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据全省 11个 1∶2 0万重力调查区实测的岩石密度数据 ,按《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划分的地层、侵入岩及混合岩进行系统整理、归纳 ,统计出全省密度参数 ,并划分出岩层主要密度界面 ,为重力资料解释提供了地球物理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第二轮区调工作始于70年代末,完成了120万填图面积112326km2和15万填图面积63137km2,基础地质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地层方面,建立了一些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进行了以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对各时代地层的沉积作用进行了探讨;侵入岩方面,初步完成了我省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统一划分工作,研究了侵入岩的演化、成因、侵位机制和形成时代,尤其是从前寒武纪基底中识别出大量变形变质或未变形变质侵入岩,并对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变质岩方面,分析了原岩建造及形成环境,划分了变质岩系的变质相、变质相系和叠加变质作用,测定了大量pT数据,确定了一些变质岩的pTt轨迹,对变质作用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并对其进行了探讨;构造方面,发现和研究了大量韧性变形带,对胶南-威海造山带7和郯庐断裂带进行了深入研究;矿产方面,主要是对各种矿产的成因和形成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取得了新进展,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别划为羊栏河组和大站组;全新世早期发育有古湖沼沉积,划为黑土湖组。在探讨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穿时现象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等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地壳的变迁     
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相似文献   

5.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73-76
(2008年8月—2009年9月)一等奖(20篇,排名不分先后)关于地图具有严格法定性的若干浅见吕树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鲁西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期次划分王世进,张成基,杨恩秀,等(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平邑铜石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讨论于学峰(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牙形石组合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确定杜圣贤,张义江,张俊波,等(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1:25万内乡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被评审为优秀级项目主要成果对测区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系统划分对比,将原"太华群"解体为太华岩群和新太古代变形变质侵入体,为华北板块太古宙的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侵入岩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提高了测区侵入岩研究程度;对不同构造单元和不同变质地层单位的区域变质岩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研究,恢复了原岩建造,提高了区内变质岩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7.
多重地层划分是测制岩石地层地质图的理论基础。在地层学研究中,首先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序列,然后才有可能详细地研究各个岩石单位在不同地点以及在整个延展范围内的古生物学特征和时限。作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新讨论了辽宁东部以往划分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上前寒武系兴民村组;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以及辽北上前寒武系凡河群——的重新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中所附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在1999年12月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断代工作组工作会议(即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期间由各断代工作组分别提出,经全国地层委员会汇编完成,2000年5月经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通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于2001年正式出版发行。2000年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当时最新版本的《国际地层表》,也被收入2001年修订版的《中国地层指南》。2002年修订的最新版本《国际地层表“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年代地层单位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吉辽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形成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辽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案。许多研究者从Sr同位素、C同位素、地质事件、古地磁和古生物等方面对吉辽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代和地层对比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地层划分方案,该文探讨了寻找标志性的生物化石,采集更多Sr,C的同位素数据,开展区域性的地质调查,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依据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及地震事件层研究,对胶辽鲁西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可作如下多重划分对比:鲁西黑山官组、二青山组分别与辽东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相当,胶东豹山口组可与南芬组对比,它们同属青白口系。辽东南关岭组下部、鲁西石旺庄组下部、苏皖北部贾园组、淮南九里桥组皆为一套砂灰岩组合,都发育第一期地震事件层,并开始含有后生动物化石,为等时地层单位,与其以上各前寒武岩石地层单位同属灯影峡阶,鲁西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可分别与辽东桥头组、长岭子组、胶东辅子夼组、南庄组、苏皖北部兰陵组一城山组、淮南伍山组一四十里长山组对比,归属《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新划分的陡山陀阶。  相似文献   

