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基于图形数据OODBMS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晓琴 《盐湖研究》1999,7(4):76-80
介绍了一种利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和实现的基于图形数据的面向对象数据管理(OODBMS)。讨论了OODBMS的结构和功能,定义了基于图形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式以及对象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的地理遥感信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是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系统建模技术,该文论述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地理遥感信息模型建模的可行性,以面向对象技术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将地理事物分类,抽象成具有一定地理意义的独立因子团(即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和类)。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地理遥感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数据结构以及建模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Atlas 2000的北极地区多媒体电子地图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媒体电子地图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新应用。本文在Atlas2000软件平台下,设计和制作了北极地区多媒体电子地图,对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成工具的开发和电子地图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自然地图集Internet版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包括系统的概念设计、系统开发中的WebGIS技术和策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以及系统维护和更新方案等。本系统从概念设计来看分为服务器端软件模块、浏览器端软件模块、国家自然地图集数据库支持等几个部分。系统开发中采取的WebGIS技术和策略有:兼顾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综合型WebGIS策略,基于Java Applet的 WebGIS浏览器开发技术,基于Map Object(MO)的WebGIS服务器开发技术等3个方面。在系统的主要功能特色方面,本文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科学有序的内容结构、清晰精练并带导航的界面、富有特色的信息查询功能、多重表达的地图可视化效果、一定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制图功能。在系统维护和更新方案上,本文从网络技术、数据更新、功能开发3个方面介绍了计划,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是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系统建模技术。该文论述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地理遥感信息模型建模的可行性 ,以面向对象技术基本理论为指导 ,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将地理事物分类、抽象成具有一定地理意义的独立因子团 (即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和类 )。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地理遥感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数据结构以及建模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理实体的面向对象矢量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模型是GIS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组织、表达、分析、处理和应用的基础。针对基于要素的地理实体矢量描述方法的不足,从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管理角度,提出面向对象矢量模型(OOVM),探讨模型体系结构、空间对象的描述方法和空间数据管理模式。该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将地理实体抽象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并将各空间对象的标识符、属性与方法封装在一起,便于网络环境下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分布式管理。以公司信息管理为例,设计了基于OOVM的分布式空间数据组织过程,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享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与数据库技术、电子地图系统空前发展,已使得它们之间相互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在电子地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多媒体技术表达地理穿梭间信息的趋势.针对地理空间知识和空间关系及人类认知特点,设计建立了基于地理空间语义网络和多媒体表达的电子地图系统,探讨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对应用实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GIS网络分析的动态分段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动态分段技术是GIS网络分析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有效解决基于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问题。该文探讨了动态分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并提出一套基于链—动态结点模型的动态分段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该模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移动地图的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地图应用模式,移动地图的制图模型和应用模式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图。在分析移动地图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移动地图自适应要素的数据模型与组件结构,将自适应要素划分为时空要素、操作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用户要素以及使用环境要素等。移动地图自适应模型的研究可以指导移动地图的设计,实现其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支持地图自适应可视化的用户模型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网络电子地图的自适应可视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自适应用户模型、自适应的数据组织和自适应结构.试验系统主要根据"用图目的"对用户进行划分,建立用户模型;利用地图瓦片技术和背景与热点集成技术,实现了地图瓦片的自适应数据组织以及用户模型支持下的地图自适应可视化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胤汉 《地理研究》1987,6(4):45-53
通过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编制,本文讨论上地类型系列图的制图对象与特点,制图程序与方法,并指出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特性,制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提高旅游地图编制水平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金凯 《地理学报》1995,50(1):51-58
本文是在《北京旅游图集》、《北戴河旅游图》的设计与编制的实践基础上,对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几十种版本的旅游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旅游地图编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地图编制内容更新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图》、《新疆与周边国家导游图》、《丝绸之路图》的编制实践中,结合目前市场上出版发行的十多种旅游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从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区域性旅游地图编制内容更新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数据之一。实际工作中,通常是以1∶1万(1∶2.5万)土地更新调查底图为基础,采用放大编绘法或等大编绘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制作的。总的来说,编绘主要是针对图内的点状要素(三角点、埋石点、高程点)、线状要素(河流、道路、境界等)和面状要素(各类用地)3个方面进行的。通过对点状要素的取舍、线状地物的弯曲、相互关系、移位和地物压盖以及面状地物的地类合并与综合等问题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关系合理的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15.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数据之一。实际工作中,通常是以1:1万(1:2.5万)土地更新调查底图为基础,采用放大编绘法或等大编绘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制作的。总的来说,编绘主要是针对图内的点状要素(三角点、埋石点、高程点)、线状要素(河流、道路、境界等)和面状要素(各类用地)3个方面进行的。通过对点状要素的取舍、线状地物的弯曲、相互关系、移位和地物压盖以及面状地物的地类合并与综合等问题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关系合理的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16.
电子地图是人们进行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与认知的重要载体,而性别差异影响着地图空间认知的结果。该文通过一系列地图认知实验,分析了不同性别在观察地图、认知地图、形成心象地图和表述地图信息过程中的差异。实验表明,男性对空间关系较为敏感,而女性对要素注记、形状、位置及空间面积的认知能力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作者建立和科尔沁典型沙区专题图形库为例,对利用库信息进行沙漠化定量研究的图形方法进行了系列探讨,设计了可用于沙漠化定量研究的专题分析软件,并对该区的沙漠化现状进行了示例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雪龙船实时航迹图中的技术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成果,结合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2004年11月首次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雪龙”船航迹的网上实时跟踪服务。本文详细论述了“实时航迹图”的投影转换原理、图幅坐标与屏幕坐标的映射、航迹线剪裁、网上建立“实时航迹图”及利用可视化组件实现网上“实时航迹图”web应用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颁布了《城镇土地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时至今日,基准地价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已经日臻完善,文章阐明了电子专题地图的制作在基准地价评估中的作用,并以土地定级为主,详细论述了基准地价专题地图的基本属性及实现机制,作者认为基准地价电子地图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当用户提出要求时(如询问地价在某范围的样点),系统即可自动地从地图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样点,并在地图上高亮显示,还可根据多年地价样点的分布变化情况比较分析地价走势,预测未来地价发展情况,揭示其地理,经济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山是我国积雪丰富、雪崩频繁、灾害性雪崩又具明显周期性的山地。作者以雪崩制图的非变化因素(地形形态)为主,提出了中国天山积雪站区雪崩路径分布图与雪崩分带(区划)图,并作了概略说明。这为当地的土地合理利用、山区道路与矿山建设、雪崩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