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6个1:2缩尺的T形截面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带暗支撑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和普通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耗能、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加设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可显著提高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用高强钢筋的6片T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和采用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的6片L形短肢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T形和L形的破坏形态与性能差异,分析了高厚比、轴压比、配箍间距等参数对构件破坏形态、滞回耗能、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构件与普通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腹板端部箍筋加密的方式可减轻构件端部的损伤和降低正负向加载时承载力和延性的不对称性;T形构件中高厚比为5的试件表现为弯曲破坏,其他构件表现为弯剪破坏;试验中高厚比小的构件相对于高厚比大的试件延性耗能更好,轴压比增大,构件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与普通短肢剪力墙相比,T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耗能增加,L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提高较大,极限位移增大,构件后期变形能力略有降低,但可以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3个1∶4缩尺的四层双肢剪力墙模型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连梁跨高比为1.5。模型1为普通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模型2为全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模型3为底部两层普通混凝土、上部两层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分析了各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滞回特性、耗能及破坏特征。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相比,全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略差,底部两层普通混凝土、上部两层再生混凝土的双肢剪力墙与普通混凝土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接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剪力墙结构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改善普通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差的缺点,其抗弯、抗剪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均好于后者.文中对3个1/2缩尺的型钢混凝土组合"一"字形短肢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墙肢截面宽厚比分别为5、5.5、6.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各剪力墙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并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暗柱的存在提高了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后期强度储备,改善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4个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和1个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配钢形式、轴压比和连梁结构类型对节点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刚度以及抗震性能较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节点均有所改善,所有试件的延性均小于3,极限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7~0.24之间,表现出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较差,耗能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6个1/2缩尺的Z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墙肢截面高厚比分别为5、6.5、8,按普通与墙板中加设暗支撑两种情况进行设计。研究了带暗支撑Z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滞回特性等,并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剪力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剪跨比为1.0的低矮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包括1个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和3个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滞回特征、耗能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略差,且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性能呈下降趋势;暗支撑的设置能够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可用于一些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8.
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6个1/2缩尺比例的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轴压比、截面高厚比、剪跨比等参数变化时,对试件的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试件扭转变形较小,试件以弯剪破坏为主,腹板底部为试件最薄弱部位,剪跨比小,轴压比大的试件腹板中心剪切破坏现象明显;试件随着截面高厚比、轴压比的提高,极限承载力增加,试件耗能能力变差、延性下降明显;L形截面短肢剪力墙试件在截面高厚比适中,为6.5∶1时,经济、抗震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Tilt-up建筑体系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3片分别带有门洞、窗洞、不带洞口的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和1片普通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着重考察了墙体的开裂方式、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以及刚度退化性能、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带洞口的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和传统的再生混凝土墙体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洞口形式对新型再生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提出应严格控制开洞大小和形式,并配置加强筋以防止墙肢发生剪切脆性破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1个1/7缩尺、剪跨比为2.0的带矩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边框内藏钢桁架深连梁联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了内藏钢桁架对该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内藏钢桁架深连梁联肢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内藏钢桁架混凝土连梁对提高剪力墙的承载力及延性作用显著;带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翼墙可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抗压能力强、承载力高、不易开裂、延性好的优势;该新型组合剪力墙实现了"强墙肢、弱连梁"的延性屈服机制。  相似文献   

11.
L形短肢剪力墙由于其肢短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为研究使用高性能材料加强后的新型L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不同轴压比、高宽比和配箍率,设计制作了六片短肢剪力墙试验模型,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试件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破坏形态、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高强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试件的整体承载能力;在满足最小配箍率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配箍率有利于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轴压比大小是影响试件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随着轴压比逐渐增大,试件趋于脆性破坏;高厚比大小是影响试件抗震性能的次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主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较大高厚比有利于提升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型式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较为薄弱的抗震构件“一”形短肢剪力墙,采用不同的暗支撑型式进行了两个1/2缩尺的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机制,建立了其承载力计算模型与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6个1/2缩尺的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墙肢截面高厚比分别为5.O、6.5、8.O,按普通与墙板中加设暗支撑两种情况进行设计。研究了带暗支撑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滞回特性等,并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T形短肢剪力墙弹塑性模型及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对多竖直杆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截面位移模型,摒弃了杆模型平截面假定的限制,有效地考虑了剪滞效应和翼缘的影响。利用变分原理导出了T形短肢剪力墙的空间单元刚度矩阵,研制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并输入三种不同的地震动进行了算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较好,适合于在地震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3种不同剪跨比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各试件在承载力、延性性能、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及其退化过程的特征。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剪跨比对再生保温混凝土中高和低矮剪力墙延性影响不大,以及对高和中高剪力墙屈服前刚度衰减影响不明显;再生保温混凝土高墙及中高墙有明显的塑性变形阶段,耗能能力好,低矮墙易发生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6.
内藏分块钢板双肢剪力墙是由钢管混凝土边框、型钢混凝土叠合暗柱、墙肢内藏分块钢板、连梁内藏钢板、混凝土墙体、混凝土连梁等构件组成。对4个1∶5缩尺,剪跨比为1.68,轴压比为0.3的组合双肢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不同内藏钢板布置形式、不同钢板用钢量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内藏分块钢板双肢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刚度、变形及耗能能力,分析了剪力墙各部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合理屈服破坏顺序。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件均发生弯剪型破坏,内藏分块钢板双肢剪力墙相比于钢管混凝土边框双肢剪力墙整体抗侧刚度大,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对抗震有利;分块钢板参数选择对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带斜筋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为取代粘土砖多层住宅结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层混凝土结构,其经济性合理,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的砌体结构.为进一步充分了解其抗震性能,开展该新型结构体系中“L”形截面剪力墙的非工程轴方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进行1个单排配筋混凝土“L”形截面剪力墙和1个带斜筋的单排配筋混凝土“L”形截面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其破坏特征、滞回特性、耗能能力、承载力、延性、刚度,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究斜筋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工程轴方向,带斜筋单排配筋“L”形截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优于不带斜筋的剪力墙.  相似文献   

18.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核心筒墙体抗震设计中,采用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墙肢内藏钢板、连梁内藏钢桁架的组合双肢剪力墙。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1个1/7缩尺的这种新型组合双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其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退化、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重点研究了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墙肢内藏钢板、连梁内藏钢桁架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研究表明:内藏钢板-钢桁架可显著提高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钢管混凝土叠合边框可充分发挥其承载力高、不易开裂、延性好的优势。文中提出了该新型组合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T形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以轴压比、波纹钢板形式、翼缘宽度和剪跨比为变化参数,完成了5个试件的拟静力加载试验。基于试验中观测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对T形双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破坏规律和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破坏形态表现为压屈和受拉破坏,破坏发生在腹板端柱底部,滞回曲线呈捏拢的S形,具有非对称性;波纹形状对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提高,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得到加强,水平承载力提升较大,破坏时位移减小,延性变差;增大翼缘宽度可以减小强度退化程度;减小剪跨比可以显著提高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水平承载力,但耗能能力变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新型构造的半装配式、全装配式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为研究其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半装配式、1个全装配式和1个全现浇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钢筋应变。结果表明:半装配式单排配筋中高剪力墙与全现浇剪力墙相比,承载力接近,滞回曲线均较饱满,耗能能力相差不大;全装配式试件与半装配式试件相比,承载力低,延性和抗震耗能能力差;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半装配式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