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军曹鱼在急性低氧应激时肝脏代谢机能状态变化。【方法】测定急性低氧胁迫前后肝脏氧化应激指标、能量利用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1)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降低,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脂质过氧化物(L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略有降低,与胁迫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糖原(LG)含量、ATP酶活性均下降,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 0.01)。3)急性低氧胁迫后,军曹鱼肝脏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均升高,与胁迫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急性低氧胁迫对军曹鱼幼鱼肝脏组织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肝脏氧化应激、能量利用及糖代谢相关指标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氧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抗氧化、免疫能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幼鱼于(2.98±0.40) mg/L的低溶氧条件下养殖1周,分别测定其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免疫相关酶活力以及能量供应物质。【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幼鱼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后逐渐下降(P 0.05),肌肉组织SOD活力呈波动上升趋势(P 0.05),肝脏和肌肉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肝脏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先降(P0.05)后升至正常水平,肌肉组织CAT活力先升(P 0.05)后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先降后升高(P 0.05),随后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P 0.05),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先显著上升(P 0.05),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 0.05);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显著升高(P0.05),之后呈降低趋势;肝糖原在低氧胁迫后呈先下降(P 0.05),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 0.05),肌糖原各时间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军曹鱼幼鱼在低氧胁迫后发生氧化损伤,刺激自身免疫系统,通过调整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代谢的方式提高其适应低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保活运输中低氧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诱导体质量为(498.2±27.3)g的杂交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并放置在溶解氧为(1.74±0.21)mg·L?1的低氧环境下,低氧胁迫0、6、12、24、48、72 h后,取样测定血清应激指标,肌肉、肝脏、鳃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肌肉、肝脏能量利用指标。【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杂交石斑鱼血糖含量在胁迫6 h时最大,72 h时恢复胁迫前水平;皮质醇含量在胁迫过程均显著高于胁迫前;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肝脏、鳃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肌肉、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鳃CAT活性在胁迫12、72 h显著低于胁迫前;肌肉、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增加,鳃MDA含量先降后升;肌肉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胁迫12 h达到最大值,肝脏GSH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鳃中GSH含量在12 h时显著高于胁迫前,之后逐渐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肌肉、肝脏、鳃中均呈上升的趋势;肌肉和肝脏中糖原的含量显著减少,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增加,肝脏LDH先降后升。显著性水平均为0.05。【结论】低氧胁迫会刺激珍珠龙胆石斑鱼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体内正常的氧化应激系统,并对不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在以豆粕、酪蛋白、鱼粉(质量分数分别为33%、17%、15%)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5%和2.0%的胆固醇,制成6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为(24.00±0.19)g的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8周,研究胆固醇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水平胆固醇对军曹鱼生长有改善作用,而高水平胆固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增重率(WGR)(P0.05)、成活率(SR)(P0.05)、饲料系数(FCR)(P0.05)在0.4%组较佳,随添加量的增加,各组幼鱼有增重率、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大趋势。幼鱼肝体比、脏体比、肝脏病变率有增大趋势。添加胆固醇后,全鱼、肝脏和肌肉中粗脂肪0-0.4%组有上升趋势,0.4%-2.0%组有下降趋势;鱼体粗蛋白有上升趋势,肝脏中胆固醇有先降后升趋势,但水分和灰分的变化不大(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有上升趋势。肝脏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有先升后降趋势。在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少量胆固醇(0.4%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军曹鱼幼鱼生长,影响机体脂代谢,但过多添加会抑制生长,并造成肝脏病变。