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锂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进口依赖严重的背景下,对中国锂资源安全进行评估与预警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以资源禀赋、进口安全、市场风险和地缘政治为一级指标的中国锂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常权和变权模型对2009—2021年中国锂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采用ARIMA-BP组合模型对2022—2035年中国锂资源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发现,(1)进口依赖度、进口集中度和运输通道风险对锂资源安全的影响最大;(2)2009—2021年中国锂资源安全等级由黄色—基本安全等级波动下降至橙色—不安全等级,资源禀赋和进口安全是导致锂资源安全等级较低的主要原因;(3)2022—2035年中国锂资源安全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除2026年处于黄色—基本安全等级外,其余年份均处于橙色—不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2.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锌是一种仅次于铜和铝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材料,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锌资源国,第一大消费国、生产国和进口国,锌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中国锌矿资源供需格局,目的是为了掌握国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未来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最新数据资料,在系统梳理全球锌矿资源储量、产量、生产商以及消费等供需格局的情况下,建立3大开发利用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客观分析了中国锌矿资源形势.长期而言,全球锌矿资源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紧缺状态,中国锌矿资源形势存在生产集中度小、锌储采比低以及锌产品进口集中度高等3大特点,从而说明中国锌资源未来形势并不乐观,需加大资源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5.
石墨是战略性矿产,是支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收集石墨储、产、消、贸、价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构建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和市场安全三维供应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资源保障程度、自给率、进口份额占比、进口国家风险、进口国家集中度、进口价格波动指数、价格波动指数7个指标对石墨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市场安全对石墨供应风险影响最大。建议建立大鳞片石墨资源储备制度,实施石墨出口配额制度,以石墨烯技术辐射带动整个石墨产业,打破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术垄断,引领中国石墨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由石墨资源大国向石墨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6.
石墨是战略性矿产,是支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收集石墨储、产、消、贸、价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构建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和市场安全三维供应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资源保障程度、自给率、进口份额占比、进口国家风险、进口国家集中度、进口价格波动指数、价格波动指数7个指标对石墨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市场安全对石墨供应风险影响最大。建议建立大鳞片石墨资源储备制度,实施石墨出口配额制度,以石墨烯技术辐射带动整个石墨产业,打破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术垄断,引领中国石墨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由石墨资源大国向石墨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7.
石墨是战略性矿产,是支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收集石墨储、产、消、贸、价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构建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和市场安全三维供应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资源保障程度、自给率、进口份额占比、进口国家风险、进口国家集中度、进口价格波动指数、价格波动指数7个指标对石墨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市场安全对石墨供应风险影响最大。建议建立大鳞片石墨资源储备制度,实施石墨出口配额制度,以石墨烯技术辐射带动整个石墨产业,打破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术垄断,引领中国石墨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由石墨资源大国向石墨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8.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钾盐是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粮食的"粮食",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据中国钾盐钾肥行业分会统计,我国钾盐表观消费量已从2000年的1000万吨/年,增至2019年的1700万吨/年。尽管目前我国钾盐对外依存度已降至50%左右,但绝对进口量仍在持续增加。国内探明的钾盐矿床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盐湖,钾盐的保有资源/储量,即存量,一直呈负增长态势;预测剩余钾盐存量的可采资源服务年限不超过20年。锂是战略新兴矿产资源,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国内锂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但大量锂盐产品仍依赖于进口;据有关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世界钾盐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森 《中国地质》1998,(1):26-28
一、世界钾盐资源概况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1996年世界钾盐储量84亿吨(K_2O),储量基础170亿吨,资源总量约2500亿吨,世界钾盐储量静态可采年限345年,是世界大宗矿产中储量保证年限最高的矿种。但是,全球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钾盐储量的92%及储量基础的81%集中分布于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和德国,此外美国、泰国等近10个国家拥有少量的钾盐资源。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125亿桶,天然气储量110万亿立方英尺。中国2001年石油进口量的55%来自中东,中东局势紧张,会直接影响中国石油的稳定供应。通过详细分析伊拉克石油资源状况,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其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影响,认为中国在摸清家底,加强国内油气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提高石油地质储量,增加国内生产能力的同时,应积极拓展中亚—俄罗斯、中东—北非和南美石油市场,实现原油进口地区的多元化,以降低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盐湖钾盐资源短缺,导致钾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威胁粮食生产安全。而正长岩型钾资源丰富,K2O品位达8.5%~15.4%,预测资源潜力(K2O)达盐湖钾盐储量的20倍以上。此类矿石钾资源的主要富钾矿物为微斜长石、霞石和白云母,地理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的“秦岭大别正长岩带”和“燕辽阴山正长岩带”。采用电解质溶液热力学软件OLI Analyzer 9.2,对KAlSi3O8-NaOH/KOH/Ca(OH)2-H2O体系相平衡进行模拟,继而对代表性富钾正长岩进行水热碱法分解反应实验,证实K2O溶出率高达85.6%以上。所得硅酸钠钾碱液适于加工多种钾盐或生态型钾肥产品,硅铝组分同时转化为沉淀硅酸钙、钠型/钾型沸石、硅灰石、高岭土等多种工业产品。水热碱法技术的加工过程清洁高效,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相容性良好,可为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中国钾盐工业新体系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铝土矿的储量与产量可供性受价格波动影响明显。本文基于DCF财务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编制2016—2020年中国铝土矿储量、产量与价格关系图,可直观地看到在不同市场价格、不同内部收益率时,2016—2020年中国铝土矿储量和产量供应能力,从而为我国编制铝土矿资源规划。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眼下矿业形势低迷,但未来五年中国铝土矿仍然储量充沛、供应旺盛。已查明保有资源在2016年最大可供储量为31.82亿吨,最大可供产量为6 400万吨,到2020年最大可供储量为28.78亿吨,最大可供产量为7 300万吨。当务之急是合理布局并缩减过剩产能,促使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陈其慎 《地质与勘探》2018,54(6):1091-1098
