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从地球化学勘查的角度,以摩洛哥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特征为依据,结合多年在摩洛哥从事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认识,划分了摩洛哥地球化学景观,绘制了摩洛哥地球化学景观分区图。将摩洛哥全境划分为6个一级地球化学景观区:森林覆盖区、半干旱高山区、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区、干旱—半干旱中低山丘陵区、干旱荒漠戈壁区、沙漠覆盖区;并根据海拔和切割强度,进一步将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区和干旱—半干旱中低山丘陵区两个一级景观区划分为4个二级景观区:丘陵区、低山区、浅切割中山区、中—深切割中山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摩洛哥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华北低山丘陵地带是华北平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研究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把握其水质影响因素对平原区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潴龙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方解石和石膏的溶解是造成地下水以HCO_3—Ca和HCO_3·SO_4—Ca型为主的主要原因;与上游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对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如村庄化粪池等点源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是造成地下水中Cl~-、NO~-_3以及Ca~(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低山丘陵区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点源污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系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并结合岩相沉积分布及剖面图纵横向展布规律的分析,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三大沉积单元9个沉积分区,即黄淮流域堆积区(Ⅰ):里下河湖沼积平原区(Ⅰ);长江三角洲堆积区(Ⅱ):新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区(Ⅱ_1)、常州—无锡高亢平原区(Ⅱ_2),太湖东岸湖沼积平原区(Ⅱ_3—苏州重点城市区)、东部沿海冲海积低平原区(Ⅱ_4);低山丘陵堆积区(Ⅲ):浦口—大仪低山丘陵区(Ⅲ_1)、南京—宜兴低山丘陵区(Ⅲ_2)、江阴南部环太湖丘陵区(Ⅲ_3)、镇江低山丘陵区(Ⅲ_4),阐述了9个沉积分区的划分依据和第四系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4.
沂源县大张庄镇牛栏峪村地处淄博市沂源县南部,沂蒙山区西部,汶河发源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该村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差,为破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沂源县国土资源局从业务工作特点出发,积极为该村争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共筹措资金306万元,全部用于完善该村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通过整理,把该村建成梯田规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功能较强、水土保持效果良好的标准化梯田,为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相似文献   

5.
陈树旺 《辽宁地质》1999,16(3):222-226
我国低山丘陵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较大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等不利因素,直接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朝阳地区为较典型的低山丘陵区,气候,地质背景,植被,水文以及社会历史背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该区土地资源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并科学分析这类地区土地资源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对于合理利用并有效保护珍贵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淮北市岩溶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昕  何江涛  王俊杰  李鹏 《中国岩溶》2010,29(4):372-377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在深入了解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PI(保护层和渗透条件)方法,对淮北市岩溶地下水防污性能开展评价。其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污性能π值小于2的区域分布在低山丘陵区,该地区基岩埋深<50m,属于裸渗区;π值2~3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残山和山前区,基岩埋深在50~200m,属于覆盖区;平原区的π值多大于4,基岩埋深>200m,属于埋藏区。无论是PI评价结果还是评价对象的地质条件均表明,岩溶地下水的防污性能在低山丘陵区为弱和较弱,随着远离山区,防污性能有所提高,平原区的防污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宣城市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宣城市进行了地质调查。在总结分析了宣城市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大量钻孔原位测试和岩土样品实验室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宣城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把宣城市分为:漫滩区(Ⅰ)、河间地块区(Ⅱ)、丘陵波状起伏区(Ⅲ)和低山、丘陵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又根据每个地质区的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把4个地质区详细划分成11个亚区,并对每个分区和亚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场地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评价,为宣城市的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隐伏矿勘查的应用效果,采用改进的CO_2快速分析仪分别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区金枚矿段和梨树坪矿段进行了CO_2气体测量试验性研究和面积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能够发现深部隐伏矿和构造信息,并为梨树坪矿段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我国覆盖区隐伏矿勘查突破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我省着力开展以农用地整理、低丘缓坡开发、海涂围垦造地、村庄宅基地整理为载体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努力拓展耕地补充空间,连续11年实现了全省耕地动态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0.
姚锐 《山西地质》2010,(1):31-32
本文讲述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土地开发整理与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结合工程实际探讨当前全国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土地平整工程中的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招拍挂"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土地"招拍挂"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促进作用,同样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现象,因此对于"招拍挂"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应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方能有效实现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The large region S of China's Yangtze river falls into a humid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zone. Mountains and hills cover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is region. Much of the soil belongs to different types of red earth. Fujian is somewhat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mountainous and hilly red earth regions. The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 in land utilization in Fujian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regions.Four patterns of land utilization are common in this region. 1) The land utilization reflec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s chiefly based on the vertical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 on mountains. Such utilization fits the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cold, cool, temperate and warm conditions. 2) Land utilization for soil preserv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soil conditions, especially on water-soil conservation. 3) L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saving labour aims at extensive cultivation to save labour. 4) Intensive pattern of land utilization seeks to increase multiple cropping, rational crop rotation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so as to fully exploit land potentialities.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region are suggested: Adhere to overall development of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sideline occupations; select land use orientation most suiting the regional properties; and combine land utilization and land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建立矿山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矿山空间利用信息、土地与环境信息、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数据采集深加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矿山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未来各行业用地的法律依据。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要求土地规划编制科学、合理,要求优化各行业用地的配置。笔者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处理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利用土地信息系统实现数字规划图编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 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 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 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 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 建议: 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 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 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 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GIS进行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通过分析二者差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及对策,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 镇赉县宜林地和宜牧地的利用现状主要是盐碱地, 其次为耕地, 很少用于林地与草地; 宜农地和宜农、林、牧地利用格局单一, 耕林草比例不合理;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为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农林复合、林草复合及开发水田等3种, 农、林、牧用地比例接近3∶1∶1, 空间格局交替安排。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天然富硒农产品是人体摄入硒元素最安全有效的途径,依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建立的富硒农业和富硒特色小镇等富硒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支柱,其规划和建设需以富硒土地质量等级为基础,但国内缺乏富硒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本文以新田县为例,从耕地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潜力、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开发制约条件着手,构建耕地地力、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新田县新圩镇富硒土壤详查数据和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开展富硒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耕地的自然属性、环境属性、经济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其评价结果与农产品质量和富硒程度耦合良好,真实反映了耕地资源开发条件与潜力。【结论】构建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富硒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有较科学指导价值,为富硒土地资源和富硒产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创新点:从耕地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潜力、开发利用价值和制约条件着手,构建耕地地力、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富硒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指标权重、调查评价单元、单因子等级和综合等别划定等方法与规则。  相似文献   

19.
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未利用地较多且集中连片,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深入分析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未利用地特点和近几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开发中应注意加快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修编和各专项规划的衔接、抓紧开展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工作、招商引资与以地选商并重、创新开发模式实行高效开发等问题,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做好滨州市未利用地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沂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但存在资源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后备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服务矿业经济,强化执法监管等工作,不断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水平,更好的促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