以SR为判据,饲料中军曹鱼对胆固醇最适需要量为0.56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按1.0×10~8、3.0×10~8、5.0×10~8cfu/g单独喷洒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两种菌,制作6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10.66±0.09)g的健康军曹鱼幼鱼10周,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测定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乳酸菌组幼鱼饵料系数降低(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添加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整体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在3.0×10~8cfu/g乳酸杆菌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组的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乳酸菌添加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MA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以喷洒方式在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显著提高军曹鱼的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效果与添加量和添加乳酸菌种类有关,乳酸杆菌对军曹鱼的相关作用效果优于粪肠球菌,以3.0×10~8cfu/g乳酸杆菌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CO2麻醉协同低温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影响,延长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保活时间。【方法】研究保活过程中CO2质量浓度、麻醉时间、麻醉温度和鱼质量水比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时长的影响;在最佳麻醉保活条件下,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及肝脏氧化应激指标及代谢指标。【结果】卵形鲳鲹在16℃、100 mg/L CO2水溶液中麻醉3 min其麻醉效果最佳。在15℃低温下进行有水保活,鱼水质量比为2∶1,存活时间最长,为(359±2)min,此条件下复苏率达100%。经过CO2麻醉协同低温有水保活后的卵形鲳鲹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上升,血糖含量下降。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乳酸(LD)和糖原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肝脏中的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CAT活性和LD的含量上升,MDA和糖原的含量下降。【结论】CO2协同低温有水对卵形鲳鲹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保活运输。在保活过程中卵形鲳鲹通过提升能量代谢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应答环境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形鲳鲹保活过程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姜黄素(50 mg/kg)、复方中草药Ⅰ(板蓝根、大黄,5 g/kg)、复方中草药Ⅱ(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5 g/kg)、复方中草药Ⅲ(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5 g/kg),连续饲喂初始体质量(19.53±5) g大口黑鲈幼鱼60d,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2次。【结果】饲料中添加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Ⅱ显著提高血浆SOD活性(P0.05),复方中草药Ⅲ显著增高肝脏中脂肪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不造成不利影响,复方中草药Ⅱ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但复方中草药Ⅲ会加大幼鱼肝脏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免疫功能及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红枣提取物、山药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1混合,分别按质量分数0(对照)、0.3%、0.6%和1.2%添加到虹鳟基础饲料中,饲喂体长7.6~8.9 cm的虹鳟幼鱼56 d。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对幼鱼进行攻毒试验(5.48×106 cfu/尾),4 d后,取其肝脏和肠道,测定肝脏的生理生化指标,用半定量PCR及荧光定量PCR测定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溶菌酶(LZM)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0.6%剂量组的丙二醛(MDA)极显著降低(P<0.01),而SOD无显著差异(P>0.05);各复方中草药组肠道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1.2%剂量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0.3%和0.6%剂量组的补体3(C3)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红枣+山药+黄芪)可提高感染副溶血弧菌的虹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军曹鱼幼鱼生长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对军曹鱼幼鱼肌肉抗氧化酶比活力的影响。温度设3个水平(26、29、32),盐度设4个水平(11、19、27、35),两个因素按其各自水平共产生12种组合。军曹鱼幼鱼在玻璃钢水槽内养殖20d后取样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比活力。结果表明:盐度因子诱导了军曹鱼的抗氧化应激反应,抗氧化酶活力随盐度降低而升高,SOD、CAT和GPX比活力分别从35时的17.74±3.38、19.44±2.66和13.70±2.99U/mg上升到11时的30.14±1.76、35.63±10.59和17.44±4.32U/mg;温度、盐度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SOD和CAT比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对GPX比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而盐度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GPX比活力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醛溶液、敌百虫和二氧化氯对金钱鱼幼鱼的安全浓度。【方法】在水温24.2~27.6℃、p H7.6~7.9、盐度8.8~10.3的条件下,进行甲醛溶液、敌百虫和二氧化氯对金钱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甲醛溶液对金钱鱼幼鱼的24 h、48 h半致死浓度(24 h TL50、48 h TL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13.26、183.23、40.58mg/L;敌百虫对金钱鱼幼鱼的24 hTL50、48 hTL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46、1.15、0.22 mg/L;二氧化氯对金钱鱼幼鱼的24 hTL50、48 hTL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8.30、18.05、5.27 mg/L。金钱鱼幼鱼对甲醛溶液、敌百虫和二氧化氯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敌百虫、二氧化氯、甲醛溶液。  相似文献   

11.
