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国外概况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降水、防雹、消雾、抑制闪电和削弱台风等,本文只谈前面两项。全世界大约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不过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并不是年年都开展活动,日本从1967年以后未开展播云活动,但云物理基础研究一直不间断。在国外美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最多,活动的90%都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每年活动的多少与当年气候有关,如1976、1977年美国干旱,特别是1977年严重干旱,人工降水的播云活动达到高峰,目  相似文献   

2.
1989年7月20日到8月3日笔者随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参观了苏联国家水文气象委员会所属的中央高空观象台(ЦАО)、高山地球物理所(ВГИ)和摩尔达维亚军事化人工影响天气局等单位,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热情接待.中央高空观象台是目前苏联人工降水科技工作的牵头单位;高山地球物理所是防雹科技工作的牵头单位;摩尔达维亚军事化人工影响天气局是苏联防雹业务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个局.  相似文献   

3.
1978年-1987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的10年,恰好也是新疆全面开展人工防雹、人工降水工作的10年.在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表彰奖励的光荣榜上已经列上了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名字.这是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自治区农业连续10年丰收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区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全体人员,同时也是对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方面人士的巨大鼓舞.  相似文献   

4.
1引言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局部大气实施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等趋利避害的活动。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主要集中在增雨和防雹两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干旱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占有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增雨作业、不仅是农业抗旱的需要,而且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需要,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确分析了解冰雹的天气气候特征,寻找冰雹云活动规律,对于人工防雹布局、预报、监视和人工影响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陇县1950——1980年(其中66年缺测)的三十年资料,找出其统计特征和某些规律,为开展人工防雹工作提供依据。一、概况陇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与西北高原上著名的六盘山山脉相连,海拔高度一  相似文献   

6.
一、乌兹别克共和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概况在苏联中亚地区五个共和国中,只有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共和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乌兹别克共和国年降雹日数达25-30天,单站降雹日数平均4-5天,也是多雹地区之一.1969年乌兹别克开始进行人工防雹工作,防雹保护区面积为15万公顷.至1989年,防雹保护区面积已扩大到160万公顷,20年(1969-1988年)防雹效果平均超过90%.1981年乌兹别克开始实施前山区人工增水计划,冬季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以后在全国性云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会议上交流的科学研究报告,综合介绍在云物理仪器装备、综合性外场试验、云与降水的数值模拟、室内实验、气溶胶与大气化学、云中电和辐射特性等云物理研究;以及人工降水、防雹效果检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方法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对其中某些问题做了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回顾苏联人工防雹工作历史及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介绍苏联的“雷达-火箭”人工防雹业务系统,概述了苏联人工防雹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动态。苏联的作法,对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其中包括防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西地区一次人工防雹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防雹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冰雹引起的气象灾害,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对冰雹云的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防雹活动。本文对雅安市汉源县2016年5月6日发生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人工防雹作业,通过分析人工防雹作业前的天气背景,作业情况和冰雹实况,以及利用雷达、卫星、雨量来分析防雹效果,并对如何提高本地防雹作业效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工防雹、人工增雨(雪)为主体的人工影响天气,目前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开展.我国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市、区(包括台湾省)以及大连、重庆、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都广泛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合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下.进行有科学指导的人工增水、防雹作业,一般可以增加降水10-30%,减少雹灾损失40-60%,投资效益比一般可达1∶5-1∶10或更高.同其它增加水源和防御雹灾的工程性措施相比,人工增水、防雹的成本只有前者的1/30-1/60.由此可见,人工影响天气是值得重点发展的防灾、减灾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引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实验的人工冰核浓度等有关参数,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及回波顶高度(ET)等导出产品合理地应用于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计算公式中,解决了以前人为或间接估计对流云作业区体积及其含水量的难题,提出客观定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的初步方案,并以其计算的用弹量为主要参数设计火箭作业参数指挥界面.经2005年一次增雨作业应用检验,证明结果切实可行,对节约人工影响天气成本,有效指导对流云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5,(3):31-31
陕西省气象局受陕西省农办委托,于1974年12月17日到23日在陇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水会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太气物理研究所、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气象局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有代表,出席共有170多人。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交流了防雹和人工降水以及冰雹预报的经验,并讨论了1975年的防雹、人工降水工作安排。会议期间,举办了“陕西省防雹、  相似文献   

14.
陕人影办发 [2 0 0 0 ]3号  2 0 0 0年 1月 1 3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 ,推动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服务 ,根据《中华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 ,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合理利用气象资源 ,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 ,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 ,实现增雨 (雪 )、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第三条 凡在本省境内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必须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人工影…  相似文献   

15.
段婧  楼小凤  汪会  郭学良  李集明 《气象》2020,46(2):257-268
中国自1958年以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碘化银作为主要的催化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备受关注。分析了国内外使用碘化银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外场试验作业后降水、土壤和湖泊等的Ag+含量,尽管催化后Ag+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地面燃烧炉催化和人工防雹作业,但降水和水库中的Ag+含量远低于饮用水标准。统计了我国外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碘化银用量,结合降水和水库中Ag+浓度观测,认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碘化银不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二_、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分会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第12届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6年10月21~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邹竞蒙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有关气象院校共2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新疆共派出5石代表(其中含兵团2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其中包括:(1)云水资源和人工降水;(2)雹云结构和防雹…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前言应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邀请,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批准,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团于1993年夏季对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了考察。美国中西部的内华达州,北达科他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伊里诺依州等是美国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雷达产品的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天气雷达是当前国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别是地面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探测、指挥工具,但不同类型、不同探测方式的天气雷达的探测产品难以有效地应用于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介绍了以市县级人工防雹业务为需求,采用VC+VB为程序开发语言,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GIS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设计研制的基于多雷达产品应用的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的系统组成、运行流程和相关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作业指挥判据指标。业务应用个例分析表明,市县级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的应用使不同类型的天气雷达的多种探测产品在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中得到了相互补充,有利于人工防雹作业指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1年7月17日发生在豫西地区灵宝市寺河乡的一次典型防雹作业个例,从冰雹云的正确判别、作业方案的科学制定以及作业效果的尝试性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设计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确定作业部位、催化剂量和发射时机的防雹作业方案,为豫西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冰雹云的正确识别是人工防雹成功的关键,短期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场特征、探空资料以及雷达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判别出冰雹云。2)作业器具的选择,作业时机的把握,作业部位的判断,催化剂量的确定都是决定人工防雹作业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因素,作业前必须认真科学地制定出防雹作业方案,减小人为的不确定性。3)在开展作业效果评估时,选取的对比云必须是与目标云具有相似的天气背景、云体特征和产生源地。另外,灾情实况也是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陈唯 《贵州气象》2001,25(5):40-42
近几年来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经毕节地区县 (市 )防雹办和全体防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圆满完成了人工降雨防雹任务 ,为我区的粮烟等农经作物的丰产丰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深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下面就我区的防雹管理工作简要谈点体会。1 领导重视 强化各级管理  为加强我区防雹工作 ,成立了行署副专员为组长 ,军分区、农经委、财政、水电、烟草、气象、无委会等成员单位组成的毕节地区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 ,下设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