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中国地质学家对旋扭构造研究的历史与成果,也介绍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李四光先生通过四篇论著奠定了旋扭构造的理论基础。在后来的研究和找矿实践、多种模拟仿真新方法试验以及力学解析中进一步丰富了旋扭构造的研究内容,深化了对旋扭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与动力学机制等的认识,提出了有些旋扭构造是螺旋运动的结果及旋扭构造的形成很可能与地球旋转动力问题有关;特别是在找矿勘探方面取得的成功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成矿理论认识的水平。文章最后提出今后研究旋扭构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钟建华 《湖南地质》1994,13(4):199-200
洞口林家溪旋扭剪切节理束的研究钟建华(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关键词林家溪,旋扭剪切节理束StudyontheRotation─shearJointBunchesofLinjiaxi,DongkouCounty¥ZhongJianhua(De...  相似文献   

3.
双核型旋扭构造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佐勋 《地质学报》1990,64(2):93-106,T00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旋扭构造类型——双核型旋扭构造。它以具有两个砥柱为特点,区别于单核型旋扭构造。双核型旋扭构造旋回面组合形态最常见的有S形、反S形,其次有椭圆弧形、双曲线形,有时还可见涡轮状等。在野外构造研究基础上,文中提出了绕双砥柱旋扭运动的力学模型。采用流变学原理与方法,得到了这种构造型式的应力场与变形场的伯格斯粘弹性解析解。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学模型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合浦盆地——中国南方扭性盆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俊君  张家骅 《地球科学》1994,19(2):194-200
位于广西南部的合浦盆地是中、新生代发育的小型沉积盆地,从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及大量地震资料揭示的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合浦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受到区域性力偶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张扭作用特征,后期(第三纪)受到压扭作用的强烈改造,合浦盆地这一发育特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南方众多沉积盆地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钻杆回转时扭应力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认为扭矩频率是疲劳折断钻杆的主要因素.这种频率的变化与孔深有关.建议钻机的转速应避开钻机固有的扭距频率.  相似文献   

6.
彭万巍  张长庆 《冰川冻土》1995,17(4):339-342
本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由冻结黄土扭转试验得出的扭剪强度与其它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冻土的剪切强度不仅与土的物理性质有关外,而且还与其试验条件和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7.
叶蜡石传压介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国内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供需状况,指出北京赵家台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枯竭,虽然国内叶蜡石矿石资源丰富,但适宜作叶蜡石传压介质材料资源却极少,急需从资源和材料特性着手,加大研究力度,寻找新的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山水峪复合型旋扭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西山水峪为中心有3条弧形断裂,总体呈涡轮状,且都具有压扭性特征,外旋呈逆时针扭动。组成这个旋扭构造的结构面产状不规则,力学性质较复杂,不易辩认。通过构造复合系统分析,查明该旋扭构造的旋回面大都是追踪早期不同系统、不同性质结构面归并复合的结果,为燕山期新华夏系SN向对扭构造应力场的派生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黄骅坳陷断裂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认为黄骅坳陷在第三系盖层中极难出现明确的走滑断裂,但形成大量斜向滑动断层,具有典型的扭动构造特点。扭动构造包括直扭型和旋扭型两种,其中沧东断裂、徐西断裂、南皮北-盐山隐伏断裂以及皂坡-故县隐伏断裂带所围限的区域以发育直扭型构造样式为主,组成"λ"字形、雁列式及"S"形断裂构造样式等。在豫冀鲁巨型帚状构造体系和边界大断裂共同作用下,以南皮洼陷为漩涡中心,形成帚状旋扭构造样式。这一旋扭构造样式在南皮北-盐山隐伏断裂带南部的乌马营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其次为沧东断裂下降盘的舍女寺地区,平面上呈向南西方向收敛、向北东方向撒开,在沙二段、沙三段地层最为明显。张扭性断裂系统对油气聚集的重要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圈闭和断裂构造带形成、油气垂向运移通道作用以及控油性差异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在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北北东向保靖-铜仁断裂带的东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平移逆冲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它们均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构成一个大型压扭性旋扭构造系统。旋扭构造控制了湘黔汞矿带的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了汞矿带内各矿田的展布,而由北东向断裂带所派生的次级张扭性断裂裂隙带,则控制了单个矿体或矿床的产出和定位,特大型和大型汞矿床均产于旋扭构造的应力强区内。  相似文献   