配制全鱼粉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10%豆柏饲料(用豆柏蛋白10%鱼粉)、20%豆柏饲料(用豆柏蛋白20%鱼粉)等3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体质量21.34± 1.54g的幼鱼24 d,研究饲料中豆柏蛋白含量对 军曹鱼幼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各饲料组军曹鱼δ13C逐渐上升,δ15N逐渐下降,虽然δ13C和δ15N变化速度上有差异,但除20%豆柏饲料组肌肉的δ15N外,其他各饲料组肌肉和 全鱼在实验结束时均已与饲料达到同位素平衡;军曹鱼肌肉和全鱼的△13^C和△15^N值均随饲料中豆柏蛋白含量 的增加而加大,△13C从4.19‰增加到5.04‰, △15N从0.18‰。增加到 2.20‰,军警鱼金鱼和肌肉的△13C和△15N 相似,但在同位素值变化速度上有差异,因此,在进行生态学营养级研究(长时间尺度)时,肌肉可以代表军警鱼的同位素特征,而在进行生理学研究(短时间尺度)时,肌肉的同位素变化则不能代表军警鱼的同位素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鲤(Cyprinus carpio)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为筛选治疗鱼类肝脏综合征的绿色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60、120、240 mg/kg姜黄素,制备4种等氮、等能饲料。试验设5组,阴性对照组注射橄榄油,饲喂基础饲料,阳性对照组和各姜黄素组注射体积分数15%的CCl_4溶液,分别以添加0、60、120、240 mg/kg姜黄素饲料饲喂14 d,测定各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血浆总蛋白(TP)含量,总能氧化能力(T-AOC),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肝细胞核相关转录因子2(Nrf2)含量等指标,并对各组肝脏细胞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姜黄素对鲤肝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在四氯化碳诱导初期,阳性对照组,60、120、240 mg/kg姜黄素组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各姜黄素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20 mg/kg组的GPT、GOT活力和MDA含量以及240mg/kg组的GPT活力差异显著(P0.05);TP含量,T-AOC、SOD、GSH-Px活力,GSH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PT和GOT等相反,且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120mg/kg组的T-AOC、SOD、GSH-Px活力和TP、GSH含量以及240 mg/kg组的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P 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 0.05);肝脏组织切片显示,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一定程度上修复鲤鱼幼鱼的肝脏损伤,且以120 mg/kg组效果最佳;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可提高鲤鱼肝脏Nrf2 mRNA表达量,促使Nrf2由肝细胞质转至细胞核中。【结论】姜黄素可通过介导Nrf2提高鲤鱼相关抗氧化酶的活力,对鱼体的肝脏损伤进行修复。当姜黄素的添加水平为120 mg/kg时,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最强,对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以精制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配制质量分数0.48%、0.97%、1.50%和1.97%等4种不同水平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的饲料,并饲喂斜带石斑鱼幼鱼50 d,研究不同水平n-3 HUFA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幼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n-3 HUFA水平对实验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为参考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n-3 HUFA的适宜需要量(质量分数)为1.27%~1.42%;各实验组的鱼体肥满度不受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影响,保持在1.4左右;内脏比与肝体比随饲料中n-3 HUFA水平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各实验组鱼体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不受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影响,肌肉中的n-3 HUFA随饲料n-3 HUFA水平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丁香酚在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体内的代谢特点。【方法】通过麻醉效果实验确定适宜的麻醉浓度;于15、25℃水温条件下,将斜带髭鲷在适宜浓度的丁香酚溶液中药浴麻醉8 h,转入海水中复苏;采用GC-MS/MS法测定在麻醉和复苏过程鱼体血浆、肌肉、肝脏中丁香酚浓度,依欧洲药品管理局的动物可食用组织休药期指南计算休药期。【结果与结论】用于麻醉运输斜带髭鲷的丁香酚适宜质量浓度为7.5 mg/L。药浴温度为15℃时,血浆、肌肉、肝脏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3.0、5.0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9.82、37.58、160.07 mg/kg;药浴温度为25℃时,血浆、肌肉、肝脏tmax分别为1.5、2.0、5.0 h,Cmax分别为12.75、46.80、185.20 mg/kg。在复苏过程中,鱼体丁香酚消除符合二室模型。15℃条件下,血浆、肌肉、肝脏中丁香酚平均驻留时间MRT(0-t)分别为6.464、4.001、6.670 h;25℃条件下,MRT(0-t)分别为6.076、3.756、5.791 h。丁香酚休药期为3 d。【结论】丁香酚在斜带髭鲷体内蓄积和消除速度快,经长时间丁香酚麻醉,丁香酚在鱼体内保持长时间低浓度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饲料不同钙、磷添加水平对大规格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钙、磷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采用双因素设计,在钙添加水平为0%、0.5%、1%的条件下,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4%、0.8%、1.2%、1.6%的磷,配制15种不同钙磷水平的实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1.5±0.32)g的对虾8周。【结果】1)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系数(FCR)(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存活率(SR)(P0.05)。