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南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与苍山ML5.6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一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1974年以后沿苍尼断裂的ML≥3.0级地震都发生在5.6级地震震中附近。  相似文献   

2.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前兆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s≥3.0地震主要中在新泰-莒县之间的三角地震,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尼山断裂的ML≥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和7级以上大震的关系,发现在5级以上地震平静达3─4个月以上时,在平静结束后1年左右时间内发生了7级以上大震。1994年出现了5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达134天,对此平静时间以后的地震大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北6.2级地震前的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北6.2级地震发生之前,区域地震活动显示出了明显的异常特征。作者在近几年来对北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的震情趋势变化给予了高度的注意,根据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总体变化,提出了华北北部地区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尤其是在1997年10月 ̄11月,提出了华北地区1998年3月下旬可能会发生Ms6 ̄7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并且在强调华北地区存在多源孕震的特征以后,认为“北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  相似文献   

5.
从大地震速报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出发,论述了我国地震速报的现状.回顾大震速报的发展历程。以此为基础,讨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目前大震速报的模式,分析了在数字化代替模拟以后使用速度震级的可行性,以及量取20秒周期面波震级的必要性。从地震科研的发展方向构想我国未来地震速报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大同-阳高地震前后≥2.0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4月开始,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1989年3月熵开始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了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0年4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出现低值异常,9月份后震级熵再次回升,在回升途中发生1991年3月26日的5.8级地震。  相似文献   

7.
1999年9月20日台湾岛集集地震之前,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显著减少。从1994年到1999年9月20日的台湾地震目录可以看出,异常从1999年1月开始,持续了约9个月,直到主震发生。本结果表明:该地区2.0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活动率为每月蝎5个,标准偏差为78。异常期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减少为平均每月314个,标准偏差在1的范围内。通过z值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集集地震的震源区周围,在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大的同时,b值也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构造单元,活动断裂,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方面分析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在陆壳向过渡壳变化的位置上。历史上地震活动沿深部构造变异带分布,该区地质构造,震源深度,地震类型,地震波特性等都有别于海峡中,北部,具有南海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日本发生中强地震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选取1980年1月至1988年12月日本的地震序列资料,将(6.0,7.0]级地震作为样本,建立了预报地震发震时刻的动态模型。选取了最佳模型对日本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时间进行了预测。从函数变换的观点,对GM(1,1)模型进行了广义解释,指出序列建模必须从满足光滑度的时刻计起。大量计算表明,用“足够小量”样本建模比大量样本建模拟合与外推精度要高,并从信息论角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应泰国气象厅的邀请,固定地震局派遣了由郑斯华、叶洪组成的中国国家地震局专家组,于1994年8月17日至9月4日访问考察了泰国。访问期间,泰国地震专家们向专家组介绍了泰国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工作现状;专家组访问了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了解了泰国地震工程研究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泰国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以及泰国的地震工作现状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第一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水平为等偏低。全球地震较少,强度也较低,亚欧带地震活动相对加强,发生了7次中强以上地震。从1994年6月至今,全球地震活动轮回已持续了3个年头,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38次,开始出现减弱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北京顺义4.0级地震和震后首都圈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华平  马丽 《地震》1997,17(4):411-416
1996年12月16日顺义Ms4.0地震,是北京地区近6a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活动此次地震前,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出现了近SN向弱震活动,11月份地震活动是全的月频次最低的月份,这些异常现象之后发生了顺义地震。此次顺义地震属非前生震群活动。这次地震活动是顺义及其附近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余震最多的一次。这次地震后应注意今后几个月京西北、张家口附近发生Ms5.0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易志刚 《华南地震》1995,15(4):27-34
根据我国地震活动资料,对1995年以后的几年内我国东部的地震活动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震》1994,(4):44-50
印度中南部的德干高原一直被地震学家们认为是古老而稳定的安全地区,但1993年9月30日在该地区的齐拉里发生了6.4级地震。尽管震级不是很高,但地震灾害巨大,造成2万5千死亡。因此,该地震给地震学家们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地震参数,地震烈度,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序列特征及震害分析等方面对这次地震作了介绍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七届地震各向异性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2月19-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成阿密市举行。本文作者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根据会上学术交流的情况,从7个方面介绍前国际上地地震各赂异性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相似文献   

16.
1997年9月26日 ̄10月16日在意大利中部地区连续发生6次中强地震,共1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文章介绍了这一地震序列和破坏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意大利的地震管理机构,地震监测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震之前数个月,地下水中的氡浓度增加了。从1994年10月下旬观测开始,到1994年12月底,氡浓度增加了约4倍。在1月8日,即神户地震前9天,氡浓度开始降低产达到比观测开始时高10倍多的一个峰值。这些氡值变化可能是这次灾难性地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短期地震预测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6年以来 ,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主要承担首都圈地区月震情跟踪监测预报、年中和年度华北地区和全国地震趋势分析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我所在填写短临预测卡片、月会商和年度会商分 3个方面所做的预测结果 ,并进行预测效能的初步评估 ,以供参考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1 地球物理研究所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的预测回顾我所自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以来 ,一直对短临地震填卡预测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从 1 986年到 1 997年基本没有填写短临地震预测卡片。 1 998年以后 ,根据中国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有关鼓励短临预测的规定 ,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19.
青海共和7.0级地震与龙羊峡水库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龙羊峡水库建立于青海省和共盆地内,大坝围堰拦洪期间,于1981年11月23日在坝址附近发生最大震级Ms2.3的小震活动当时坝前壅水高度国39m。1986年11月大坝截流蓄水后约3年半,于1990年4月26日在距库尾约40km处发生Ms7.0级地震,其后至1994年10月发生Ms≥5级地震多次,且有震中逐渐靠近水库的趋势,共和7.0级地震引起了地震界是水库地震研究者的广泛关主,我们根据已发表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20.
阴山地震带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山地震带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条主要地震带,根据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经验,对阴山地震带与鄂尔多斯其他3个边缘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阴山地震带自身地震活动演化、周期性、月分布地震及包头西震情窗口等方面的特征,并对阴山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