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8月是HOMS活动实施十周年。HOMS(Hydrological Operational Multipurpose Subprogramme,水文业务综合子计划)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在业务水文领域中技术交流的一个系统。经过WMO水文委员会长期酝酿和讨论,1979年第八届世界气象大会决定成立HOMS,并在WMO  相似文献   

2.
《水文》1993,(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学协会(ICSU)于1993年3月22~2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大会就水文研究和业务水文如何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这个问题认真展开了讨论。UNESCO和WMO每隔六年联合召开一次国际水文大会,迄今已经举行了三届。水文大会的目的是协调两个组织在水文和水资源方面的活动,以求取得最佳合作。鉴于非政府间的科技组织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开展的与水有关的活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也邀请了国际科学协会作为发起单位。  相似文献   

3.
世界气象组织水文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于1984年8月27日至9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有51个国家,共10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外还有12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13人参加了会议。我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议程共20项,主要内容是: 1.讨论世界气象组织长期规划中的水文和水资源计划:  相似文献   

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于2001年2月13~1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第6次会议,就气候变化的影响、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适应能力等问题通过了该工作组提供给决策者参考的第3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要.  相似文献   

5.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50-351
2000年5月26日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经与会全体委员充分酝酿、协商,一致推选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并聘任了办公室成员和各分委员会及其下设工作组的负责人.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进展》2011,(3):242+355
2010年9月9~10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世界气象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一3)"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等13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举办,特别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参与,反映了中国科学家和国际科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3年4月16日,中国水利学会下发了《关于聘任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水文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的通知》(水学[2003]29号)。第五届水文专业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人员名单见本刊本期第64页)。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9年12月,谢家泽、陈家琦、卢九渊、王厥谋曾先后担任过主任委员。该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学术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国首届水文知识竞赛和全国首届水文预报技术竞赛等重大活动,广泛参与国际水文学术交流,成为我国水文界最具广泛性的学术团体,为推动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9月,水文专业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8.
世界气象组织(WMO)在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局(NWS)、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水资源部和美国工程师团水文工程中心(HEC)的支持下,于1983年7月~10月在美国戴维斯城(Davis)加里福尼业大学举办《世界水文预报研究班》(以下简称研究班)。我国水利电力部派李纪生工程师参加。  相似文献   

9.
“台风委员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研讨会于2008年9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水利部水文局承办。 台风委员会(TC)是亚太经社会(ESCA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主持的一个政府间组织,其宗旨是改善和协调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防灾规划和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特别是台风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近年来中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台风委员会第40届年会决定2008年在北京举办“台风委员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古地理学报》2004,6(1):19-19
2003年12月6日在石油大学(北京)召开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京内外委员共45人,特邀代表2人以及编辑部全体人员,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柳贡慧教授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年会于2009年4月21~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由我会与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索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同时举办第12届学术年会及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7—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九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寿嘉华主任,王泽九、穆西南副主任,新生界分委员会主席张宗祜院士,部分断代工作组负责人和承担《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第四阶段课题(含子课题)研究的专家共计45人。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年会于2009年4月21~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由我会与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同时举办第12届学术年会及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4.
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举办的区域性都市水文学讲习班于今年3月16日至20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参加讲习班的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9名水文和气象工作者。我国水利部派出了温灼如(南京水文研究所)和陈科信(上海市水文总站)两同志参加了这次讲习班,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讲习班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水资源部A·J阿斯库(A·J Askew)博士主持,并有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土木工程系P·威斯纳(P·Wisner)博士,澳大利亚蒙拉什大学土木工程系G·P·科德纳(G·P·Codner)博士,泰国曼谷工学院水资源工程系S·塞尔瓦林根(S·Selvalingam)博士和菲律宾公共工程部防洪排涝局主任L·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7日-8日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九次常委扩大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寿嘉华主任,王泽九、穆西南副主任,新生界分委员会主席张宗祜院士及部分断代工作组负责人和承担"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第四阶段课题(含子课题)研究的专家,共计45人.  相似文献   

16.
姚永熙 《水文》2018,38(4):25-2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监测水文参数的仪器和方法发布了比较全面的标准要求。国内也已有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的水文仪器标准和水文测验规范体系。比较起来,国内外对在用水文仪器的技术要求有一些不同,一些不同是合理和可以接受的,有不少差别体现了国内的不足,应该注意改进,以利于水文测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22日在斯洛文尼亚北部城市布莱德召开了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各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委员会的代表共32人出席会议。IAH中国委员会的代表韩再生出席会议,陈述了IAH中国委员会提交的在中国举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第34届大会的申请报告。会后,IAH理事会于2003年10月6日正式来函,明确将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委托中国主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术会议期间,还将进行IAH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组织的学术活动,代表着全世界水文地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原地质矿产部)曾在国际水文…  相似文献   

18.
由国际科学和高技术中心(ICS)、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发起的“地中海气旋国际讨论会”于1992年5月18~22日在意大利的德里亚斯特市(Trieste)召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共47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地中海气旋作为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已召开了两届学术讨论会,本届为第三届。会议共收到了论文40余篇,其中有30余篇在大会上宣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丑纪范教授和国家气象中心徐传玉代表中国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地形对冬季地中海气旋的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东亚气旋和地中海气旋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等三篇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会议围绕发生在地中海区域的气旋,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水文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6月3日至8日在福建省同安县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本届委员共39人,主任委员为陈家琦,副主任委员为胡宗培(兼秘书长)、吴正平、梁瑞驹。出席这次会议的有25人。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讨论了本届委员会“贯彻双百方针,加强学术交流,普及水文知识,提高水文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42-343
国土资源部: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于2000年5月26日—3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总结了二十一年来地层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讨论了地层指南及中国年代地层表和地层学及地层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经民主协商产生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并聘任了各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各断代工作组组长及成员。会议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