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依法被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诸永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工程分类、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工程类型繁多的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威宁县地质灾害隐患最新调查数据,介绍威宁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县地质灾害灾情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为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变得日益严重,本文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前提条件、技术基础、社会背景及其他要素出发,分析了预测评估的评估范围及级别确定方法、现状评估内容、预测评估内容等评估要素的评估依据、数据获取方法及结论要点等内容,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建鹏  韩晨  王龙  王景丽 《地下水》2012,(4):181-183
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与地表覆被变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建设,政府部门行政与决策等诸多方面。以韩城为例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的诸多应用。利用AacGIS图层叠加及图层要素综合计算得出研究区韩城大断裂以东的黄河河道阶地及河谷冲积区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高发区。  相似文献   

5.
介绍台江县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依据境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县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为台江县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依法被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诸永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工程分类、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工程类型繁多的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新宁县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新宁县地质灾害特征,依据区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借鉴。评估结果表明:(1)新宁县地质灾害灾情以轻度为主,其中,滑坡88处,崩塌10处,泥石流9处,地面塌陷6处,不稳定斜坡5处,共计118处;中度灾害及重度灾害各1处,皆为泥石流灾害。各类地质灾害已伤亡15人,毁坏城乡房屋333间,毁田44.5hm^2,毁路135m,直接经济损失878.1万元。(2)以新宁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指标为依据,按照点评估的要求,把新宁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中等、低三个危险性级别,其中高危险性级别9处,中等危险性级别49处,低危险性级别6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着4885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田地282.1hm^2,潜在最大经济损失为5042.1万元。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建设大中型或重要项目必须进行的前期重要工作,是对建筑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区域地质概况的适宜程度进行的综合论证。其中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对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的内容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新江  王广辉 《地下水》2012,(2):171-173
通过分析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由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结合建设项目本身重要性确定该地质灾害评估级别。在分析评估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评估区地质环境的条件下,依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分析工程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现状、预测评估,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并提出了合理性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岳阳市地质灾害特征,依据区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掌握甘肃肃北某铁矿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并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铁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恢复治理分区,总结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治理措施。通过本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使日益加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减少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实时动态预测评估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基于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将数学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目前拥有的大量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社会条件、地质灾害信息等基础资料为依托,利用GIS的叠加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实时动态预测评估。并通过对灾害点所在区域的评估,获取灾点所在区的基础环境条件,结合灾点特征信息,对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评估,为防灾、救灾提供快速支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本程序,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以广州地铁二、八号线为例,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拟建地铁所处地质环境背景、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方式及工程结构要求,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及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隧道围岩失稳、岩溶地面塌陷、基坑突水、地面沉陷和基坑边坡失稳等;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有断裂活动破坏、桥梁地基失稳及地震砂土液化。预测分析选取的评价要素主要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及工程施工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县北部地区近年来金矿工作的进展较快。为了配合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我们对该区的金矿进行了初步预测。鉴于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不高,且资料积累不多,因此预测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就本次工作的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 a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基于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功能模型,按照几种不同升温率的气候背景,对全国各大流域冰川径流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50 a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0年全国冰川总径流量615.7×108m3,在升温0.02 K.a-1及0.03 K.a-1情景下,2000年比1980年增大7.13%~10.8%,径流总量增至659.66×108m3~682.24×108m3;与此同时,冰川面积减少1.07%~1.62%,冰储量也减少1.14%~1.73%.2000—2030年全国冰川径流都将逐步增长,在2030年左右均达到了最高峰,径流增率ΔW/W0分别为9.6%及15.0%,总径流量分别为675.15×108m3,和707.91×108m3.2030年以后,全国冰川径流均开始从高峰缓慢回落,但直到2050年分别比初始径流量多8.6%及13.6%.因此,在2050年以前,特别是2030年前后是在上述气候情景下充分利用冰川融水的最好时机,但也是冰川洪水等灾害的多发期.就各流域来说,敏感型区径流高峰出现时间早而径流增率小,稳定型区则反之.如果出现极端的持续升温,如升温率为0.05 K.a-1,全国冰川径流增率可达26.5%,到21世纪末回落到1980年水平以下,而冰川储量损失达57%,届时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将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17.
段鹏飞 《山西地质》2014,(5):113-114
本文选取太原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实例分析,为相关技术人员在城乡结合部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思路、技术路线和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建设大中型或重要工程项目必须对建筑场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地质概况的适宜程度进行的综合论证,其中涵盖的现状和预测评估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对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此文中阐述的内容对于大中型或重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地灾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雪松  樊国强 《地下水》2013,(3):148-150,153
针对目前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分区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以山西省大同市某煤矿为实例,采用三标度AHP法建立最优传递矩阵,确定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分区。该方法简单直观,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中的评估分区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砂土在地震的作用下会产生剧烈的液化现象,液化引发的地基失稳会对道路、建筑物、堤坝等各类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地震作用下的砂土液化判别预测一直是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使用过去几十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166组地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实例数据,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和参数分析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当网络结构为6(输入层)-15(隐藏层)-1(输出层)、训练函数为Levenberg-Marquardt时,对地震液化预测效果较好,最大准确率可达96%。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网络预测准确率影响程度不一:锥端阻力、地表归一化峰值水平加速度影响相对较大;地震震级、总垂向应力、有效垂向应力影响中等;贯入深度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在不同网络预测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可考虑适当简化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