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三磷酸腺苷(ATP)关联化合物及虾仁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凡纳滨对虾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贮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加热过程中的ATP关联化合物,分析加热前后虾仁的感官品质,以及鱼虾类鲜度指标K值、G值、P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含量呈下降趋势,肌苷酸(IMP)先上升后下降,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上升;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ATP和ADP下降,AMP增长,IMP、HX、HXR先增加后降低。贮藏2 d后的生虾和贮藏3 d后再加热的虾仁均将达到最大感官可接受上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加热前后K值、G值和P值线性增加,但生虾的G值与鲜度的相关性较差,不适宜作为鲜度指标,K值和P值可作为生虾的鲜度指标。加热后的K值、G值、P值与贮藏时间、感官质量评定值(QI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较好,表明K值、G值、P值可以用来表征熟虾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酶L酶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其酶活力变化动力学。【方法】从凡纳滨对虾的肌肉组织提取组织蛋白酶L,研究加热温度(35~60℃)和时间(5~60 min)对其酶活力的影响,采用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酶活力的变化过程。【结果】在35℃组织蛋白酶L的酶活力变化适合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而在40~60℃组织蛋白酶L的酶活力变化适合用两阶段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酶L存在敏感型和稳定型两种同工酶,敏感型的Z_(T,L)和E_(a,L)分别为158.7℃和5.5k J/mol,稳定型的Z_(T, s)和E_(a, s)分别为71.9℃和12 kJ/mol。【结论】加热处理可以使组织蛋白酶L发生变性而失活,采用合理的加热温度和速度可以降低组织蛋白酶L引起的凝胶劣化。  相似文献   

3.
从溶藻弧菌中提取肽聚糖,以0.05、0.1、0.15 mg/mL 3种浓度为注射凡纳滨对虾后,测定血淋巴中的血细胞数目、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和虾青素的含量,探讨溶藻弧菌肽聚糖对凡纳滨对虾虾青素含量、免疫指标、免疫保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溶藻弧菌肽聚糖都对血清中的血细胞数目、PO、SOD、NOS活性影响显著(p值﹤0.05),对虾青素的含量影响极显著(p值﹤0.01);虾青素的含量与血细胞数目、PO、NOS活性变化趋势无明显的相似性,与SOD活性变化有相似的变化趋势;0.05 mg/mL组的免疫保护率为40%,0.1 mg/mL组为53.33%,0.15 mg/mL组为66.67%。溶藻弧菌肽聚糖可有效地增强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力,提高对溶藻弧菌的抗病力,虾青素含量与SOD活性的高低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红体色的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方法】利用色差仪分别测定背部、腹部和尾部皮肤的体色值,用形态学观察、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等方法分析色素细胞组成、分布和数量特征,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研究类胡萝卜素和体色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红鳍笛鲷体表的红色素细胞显著多于黑色素细胞(P <0.001),且从背部向腹部逐渐减少,红体色受到黑色素细胞分布的影响;皮肤和视网膜是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沉积部位,皮肤中类胡萝卜素以脂肪酸结合的形式存在,其中红色类胡萝卜素主要有虾青素、角黄素和β-柠乌素等3种,虾青素和角黄素含量与红色素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建议在饲料中补充虾青素和角黄素以提升红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添加芒果粉对真空油炸面包虾裹浆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作为对照,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流变学特性;以裹涂率、油脂含量、水分含量、色泽及质构特性为考察指标,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对真空油炸面包虾品质的影响;以最佳芒果粉添加量的真空油炸面包虾为研究对象,测定外裹层黄酮物质含量,并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配方的裹浆均表现为触变性,呈现剪切稀化特性,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并符合幂率流体,芒果粉可显著提升裹浆的黏度;芒果粉可显著增大面包虾裹涂率,改善产品质构和色泽特性,降低产品油脂含量并提升其水分含量(P <0.05)。当芒果粉添加量从10%增加到30%时,面包虾产品油脂质量分数从24.84%降低到20.58%,产品的脆性和色泽中的亮度值(L*)、黄度值(b*)均得到了显著提升(P <0.05)。当小麦粉质量分数66%、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4%、芒果粉质量分数30%时,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的各项品质最佳;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质量分数为(46.75±2.87)mg/100g,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方面都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芒果粉可提升裹浆黏度,改善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品质,其外裹层较强的抗氧化性对于真空油炸裹涂制品延长货架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extract,R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方法】分别用质量分数2.0%(RE1)、4.0%(RE2)与6.0%(RE3)迷迭香提取物溶液浸渍样品,以无菌水浸渍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每2 d对各组样品测定一次,指标包括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理化性质[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硬度、弹性]、蛋白特性(总巯基含量与内源荧光强度)、色差、黑变指数与感官分析。【结果与结论】相较于对照组,迷迭香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减缓pH值、TVB-N值与TBA值的上升速度,保持良好的硬度与弹性值,降低其蛋白质氧化速率,维持贮藏期间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性,并保持其体表色泽的稳定。