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13-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根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及《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改善矿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国土资源部决定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各省(区、市)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信息,对研究区域内因区域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像标志、矿业开发活动影像标志和因矿业开发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像标志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解译标志,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重建及矿山地质环境监督实施工作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黑龙江省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国产高分1号、高分2号、资源3号等卫星数据,以遥感技术为调查手段,开展黑龙江省矿山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获取基础数据,编制综合图件,开展系统研究并提交评价报告,为矿山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提供客观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矿区PRED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内容形成的区域PRED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对区域PRED系统研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矿区PRED系统的基本构型,并对矿区PRED系统研究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低空航摄的矿山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精确识别矿山开发和矿山环境目标、促进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无人机低空航摄获取的矿区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及大场景立体正射影像对,并结合开采沉陷预计下沉等值线,定性与定量分析矿山开发和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建(构)筑物、主要工程设施的影响与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损失及危害等。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同现有的常规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相比,该方法减少了大量外业工作量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速度优势,从而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精细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相似文献   

7.
汪云甲 《测绘学报》2017,46(10):1705-1716
矿区资源开发致使其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监测和分析矿区生态环境各种典型信号和异常已成为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地表形变与沉降、地下煤火与煤矸石山自燃及其他生态要素监测等方面讨论了矿区生态扰动监测研究进展,进行了国内外进展比较及发展趋势展望。由于采动沉陷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高度动态性,单一监测手段难以奏效,将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和矿山物联网相结合,发展矿区生态扰动多源多尺度空天地协同监测与智能感知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煤矿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地质环境问题。以东胜矿区2007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和2012年World View2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提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信息,计算矿山地质环境类型时空数据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转移矩阵等,揭示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时间变化过程;以采矿权为空间单元,通过计算各类矿山地质环境的年均增幅与综合动态度,描述其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东胜矿区开采规模持续扩大,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幅各异,由"污染"(采坑、排土场及积水区)向"治理"(恢复治理区和工业广场)转移的趋势显著;尽管矿区地质环境已得到足够重视,并呈现西北区域恢复治理优于东南区域的特点,但"治理"力度总体上慢于"污染"程度,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矿山空间信息学"--矿山测量的现代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达志 《测绘工程》2006,15(3):1-7,14
近10年来,随着“3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学已发展为“地球空间信息学”。随着现代矿山测量内涵和科技手段的发展,“矿山测量”这一传统名称已显得不确切,建议使用“矿山空间信息学”取代它,以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并在矿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介绍了它的内涵和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分卫星数据对鄂西某磷矿开采集中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要素调查,通过提取矿山环境专题信息,分析调查区内地质灾害集中程度与矿山周边环境,结果表明区内尾矿库、露天采场及周边区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域,高分技术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拥有巨大应用潜力,对构建"和谐矿区,和谐社会",预防矿山环境地质危害及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源的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矿业经济发展与矿区群众增收致富脱节,引发了矿群矛盾,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资源型经济对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仅加剧了能源、资源紧张矛盾,加大了环境压力,也制约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资源的供给和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与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积极探索加强矿区环境保护、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办法,已成为关系矿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资源开发的矿村共建、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共保和资源开发成果的共享进行分析,提出矿村共享资源开发成果新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移动窗口遥感生态指数分析矿区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矿区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前人通过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 RSEI)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得到了有效的结果,但计算遥感生态指数时没有考虑到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区域性的,且矿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会对矿区及其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效应。针对大面积地物类型复杂的研究区域,提出了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移动窗口评价单元的改进生态指数——基于移动窗口的遥感生态指数(moving window-bas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MWRSEI)。结果显示,研究区域MW-RSEI均值为0.522,绿度和湿度对环境起正效应,干度和热度起负效应,其中矿山地貌景观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等级差和等级较差的占整体矿山地貌景观破坏区域面积的85.40%。提出的MW-RSEI符合地理学第一定律,其结果与RSEI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显示了更多的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渐变信息,印证了生态环境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可以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MREIS是矿山测量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MREIS是矿山测量重要的研究方向范爱民邱立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063012)一、概述矿区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其地理空间要素、资源环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内容广泛、综合、复杂、变化迅速。矿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MREIS)运用GPS和遥感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矿山开发遥感调查多是依赖国外影像且监管手段滞后的问题,本文在矿产资源开发遥感调查基础上,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钒钛磁铁矿区为例,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研究了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利用C#语言,研发了矿山开发动态监测系统,提高了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提升了矿山开发监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截至2015年,中央和地方及企业投入超过90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超过80万公顷,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但总体上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粗放开发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矿山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选择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区开展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区划研究。采用SPOT6卫星图像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该矿区的矿山土地压占、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尾矿库分布、矿山恢复治理和矿山开采点等状况;根据建立的矿山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对该矿区遥感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矿区恢复治理区划,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成果数据客观、及时、准确,可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矿山保护治理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同时对促进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多龙矿集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金属资源基地,其金属储量和产量更加重要,如何合理地布置矿山选址更成为了矿山开发的重中之重。以西藏多龙矿集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高分二号和Landsat8等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提取一系列环境因子信息——断裂构造、矿区位置、植被覆盖度、钻孔与探槽、村庄、河道、道路、坡度与高差等,并对解译出来的环境因子信息进行定量化与归一化处理。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的权重系数进行计算,构建研究区矿山选址模型,为绿色矿山开发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杜培军 《测绘学报》2003,32(1):94-94
本论文以空间信息技术在工矿区陆面演变监测与调控中的应用为主线 ,研究了其中的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 ,初步建立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工矿区陆面演变监控技术体系。工矿区陆面演变是以资源开采为原动力的、以地面塌陷及其诱发的人居环境问题为主要形态的生态环境损害现象 ,具有独特的形成机制 ,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明显 ,是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空间 (陆面形态 )与属性 (陆面覆盖 )信息变化是陆面演变的重要表现形式。空间信息获取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除传统的野外实地监测、模型预测方法外 ,数字摄影测量(DPS)、航空遥…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区域空间形态的重要组织形式。如何破解城市群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切入口,通过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的角度,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澳大采取利亚是矿山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不仅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而且注重技术应用。近几年来,不断采取新的举措来促进矿产环境保护,推行矿业可持续发展框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生物多样性补偿,建立“保护库”,以及改进酸性和含金属废水的管理,等等。从世界角度来看,未来世界矿山环境的管理不仅需要建立矿业公司和环境保护组织之间的互信,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信息,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环境保护与矿产开采之间的冲突,寻求多种方法来保护矿山生态环境,而且需要在矿山环境恢复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各种制度。不仅大型矿业公司面对着更脆弱的生态环境恢复的挑战。而且小型矿山、废弃矿山或者“孤立”矿山也面临着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