大的硬度差值,这是取得优良钻进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钻探技术在西方各国已普遍应用,但在几年前,金刚石钻探技术还局限在硬岩或中硬以上的岩层中使用.197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了一种合成金刚石与硬质合金的复合体,即所谓的Compax.研制这种产品的最初目的是为金属切削加工之用,由于它优异的性能,人们用它来代替硬质合金在钻头上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Compax研制的同时,De Beers公司也研制了同类复合体,称为Syndite.1976年通用电气公司生产出了专门用于钻头的金刚石复合体,注册商标为Stratapax.随着这种新型金刚石复合体的出现,金刚石钻进软岩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钻探是目前钻进硬、坚硬岩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金刚石钻探研究工作始于一九六○年。根据当时的条件,开展了冷压浸渍法制造金刚石钻头工艺的研究。一九六三年我国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一九六五年在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报  相似文献   

12.
金刚石小议     
在天然矿物中,金刚石以其独特的性质被誉为宝石中之珍品.过去,人们利用它的高硬度做为切削、研磨、精密机械、仪表和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随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金刚石有关的单质碳形成途径及其理化性质、金刚石单矿物的杂质成分及其流体包裹体的挥发成分和矿物成分、金刚石的主要共生伴生矿物、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碳源、条件的研讨,结合超高压的地质背景,提出形成天然金刚石的新机制为: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强还原环境,碳氢化合物在自然单质或金矿物催化下,热裂解围原子碳,生成金刚石晶核并长大,此后它随较快运移的岩浆到达地球浅部,在高压下迅速降温赋存于母岩中,避免和减少了金刚石的溶蚀、氧化和石墨化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     
一、前言在各种矿物原料中,金刚石是以其硬度和化学稳定性着称,因而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科学和技术部门,如机械制造、航空、汽车、电器、无线电、车床制造等工业以及矿山探采等部门。同时对于军事工业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资本主义各国中,金刚石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  相似文献   

15.
人造卡邦金刚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造卡邦金刚石是用特种石墨在触媒在77kb(7700MPa)以上压力和1500°K左右温度下合成的。经微观和宏观检测,它具有结构致密、晶粒间以金刚石键相结合的微观特征,与天然卡邦结构相近,它在宏观上表现出显微硬度高(相当于天然单晶)、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好、颗粒大、可指定成形等优点及耐热性差的不足。人造卡邦金刚石的研究成功并将它应用于工业、国防和科技各个方面,使当今人造金刚石发展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蛇绿岩型金刚石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蛇绿岩型金刚石产在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不同于产在大陆克拉通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也不同于产在板块俯冲带中的超高压变质型金刚石和陨石撞击成因的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的主要特征是粒度普遍较小,多数在200~500μm之间,C同位素显示极低的δ13CVPDB值(-28‰~-18‰),金刚石中包裹体以含富Mn的矿物为特征,金刚石产在蛇绿岩大洋地幔橄榄岩中,其构造背景为板块缝合带。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粒度可达厘米级,是大颗粒宝石级金刚石的主要来源,其C同位素显示轻微低的δ13CVPDB值(-10‰~-5‰),包裹体矿物多为富Mg的矿物组合,金刚石产在克拉通和大陆岩石圈构造背景。超高压变质带中的金刚石颗粒十分细小,由数微米至100μm,C同位素为中等低的δ13CVPDB值(-15‰~-7‰),金刚石通常与碳酸岩和地壳成因矿物伴生,含有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板块深俯冲边界。形成于陨石撞击的金刚石产出和研究均较少,金刚石通常也是微米级,产出在陨石撞击形成的变质岩中,伴生矿物的成分与与撞击变质的原岩有关。以上四类金刚石无论野外和室内区分显著,由此,可以将蛇绿岩型金刚石归为地球上一种新的金刚石产出类型。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是一种富有魅力的矿物,但它的成因却困扰了人们好几个世纪.直到现代,虽然多数对金刚石有研究的科学家均承认它们形成于上地幔之中,但有关认识仍相当笼统、分散.本文在综合分析近年来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金刚石的成因及金刚石向地球表层的运移过程提出一个模式,目的在于把金刚石的成因放到一系列地幔作用的确切过程去认识,以便澄清有关金刚石及其与金伯利岩等岩石关系方面的各种误解.此外,向矿物学家通报金刚石物理研究中获得的大量重要信息,并使物理学家了解有关金刚石形成及此后经历的地质作用,也是本文的附带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金刚石是世界上最硬的材料,其研磨硬度为刚玉的150倍,为石英的1000倍。金刚石的耐磨性能是刚玉的9倍,是硬质合金的100倍。根据金刚石的这种特性,才把它用于钻进技术。 金刚石钻进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过去的钻头均系采用大颗粒手工锒嵌的办法,近四十年来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法加工钻头。大大提高了钻头质量,促进金刚石钻进技术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连东洋  杨经绥  刘飞  吴魏伟 《地球科学》2019,44(10):3409-3453
金刚石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经济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价值.金刚石形成于地球大于150 km的深度范围内,是人类可以获得的来自地球深部地幔乃至核幔边界的最直接的样品,因此可以为研究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提供重要的素材.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微量的杂质元素(如氮、硼、氢、氧等),其中氮和硼元素对于划分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类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金刚石的产出类型,金刚石可以划分为幔源型、超高压变质型、陨石相关型以及蛇绿岩型金刚石.全球约百分之一的幔源型金刚石含有包裹体,对这些包裹体的研究显示,金刚石主要来源于地球150~200 km深度的岩石圈地幔.这些含有包裹体的金刚石中,仅有1%的金刚石来自于地球深部的软流圈、地幔过渡带、下地幔、甚至核幔边界.我国的金刚石产出类型多样,但是,目前仅山东蒙阴、辽宁复县的金伯利岩矿床以及湖南沅水的砂矿具有经济价值.蛇绿岩型金刚石是近年来金刚石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该类型金刚石分布在全球多个造山带不同时代、不同构造属性的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金刚石的产出类型.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刚石的研究,我国的金刚石领域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对金刚石结构、化学组成以及包裹体组成的系统研究,制约了对我国金刚石成因的认识,限制了我国的金刚石的找矿工作.因此,亟需结合先进的分析手段对我国的金刚石及其围岩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揭示金刚石的形成过程,为金刚石的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山东金刚石     
很久以前就有过关于山东出产金刚石的记载,但是对山东金刚石产地正式进行调查工作,却只是在解放以后才开始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在沂沭河下游已经证实了一些具有工业意义的金刚石砂矿床。本文是根据在普查时所获得的一批近二百颗金刚石的资料整理出来的。由于在野外,不可能用精密的仪器来进一步观察金刚石晶体上的各种地质现象,因而说,这仅是初步提供的资料。下面就山东金刚石的矿物分作几方面来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