其中,以浸渍质量分数4.0%迷迭香提取物保鲜作用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凡纳滨对虾经该浓度迷迭香提取物浸渍处理后,能使其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蛋白棉粕(High-protein cottonseed meal,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6.25%、9.375%、12.5%、18.75%的HPCM,分别替代饲料中质量分数0%、20%、30%、40%、50%和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0.38±0.01)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HPCM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和40%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料系数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水平高于40%替代组时,蛋白质效率降低(P0.05);对凡纳滨对虾全虾体成分含量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中的水分、粗脂肪含量有升高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粗灰分有降低趋势(P0.05);HPCM替代鱼粉对血清酚氧化酶(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毒试验表明,随着HPCM替代鱼粉比例及攻毒时间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以对虾增重率为判据,在鱼粉质量分数为25%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HPCM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37.4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中丁香酚的残留和消除规律,保障水产品丁香酚麻醉运输安全。【方法】通过低浓度长时(50 mg/L 10 h)麻醉和高浓度短时麻醉(180 mg/L 8 min)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凡纳滨对虾进行药浴麻醉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丁香酚的残留量。【结果】残留实验中,肌肉中丁香酚的残留量最高,虾头其次,肝胰腺中最低。采用低浓度长时麻醉凡纳滨对虾后,肌肉、虾头、肝胰腺中丁香酚残留量分别在1 h、8 h、1 h时达到最高峰,而高浓度短时麻醉的残留量始终低于低浓度长时间麻醉。消除实验中,肝胰腺中丁香酚的消除速率最快,肌肉其次,虾头中最慢。采用低浓度长时麻醉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丁香酚残留量在4 h内从药峰值Cmax 11.420μg/kg迅速消除,而虾头和肌肉在8 h内消除,最高峰Cmax分别为1.853μg/kg和11.610μg/kg。采用高浓度短时麻醉凡纳滨对虾并重复麻醉,肌肉和肝胰腺中的丁香酚含量从药峰值消除至0.800μg/kg需要4h,而虾头需要12h。【结论】残留实验中,低浓度长时麻醉凡纳滨对虾,残留量出现双峰现象,而后随着时间增加逐渐减少;高浓度短时麻醉凡纳滨对虾,丁香酚的残留在各组织中从最高残留量急剧下降。消除实验中,残留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相应条件下建议丁香酚的休药期不少于48 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无水保活流通过程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响应急冷(acute cold,AC)与空气暴露(waterless duration,WD)联合胁迫的生理代谢调节规律。【方法】研究模拟产业运输实际,分析联合胁迫(AC+WD)进程中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肝胰腺典型生化指标,以及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C胁迫后,凡纳滨对虾生理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含量由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的(326.90±4.61)pg/mL显著增加到AC组的(427.16±7.92)pg/mL(P<0.05),AC+WD组则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在联合胁迫6 h后达到最大值(26.31±1.05)mg/dL,乳酸在9 h达到峰值(7.90±0.11)mmol/L。AC及AC+WD组中血蓝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含量较NC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胁迫时间依赖性下降。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并在9 h达到峰值。以上生化指标在胁迫复苏组有所恢复,表明AC+WD双重胁迫引起凡纳滨对虾物质代谢紊乱,复苏后机体生理应激和代谢系统发生一系列代偿性调节,且胁迫进程中肝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特征进一步解释了凡纳滨对虾响应环境联合胁迫的结构基础。【结论】无水保活流通过程中双重胁迫时间依赖性改变凡纳滨对虾生理应激水平和物质代谢,在9 h时可明显造成肝胰腺组织结构损伤,进而影响机体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五倍子(Galla chinensis,GC)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0%(对照组)、0.02%(GC2)和0.04%的五倍子(GC4),配制成3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3组初始体质量(0.40±0.00)g的幼虾56 d,测定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相关指标。【结果】GC添加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添加组全虾体粗蛋白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GC添加量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下降,且GC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添加组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两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石斑鱼加工副产物的生物价值,对石斑鱼头中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与功能性质分析。【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头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法,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酶解产物经不同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对分离各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石斑鱼头酶解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是: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在pH 7.0,酶解温度为45℃、底物质量浓度300mg/mL下酶解4.5h,得到的石斑鱼头粗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20.27±1.28)%。分子质量3 ku的酶解产物(EHH-1)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18±1.17)%,抗氧化活性最显著,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35、4.60、0.46 mg/mL;在pH4.0~8.0之间均具有较好溶解性,氮溶指数达到(75.08~87.50)%,热稳定性达到(70.00~82.00)%,乳化活性为(23.52~37.45)m~2/g。