从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国稳定性、运输通道风险和进口量占世界比例四个指标入手,构建了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2000年至2017年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过去17年,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通过分析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不断提高的原因,研判未来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趋势,提出了提高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一是努力提高核能、太阳能、水电、风能等新能源供应比例,力争到2030年将石油消费量控制在总能源消费的13%以内;二是全力保障中东石油供应安全,持续推进中俄石油资源合作,巩固、提升中亚石油资源供应能力,加强与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的石油合作;三是平衡多渠道来源,到2025年,力争进口来源实现中东1/4,俄罗斯及中亚1/4,美洲1/4,非洲及东南亚等地1/4,真正实现中国石油资源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国家钾盐及硼资源分布规律与开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钾盐和硼矿的需求快速增加。世界钾盐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在参阅大量资料后,初步估算"一带一路"国家地区钾盐资源量(以K2O当量计算)约112×10~8t,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呵叻盆地(含沙空那空盆地)、中亚盆地、死海盆地和涅帕盆地。硼矿资源73%的储量和70%的储量基础分布于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国家中硼资源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国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世界探明硼储量约2.43×10~8t,"一带一路"地区探明硼储量约1.46×10~8t,约占世界探明硼储量的69.5%。对"一带一路"国家钾盐矿和硼矿资源分布做了详细统计,对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介绍了钾盐和硼矿的开发技术,讨论了中国利用境外钾盐及硼资源的首选地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6.
萤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战略性矿产资源,受到各国(地区)的高度重视。由于全球萤石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萤石产品的供需矛盾不断增强,激化了萤石资源进出口之间的竞争。本文主要研究了萤石资源国际贸易,以无机氟化工产业链为切入点,选取酸级萤石、电子级氢氟酸、六氟磷酸锂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2000—2020年全球萤石产品进口竞争网络,分析其格局、演变特征,国家(地区)间竞争特点以及中国萤石产品的竞争状况。结果发现:全球萤石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阶段的累积度分布都遵循幂律分布。竞争强度占比前20%的国家(地区)显示出更直观的集中化趋势。近20年来美国一直是酸级萤石进口竞争的矛盾中心。电子级氢氟酸和六氟磷酸锂的进口竞争网络的核心国家(地区)是不断演变的。建议中国等萤石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地区),合理规划萤石产业,优化萤石资源供需格局、促进萤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依据1990—2020年遥感影像、高程模型、植被、气象等数据,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区划分析,获取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区划。根据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气候因子对全国水平下不同土地类型的碳密度进行修正,获取西部干旱区碳密度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分析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0 a来该研究区以草地退化为主,耕地和荒漠是草地主要转出的类型,其中201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2)研究区碳储量呈现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其中西部阿尔泰山与塔城盆地温带草原亚区和伊犁盆地温带草原亚区由于草地面积较丰富而碳储量较高;(3)1990—2020年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的碳储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引起碳储量净减少1.86×108 t,其中2000年和2020年研究区大量草地转化为荒漠,使土壤碳储量明显下降,固碳潜力有所下降。本次对西北内陆荒漠资源大区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的评估,有助于判断生态系统功能的转化趋势,为生态系统调控和促进该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消耗全球近一半的铜资源.但国内铜矿资源紧缺,产量相对有限,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78%.本文主要从中国铜资源供需形势、进口来源地风险分析、铜资源公司综合竞争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铜资源供应影响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铜资源供应形势,并给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加大国内铜资源的勘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力争保障国内关键产业铜资源的自给;二是加强多边国际合作,降低铜资源的进口集中度;三是给予在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相应的政策和金融支持,积极扩大海外冶炼产能,打通非洲铜资源上下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丽娟  张勃 《冰川冻土》2011,33(5):1169-1175
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及甘肃省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1—2008年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承载状态在2001—2002年呈超载状态,但自2003年以后处于富余状态;甘肃省超载最严重的是临夏,其次是陇南,然后依次是天水、甘南、定西、武威.省会兰州...  相似文献   

20.
全球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为此首次开展了全球油气资源评价的专项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针对不同勘探程度采用不同评价方法,高勘探程度盆地采用发现过程法,中等勘探程度采用主观概率法,低勘探程度采用类比法,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汇总。针对世界不同储量分类体系,采用4类储量增长函数预测了全球到2030年的已知油气田储量增长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采用体积法与类比法,评价了全球重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6个矿种的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仍然巨大,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合作,分享世界油气资源。这是中国首次对全球开展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自主评价的盆地、大区及全球的油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量的分布与特点,指出了未来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油气公司"走出去"和国家制定能源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