11.
钟小春  林键  刘洪忠 《岩土力学》2006,27(Z2):821-824
土压平衡式盾构工法逐渐成为了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主流方法,其刀盘扭矩相对于泥水加压式盾构机的刀盘扭矩大得多,已经成为了盾构工程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对于扭矩的计算大多采用经验估算的办法,存在过大的扭矩估算区间,由于施工经验的缺乏以及为了工程施工安全,不得不采用扭矩的上限值来进行盾构装配扭矩的设计,从而造成较大浪费。根据刀盘扭矩的形成机制,分别探讨各组成部分扭矩计算方法,综合后得到盾构机刀盘扭矩的计算力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地铁盾构施工实例验证盾构刀盘扭矩计算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全断面盾构机异质岩土掘进载荷等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岩土结构的变化,全断面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推进力和扭矩需要进行适当的顺应性设计以获得良好的掘进效率,以减少刀具磨损和损伤破坏事故的发生。针对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地质结构,建立地质结构的圆形百分比模型,分析刀盘上不同刀具在掘进过程中载荷受力,建立不同刀具及总扭转载荷的数学表述方法,基于该方法对盾构机在异质岩土结构中旋转时刀盘总扭矩随旋转角度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岩与硬岩比例大约为30%时刀盘的扭矩载荷波动最大,容易造成刀盘堵转及损伤事故,该可以解释云南上公山隧道掘进时频繁堵转产生机理,为异质岩土掘进时盾构机冗余驱动电机的顺应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中浅层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与现场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增乐 《探矿工程》2013,40(10):43-45
针对大庆油田中长、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施工和下套管过程中摩阻、扭矩大,导致钻井速度慢,而井眼浸泡时间长易导致井壁失稳而进一步减缓施工速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钻完井施工影响极大的问题,从井眼轨道的合理设计进行了模拟计算,针对不同的剖面类型、造斜率和靶前距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井眼轨道,以降低定向钻进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和扭矩,为中长、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顺利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深井提速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不断试验提速新技术,在肇深17井试验引进TorkBuster扭力冲击器,取得了新进展,获得了较高的机械钻速。扭力冲击器工作井段平均机械钻速达到4 m/h,最高达8 m/h,相同井段同比常规钻井节省起下钻至少5趟以上,节省周期13天。与同区块肇深井比较,钻速有较大的提升。扭力冲击器在肇深17井的试验成功,为大庆油田营城组及以下地层钻井提速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深部地层岩石坚硬、研磨性强,运用常规手段钻进,单只钻头进尺少、寿命短且机械钻速较低。应用液力衡扭矩提速工具,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显著提高了机械钻速和单只钻头的进尺。通过达深16井的现场试验证明,该工具能够使钻头的破岩方式在剪切的基础上附加机械冲击和高压水力脉冲,有效提高PDC钻头剪切岩层的效率,为深井提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严运国  邱儒义 《新疆地质》2006,24(4):464-46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井场与基地间的录井综合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该文阐述了录井综合信息传输的结构、传输手段、实现方式以及传输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通过应用实例,介绍该系统的应用效果.录井数据的远程传输是网络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加快勘探开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盾构机是地下工程中的典型掘进装备,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型巨载等特点。刀盘载荷是装备的核心力学参量,实现刀盘载荷的合理计算是装备正向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不同地质情况隧道施工中载荷控制的重要科学依据。盾构刀盘中心刀结构在掘进过程中承受很大比重的轴向载荷,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心刀结构的改变对刀盘载荷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方法与模型试验方法对盾构刀盘与土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刀盘法向和切向切削载荷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掘进过程中刀盘总推力和扭矩随掘进时间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偏置中心刀结构对刀盘推力和扭矩的影响。对比几种不同的中心刀结构,研究表明,偏置中心刀结构刀盘的总推力与总扭矩小于鱼尾中心刀结构刀盘的总推力与总扭矩。刀盘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趋势一致。从载荷角度考虑,偏置中心刀刀盘优于鱼尾中心刀刀盘。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刀盘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胥豪  董志辉 《探矿工程》2013,40(3):35-37,41
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是长水平段水平井降低摩阻扭矩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轨道设计关键参数进行优选,可以得到优化轨道设计,从而达到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结合华北油田某井工程实列,论述了长水平段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水平定向钻进中,作用在钻头上拉力和扭矩是设计钻进和施工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挤压式钻头的力学分析,提出了挤压式钻头的拉力-扭矩模型并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模型结果的因素。还结合现场施工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践验证,结果与现场数据较为吻合。因此,该模型对挤压式钻头水平定向钻进施工设计优化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利用蒙脱石与PVC树脂复合生产流件列寒软管的试验,说明了蒙脱石填充的PVC复合材料可以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优异的耐寒性、抗老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