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钻孔倾斜仪监测在塘角村1^#滑坡预警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塘角村1^#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Ⅲ期专业监测点。监测方法为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同时开展地表宏观变形调查。2007年4月滑坡开始出现变形;其中滑体深部位移由钻孔倾斜仪监测,最早发现滑体变形,随后地表位移GPS监测滑体出现变形,同时滑体地表出现裂缝,滑体局部产生溜滑现象;文章通过滑体深部位移实测监测数据纵向分析,结合与其它监测方法(GPS)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印证,判断钻孔倾斜仪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阐述钻孔倾斜仪监测在塘角村1号滑坡预警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汤国起  周策 《探矿工程》2008,35(12):19-22
介绍了目前滑坡深部水平位移钻孔倾斜仪人工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钻孔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通信方法的选择。地质滑坡灾害监测中广泛使用钻孔倾斜仪,介绍了CZ-2型钻孔倾斜仪的构成及现场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QXY-5型存储式钻孔倾斜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深部位移变形监测是滑坡稳定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滑坡整体位移变形动态综合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在实现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方面主要采用钻孔倾斜方法解决。文章针对目前国内外深部位移监测设计孔的监测情况及手段,指出了目前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全新的无缆存储式钻孔倾斜仪—QXY-5型存储式钻孔倾斜仪,介绍了其研制及使用情况。该仪器测量方式为数据自动存储,不使用电缆和地面仪表克服了随着孔深的增加电缆长度也随之增加带来的工作强度及天气对地面仪表的影响;设计了数据自动存储功能,避免了人工记录所带来的误差影响,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准确率;深孔测量配合准确计数的手动绞车对孔深无限制,测量操作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4.
综合使用孔隙水压力计、水分含量仪、钻孔倾斜仪、雨量计和库水位计监测三峡库区李家坡滑坡.通过现场站建设、采集仪调试、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发布实现了滑坡的实时监测和实时发布.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库水位升降和降雨入渗引起孔隙水压力以及水分含量变化,强降雨和库水位急剧升降会导致坡体变形.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万州区付家岩滑坡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家岩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程二期专业监测点,监测方法有地表位移监测和钻孔深部位移监测。通过对3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GPS变形监测点在水平向和垂向均有明显变形,其中纵Ⅱ、纵Ⅲ剖面GPS监测点变形尤为突出;各钻孔监测点变形明显,监测主纵剖面中下部钻孔变形突出。目前滑坡处于匀速变形阶段,为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钻孔测斜仪在高台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倾斜仪是一种测定钻孔深部位移的原位监测仪器,通过监测可以确定岩(土)体内滑面的位置、位移量和滑动方向,对分析边坡稳定性、确定滑坡动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水库的安全运营,应用CX-03系列测斜仪对高台滑坡的深部位移进行了监测分析,该滑坡GT1测孔未出现位移突变,GT2在11~16 m处推测可能存在滑带,两测孔的累积位移量都较小,判断目前该滑坡仍处于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淌里滑坡是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Ⅱ期专业监测点。监测方法为地表位移监测及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同时开展长期地表宏观变形迹象监测调查。通过3a来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各GPS变形监测点均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有变形。即2007年2月位于滑坡前缘的WS-74、WS-75点水平位移分别达到726.91mm及170.88mm,平均年变形速率分别为340mm和80mm;位于滑体下部的WS-75钻孔滑带位置变形明显。该钻孔在2005年5月由于深部位移变形超出测试量程而无法继续监测。在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20个月内,该钻孔滑带位置累计位移量达46mm以上,月平均变形率达2.3mm。以此变形速率发展,至2006年12月,滑带累计位移变形量将在100mm左右。滑坡的变形集中在滑坡的前缘地带及次级滑坡,从2003年至今,宝子滩崩滑体附近已有将近20×10^4m^3的崩塌堆积层滑入江中。目前滑坡处于匀速变形阶段,为不稳定状态,滑坡区内的4户18人和宝子滩民用码头的安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8.
香溪河流域白家堡滑坡变形监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家堡滑坡受三峡大坝蓄水及强降雨影响变形较为明显,且仍在变形过程中。利用GDM600S型全站仪及cx-03D型钻孔测斜仪分别对滑坡地表及滑坡深部位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白家堡滑坡体呈"D"型整体运动;滑坡后缘滑动面(带)和中部滑动面(带)分别在地下11m和28.5m左右;滑坡整体滑动方向大致为NE55°,且滑坡变形具有自后缘向前缘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利用GPS技术对湖北罗针田滑坡进行变形监测这一实例,简述了GP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采集的GPS数据进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对滑坡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叙述了GPS在冷水江滑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结合该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冷水江滑坡的情况、GPS变形监测技术以及GPS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方案,GPS数据处理,分析变形数据、通过本次GPS在冷水江滑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发现GPS的测量精度完全可以满足滑坡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