【结论】石斑鱼头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的超滤级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良好的功能性质,在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加工领域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水体中引入不同浓度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检测主要水质因子,测定凡纳滨对虾对主要环境因子抗逆性,研究微藻对水质和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牟氏角毛藻可明显改善对虾育苗水体的水质,提高幼虾的抗逆性(P<0.05)。牟氏角毛藻浓度为0.6×108~1×108/L时,实验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37.29%~46.32%,亚硝酸氮含量降低48.65%~62.70%,化学耗氧量(COD)值降低9.99%~12.19%;实验组育苗成活率达78.7%~84.0%,对照组育苗成活率46.0%;在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氢、甲醛抗逆性实验中,实验组幼虾成活率分别为75%~80%、75%、75%~85%、65%~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虾夷扇贝(Mizuhopectenyessoensis)内脏团中镉的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镉暴露后与镉胁迫相关的基因在内脏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人为添加镉的方法使虾夷扇贝进行镉暴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织中镉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在虾夷扇贝内脏团中的表达。【结果】虾夷扇贝内脏团比其他组织富集了更多的镉(P=0.004),在含400μg/L Cd海水中暴露7 d和10 d后,扇贝内脏团中的Cd质量分数由62μg/g(干基)分别增加到180和217μg/g(干基);内脏团中抗氧化酶CAT、SOD和GPx以及热休克蛋白HSP70在200μg/L Cd暴露7 d后的基因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 0.05)。【结论】内脏团是虾夷扇贝富集镉的重要组织,内脏团中CAT、SOD、GPx和HSP70对扇贝镉的防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蛋白进行蛋白酶解和膜分离,得到分子质量100~3 000 u(F1)、3 000~10 000 u(F2)和大于10 000 u(F3)的多肽组分。在生化水平上测定各组分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细胞水平上,以H2O2对Caco-2细胞的毒性及细胞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为检测指标,筛选最适浓度的H2O2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在建立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蛋白多肽F1对氧化应激损伤细胞的修复功能。结果表明:组分F1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56.03±0.14、86.26±0.32、38.34±1.70、54.85±0.75;100μmol/L的H2O2对细胞毒性作用较小,并可降低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丙二醛(MDA)的含量,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选择H2O2浓度为100μmol/L;在该模型条件下,F1对受损的Caco-2细胞中抗氧化体系中的GSH-Px、T-SOD、POD的活性和MDA、GSH的含量有一定恢复作用,可调节细胞中失衡的抗氧化体系。远东拟沙丁鱼多肽FI对细胞氧化应激受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结合迷迭香提取物(RE)-柠檬酸(CA)复合保鲜剂处理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冷藏期间蛋白特性变化影响,探讨此法用于虾类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将样品分别经SAEW、质量分数4%RE+质量分数1%CA(RC)、SAEW结合RC(SAEW+RC)和无菌水(CK)处理10 min后,自然沥干15 min,装入PE保鲜袋于(4±1)℃冰箱中保藏,每2 d测定样品的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化学键、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与内源荧光强度(IFI)等指标,并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复合处理能延缓凡纳滨对虾贮藏期间pH与TVB-N值的升高,抑制总巯基含量下降,CK、RC、SAEW与SAEW+RC组样品的Ca2+-ATPase活力分别由初始0.16、0.17、0.17与0.17μmol/(mg·min)降至0.12、0.13、0.12与0.14μmol/(mg·min),MFI值较初始值上升1.88、1.73、1.76和1.54倍,可见SAEW+RC对延缓Ca2+-ATPase活性下降与MFI值的上升有较好作用。同时,SAEW+RC处理还能减缓蛋白质分解、氧化和变性,保持蛋白质化学键与IFI值的相对稳定。【结论】微酸性电解水结合复合保鲜剂处理能较好抑制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的蛋白质氧化分解,延缓其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度对不同规格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耗氧量和排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生态学方法,测定7种盐度下(21、24、27、30、33、36和40)3种规格[干质量(1.53±0.14)、(1.11±0.23)和(0.68±0.20)g]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1)盐度在21~36时,耗氧率随着盐度的上升而增大;盐度为36时,3种规格九孔鲍的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大于36时,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九孔鲍的耗氧率(R_O)与软体部干质量(m)的回归关系符合幂函数:R_O=a m~(-b),其中a的波动范围在0.412~1.216之间,平均值为0.818±0.286;b的波动范围在0.311~0.546之间,平均值为0.446±0.074;(2)排氨率在实验盐度范围内呈持续升高趋势,排氨率(R_N)与软体部干质量(m)的回归关系符合幂函数:R_N=c m~(-d),其中c的波动范围在0.174~0.621之间,平均值为0.330±0.154;d的波动范围在0.439~0.668之间,平均值为0.521±0.084;(3)相同盐度下,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干质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P <0.05),且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干质量均符合R=a m~(-b)模型;(4)九孔鲍的规格对O/N比值影响不显著(P> 0.05),当盐度为40时,O/N值显著降低。【结论】盐度、规格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对九孔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