11.
胶东金矿集区内已发现金矿床200余处,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5 000t,是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国内外学者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分类方案也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归纳为3类:应用分类、成因分类、自然分类(成矿系列)。分类研究的对象从单一矿床发展到矿床组合,分类方案综合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该文回顾了胶东金矿床分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胶东金矿主要的分类方案,运用成矿系列思想对胶东金矿床分类的依据进行探讨,提出了胶东金矿床的自然分类方案,划分为1个成矿系列组合、2个成矿系列、3个成矿亚系列、9个矿床式。以期能为胶东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建池州到黄山铁路是一条致力服务于旅游业的高速铁路,全线隧道比超过60%,该铁路设计多条长大隧道,其中某隧道全长8986m,洞身距离地表的最大高差达775m,一般的勘探方法很难达到这个深度,而且隧道沿线沟壑纵横、地貌多变,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地下暗河众多,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深度较大、施工成本低、对低阻分辨率较高,它装备轻便,通过性好,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用于山区长大深埋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该文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工作原理、野外技术方法和资料处理流程,阐述了该方法在某隧道勘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该隧道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野外数据采集精度较高,数据处理方法得当,基本查明了隧道沿线地层分布情况及断层等不良地质体特征,推断成果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圆满完成了预期任务,依据物探结果对地层完整性进行了评价,对隧道围岩进行了分级划定,为下一步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土地貌属中国典型地貌之一,其分类体系是制图的基础。过去各种黄土地貌分类研究方案由于标准不统一,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形成公认的地貌分类系统。本文将形态和成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分层分级方法,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并提出适用于遥感影像数据(LandsatTM和ETM)的1:100万黄土地貌分类体系,拟定出相应的编码体系,建立了典型地貌的遥感图谱。该研究为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编制中国1:100万黄土地貌类型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分类方案可充分反映黄土地貌的特征,也能与全国数字地貌分类方案保持一致,同时该分层分级分类方案可满足地貌类型的扩充性。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像分类一直是遥感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遥感分类方法在地物复杂地区不能取得满意效果。不但分类精度不够理想,分类灵活性也存在不足。本文尝试引入证据推理"软"分类方法,选择小兴安岭山区一景TM遥感图像,基于用户知识和经验,通过人机交互处理,以累计信任度(CBV)最大为划分像元归类的原则得到证据推理方法的分类图像。结果表明,整体分类精度从最大似然法的78.74%提高到82.28%,kappa系数从0.67提高到0.71。但该方法对于裸地分类精度不高,通过人为设定各类别CBV阈值的方法,获得了人为干预的证据推理方法分类图,其整体分类精度达到了87.80%,kappa系数也达到了0.81,所有类别的生产者和用户精度相比于最大似然法都有提高。研究表明,证据推理方法在遥感分类精度和分类灵活性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Progress in study of Chinese Antarctic Meteor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Chinese Antarctica meteorite search, classification and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four antarctic explorations, a total of 9834 meteorit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Grove Mountains region. Among them, 2431 meteorite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end of 2008. So far, 684 meteorites have been officially published in the Meteoritical Bulletin, Meteoritical Society, including 2 martian meteorites, 2 eucrites, 6 ureilites, 5 mesosiderites, 1 pallasite, 1 iron and 10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Comprehensiv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a number of these rare type meteorites. In addition, we propose to continue the meteorite searching project in Grove Mountains and other regions in Antarctica. We also suggest several key topics of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the Chinese Antarctic meteorit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分析无线广播网络组网中对其影响的地形、地物特征,详细介绍了栅格分类数据要素的分类内容、如何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采集数据以及制作DTM和栅格分类数据的方法。同时对数据集的组成DTM、栅格分类数据的规格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为将来进行相关应用提供了基础性与专业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长期遭受土地沙化侵蚀,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沙化土地信息快速识别,跟踪土地沙化现状和动态发展,是土地沙化防治的基本前提。遥感数据因其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监测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沙化监测。为降低该区域沙化土地破碎化分布特征以及广泛分布的稀疏植被地表对沙化土地遥感识别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2019年秋季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Landsat无云遥感影像,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思想,充分提取沙化土地的光谱、几何和地形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器构建4种分类方案,包括单一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最近邻)分类以及组合分类法分类,提取雅江中游河谷地区沙化土地信息并验证不同方案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① 利用面向对象组合分类模型提取的沙化土地信息效果最佳,总体精度高达91.38 %,Kappa系数为0.82;② 相较于采用单一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最近邻和决策树分类)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组合分类模型能更有效地识别破碎化的小面积沙化土地,降低沙化土地与稀疏植被地表的混淆情况,提高分类可靠性;③ 基于面向对象组合分类模型反演得到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2019年沙化土地分布信息,土地沙化面积达299.61 km2,总体上呈现沿河谷的带状不连续分布,且集中分布于河流北岸以及靠近河道的阳坡、低海拔地区。本研究可为土地沙化遥感监测提供新思路,其应用可服务于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土地沙化预防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漳平市森林可燃物类型变化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可燃物类型的空间分布是林火蔓延、灭火可视化建模与仿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树种信息的分类方法。根据漳平市2003年小班图层中的优势树种信息,获得该市2003年四种森林可燃物类型即竹林、阔叶树、杉木林以及马尾松的空间分布专题图。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ASTER影像进行分类,探测每种可燃物类型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该技术利用影像分割技术构建分类对象,使每个对象具有光谱信息的同时,具备大小、形状、拓扑关系、类别层次等诸多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光谱特征以及类别相关特征,提高了分类精度,分类的面积精度达到89.3%。由于影像分割过程应用了专题图层,对象的边界不会超越专题图层的边界,使得对现有图层的更新尤为容易。最后,利用矢量格式的遥感分类结果对原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更新,获得新的可燃物类型图层,作为林火可视化模型的输入图层。该研究不仅提供了现势性强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图层,而且在不破坏原小班边界的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行刻画。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者,提供了实地调查过程的目标区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Alfisols are important soils in China. They occupy about 1.25 million km3, or about 13% of the land area. In the current Chinese system of soil classification, burozem, yellow-brown earths, Baijiang (Planosol) soils and parts of drab soils. They are mostly forested soils with an estimated 5-13 t / ha · yr of organic matter returned to the soils from temperate mixed conifer and broad-leaved forest. In terms of elemental bio-cycling, Ca is prominent.In a comparison of 30 profiles the average ratio of clay (B/ A) was 1.47 for Cryoboralfs and Eutroboralfs; 1.88 for Hapludaifs and 2.53 for Paleudalfs. From Eutroboralfs to Paleudalfs the average gain (or loss) in clay during soil development is about a factor of seven.The moisture regimes vary considerably between Hapludaifs, Cryoboralfs, and associated Cryaquepts, but the amount of water is always enough to cause significant leaching. In the weathering, and pedogenesis processes TiO2, MgO and Fe2O3 are accumulated, respectively, in both A and BA horizons; b  相似文献   

20.
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貌分类体系是地貌图研制的关键之一,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貌及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借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1∶10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基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计算机自动制图等技术条件,归纳总结了数字地貌分类过程中应遵循的几大原则,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数字地貌分类的各种指标:包括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年龄等,提出了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三等六级七层的数值分类方法,扩展了以多边形图斑反映形态成因类型,以点、线、面图斑共同反映形态结构类型的数字地貌数据组织方式,并详细划分了各成因类型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的研究,为遥感等多源数据的陆地地貌解析和制图提供了规范,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全国大、中比例尺地貌图的分类和编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