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了促进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9日到10月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地球物理界近年来一次较大型的综合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春城昆明市召开.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有台湾,西达新疆的56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全国167个单位.理事长翁文波致大会开幕词,云南省有关领导及地球物理学会的主要支持单位代表到会祝贺.大会共收到论文663篇,其中有345篇论文被刊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2年)》.会议安排的大会报告有:阚荣举:“云南地球物理工作进展”,夏国治:“环境物探”,朱志文:“固体地球物理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于10月10—14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召开,历时四天,与会者325人。这次讨论会是地球物理学会近年来组织的一次较大型的综合学术讨论会,许多地球科学家云集一起,对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及展望,会议始终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强调了基础,对有关国民经济的重大课题工作做了很好地反映。这次讨论会还首次设立了海洋地球物理和地球物理学进展专题,会议专题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于10月13日到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130个单位607人,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许厚泽主持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会议十分关心并到会祝贺。 会上,夏国治副理事长向大会作了《当前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曲克信秘书长作了  相似文献   

5.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动态》2010,(11):42-44
1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3次学术大会)于2010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3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岩性探测(Petro-Sonde)技术研讨会暨学习班,到会的有来自全国20个部门63个单位的95名代表,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傅良魁教授和学会副秘书长张立敏主持。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筹备召开的第一次地震成因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0日至24日在兰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大专院校等38个单位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王仁主持了会议,大会宣读了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顾功叙的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9.
方熠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5-295,310
2004年6月7日至6月11日,第一届《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和长江大学协办.大会主席为中国地质大学王家映教授,执行主席为来自美国的XIA Jiang—hai博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于晟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瑞典、泰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科学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和摘要.  相似文献   

10.
计算地球物理进展学术讨论会于1984.11.5—11.9在福州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有31个单位72人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承义教授和常务理事曾融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报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宠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53篇,其中33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991年10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共有113个单位34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理事长翁文波致大会开幕词,中国科协学会领导和地球物理学会主要支持单位代表到会祝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在大会上展示了中国及邻域的最新的布格、空间和卫星三幅重力异常图(1:1000万),以此献给年会。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8个单位103名代表,代表中有老一辈科学家、中年科学家,还涌现了一批刚从国内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为会议增添了活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朱岗崑、谭承泽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闭幕式分别讲话或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10~1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大会在合肥市召开。本次年会参会人员共700多人,《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派专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分9个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含台湾两名代表)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编入“年刊”的论文345篇。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和孙大中、阚荣举等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然后分计算地理物理、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地球内部构造、石油物探方法的进展、金属物理方法的进展、工程物探方法的进展、新技术和仪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地球磁场与古地磁、空间地球物理、重力场与固体潮、地热学理论及其应用、地球物理环境与灾害和“油储”项目1992年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年会于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的607名代表。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第 2 0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于 2 0 0 4年 10月 16日至 2 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 .来自国内外正式代表 5 5 6人参加会议 ,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1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平主持了开幕式 ,理事长王水致开幕词 ,有关领导发表了讲话 ,预祝大会成功 .大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2月3日至5日在保定市召开了“测振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勘察、设计、科研及大专院校的20多个单位近50名代表。会议收到24篇论文。除了在大会宣读论文外,还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12日)2015年10月11—14日,第二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暨"第三十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12日晚8点在会议中心会议室召开了每年一次的《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常务副主编刘洪主持了会议,陈颙、黄清华、汪毓明、杨元喜、朱日祥副主编和20余位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出席了会议.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刘光鼎主编因身体原因未出席会议,但给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1年12月2日至8日在福州市召开了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全国从事地热工作的16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或报告75篇。论文宣读分大会或小会交叉进行。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就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方法和勘探实例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国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