饲料磷水平及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对虾的WGR、SGR、PER、FCR和SR(P0.01)。2)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粗蛋白(CP)、粗脂肪(CL),肌肉CL和粗灰分(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的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CP,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全虾CL、CA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及肌肉CP、CL、CA的含量(P0.01)。3)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的活性及无机磷(IP)的含量(P0.01)。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IP的含量(P0.05)。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AKP、PO的活性(P0.01);显著地影响对虾血清TG、Ca~(2+)的含量(P0.05)。4)饲料钙水平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钙含量、虾壳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肌肉磷含量、虾壳钙含量(P0.05)。饲料磷水平极显著影响对虾的全虾、肌肉、虾壳的钙磷含量(P0.01)。饲料钙水平与磷水平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全虾钙磷含量,肌肉和虾壳的磷含量(P0.01);显著影响对虾的肌肉和虾壳的钙含量(P0.05)。【结论】以SGR为判断依据,大规格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5%的钙(总钙质量分数2.15%)和1.08%的磷(总磷质量分数2.56%)时,SGR最大。  相似文献   

16.
军曹鱼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军曹鱼的几种组织 (脑、心肌、肾、肌肉、性腺、肝、血液、胰、脾 )的 5种同工酶 (LDH、MDH、ME、POD和EST)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5种同工酶在军曹鱼中都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这些特异性与其组织特定生理功能相关。与其他硬骨鱼类相比 ,军曹鱼的酶谱简单得多 ,这可能与其种属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禁食暂养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生理响应的影响,为卵形鲳鲹的保活运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测定暂养过程中水体的总氨氮和pH值、卵形鲳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肌肉氧化应激指标等的变化,分析确定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禁食暂养条件。【结果与结论】禁食暂养过程中,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水体总氨氮含量与pH值显著上升,但在禁食暂养时间为6 h时,其总氨氮质量浓度为3.22 mg/L和pH值为7.80;禁食暂养6 h可以降低或减少卵形鲳鲹的应激,使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皮质醇(Cortisol)、血糖(GLU)、尿素氮(BUN)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2785.53 U/L、19.04 U/L、158.72 ng/mL、2.98 mmol/L、4.35 mmol/L和4.96 mmol/L;同时减轻了应激带来的肌肉组织氧化损失,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6.34 U/L和5.86 mmol/L;卵形鲳鲹适宜的暂养条件为在鱼水比m鱼∶m水=1∶20和(25±1)℃的洁净海水中暂养6 h。  相似文献   

18.
以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5.77%、7.71%、8.93%、11.89%、13.75%、16.42%的饲料饲喂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幼鱼56 d,测定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并对其肝脏、肠及肌肉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77%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的最高值出现在8.93%组,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大于8.93%的实验组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且显著低于8.93%组;5.77%、7.71%、8.93%组呈增加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峰值出现在13.75%组,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组织学观察表明,5.77%、7.71%、8.93%组,虽然肝脏也有脂肪空泡存在,但是肝脏、肠和肌肉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病变现象;11.89%、13.75%、16.42%组的肝脏、肠和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现象,各组间差别明显。由此认为,脂肪水平为8.93%组,抗氧化酶活力最高,该脂肪水平下的饲料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代谢最有利,组织结构完整无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厚壳贻贝活性肽(Mytilus coruscus peptides,MCP)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5只C57BL/6小鼠平均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无水乙醇EtOH)、阳性组(EtOH+50 mg/kg水飞蓟素)、MCP低剂量组(EtOH+200 mg/kg MCP)和高剂量组(EtOH+400 mg/kg MCP)。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喂养C57BL/6小鼠3周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炎因子水平,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和脂肪堆积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结果】MCP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降低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的含量(P <0.05);减少肝脏脂肪空泡,增加结肠杯状细胞,恢复了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