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英国退休军官孟席斯以前,没有人认为郑和的船队到过美洲大陆, 尽管郑和航海被公认为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行动之一。前两年孟席斯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一书出版,引起了一阵狂飙。著书立说总是要语出惊人才能引起注意,看来孟氏深谙此道,但他提出的一些支离破碎的证据,尤其是一些靠不住的地图, 都被中外学者一一加以批驳。不过孟席斯的主张也有相当的人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斯里兰卡是广袤的印度洋上最惊艳狂放的篇章,那么斯里兰卡南部面朝大海阳光灿烂的加勒古城,则是一幅嘈杂又寂静的画,街头巷尾都能给人意外的美感.精致的门楼、回廊和窗楣铭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旧日的加勒味道 很多年以前,斯里兰卡原住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打鱼生活,加勒也还是一座平常无奇的渔村.15世纪初,热爱航海的葡萄牙人开辟了新航线,并把“新发现”的印度南部、巴西东部以及非洲一些地方占据为殖民地,发展殖民计划.在葡萄牙的诸多航海家中,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被称为“像战士一样为葡萄牙开疆拓土的航海家”.  相似文献   

3.
以白令之名     
刘伉 《地图》2012,(3):134-135
太平洋南北两端的四个边缘海,都是以欧洲几个探险家的姓氏命名的,它们是白令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这几个人以白令最为著名,这几个海也以白令海最为人们所熟知. 白令(Bering Vitus,1681-1741年)原为丹麦航海家,1703年他22岁时,开始在俄国海军中服役.1724年,俄皇彼得大帝命他率领一支探险队,考察亚洲与北美洲是否在陆上相连.这是他领导的第一次堪察加探险.此次探险活动前后持续6年之久.他先于1725年从圣彼得堡出发,横穿西伯利亚,然后渡过鄂霍次克海到堪察加半岛,再横穿半岛抵达东海岸,但未继续前进,即行折回.真正的远航开始于1728年.  相似文献   

4.
海洋测绘事业是随着人类在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英国拥有北海海域面积的46.7%,为欧洲最大的油气生产国。自20世纪90年代北海油气产量达到高峰后,每年新发现油气储量不能弥补成熟油田储量消耗,近年来随着北海油气产量的下降,自2004年英国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  相似文献   

6.
尹菲  尹贡白 《地图》2005,(2):77-78
19世纪.英国有过几次霍乱病大流行。1854年的一次霍乱大流行时,从8月至9月.首都伦敦每天死于霍乱的人都在50人以上。可是病源在何处呢.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7.
大西洋西部著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域,有一处由360多个大小岛屿和礁石组成的群岛——百慕大群岛。该群岛总面积为53.3平方公里,基础是水下死火山。其中百慕大、圣乔治和萨默塞特是三个面祝较大的岛屿。1522年,西班牙航海家胡安·百慕大首次发现这个岛群。1609年英国海军上将圣乔治·萨默斯再次发现这些岛屿。1612年英国首批移民登  相似文献   

8.
南海南部油气资源蕴藏丰富,但开发态势异常复杂。研究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时空变化是分析南海南部油气资源开发态势的基础。本文基于2012—2019年的VIIRS月度夜光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卷积阈值分割结合时序频次统计方法提取了南海南部海域油气开发目标分布,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2012—2019年南海南部海域油气开发活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南部油气开发目标数量逐年增长,由142个增长到199个;2)近海海域油气开发目标数量呈间歇性增长,而远海海域呈持续性增长;3)近海油气开发目标空间分布密度高于远海,但远海空间分布密度增长态势显著;4)各油气盆地内油气开采空间重心正逐步由浅海向深海方向转移。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掌握南海油气开发态势,制定南海油气开发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靖国 《地图》2012,(5):130-131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内陆导向的国家,"缺乏海洋视野"常被认为是中国在近代未能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中国在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对周边海域的探索和开发,沿海地区的民众在长期的航海贸易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东亚、东南亚海域的潮汐、洋流、岛屿、礁滩以及沿岸各地的山川、港口、城邑、补给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随着历史的变迁,走海商贾们所  相似文献   

10.
视点     
《地图》2009,(5)
座头鲸,与人类为友近日,在美国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潜水员碰上了一群座头鲸。在经历了繁殖季节的疯狂追逐和被追逐之后,座头鲸又回复温柔性情,这只雌性的座头鲸甚至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桥梁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海帆 《地图》2004,(5):16-20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曾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又发明了现代炼钢法和作为人造石料的混凝土.使欧美各国相继进入现  相似文献   

12.
龚缨晏 《地图》2005,(5):88-93
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开始率领庞大的舰队远航西洋,在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英国退役军官孟席斯(Gavin Menzies)成了一个名人。因为他在2002年出版了《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一书,提出郑和才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测绘》2000,(3):31-31
(本刊讯)为了推动GIS软件国产化,吉奥公司最近公布了吉奥之星之二次开发工具—GeoMapV1.0的促销活动计划。活动内容为在2000年9月10日至2000年11月10日对GeoMaoV1.0以2000元的优惠价提供一个开发许可,另赠送10个运行许可。  相似文献   

14.
在融媒体环境下,航海地图集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上,在设计思路上体现出新需求。通过回顾航海地图集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了发展脉络,总结了融媒体时代航海地图集的新特征,提出了综合航海地图集的基于层次模型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三维度立方体"的图幅内容设计模式和融媒体海图服务体系。航海地图集与其他类型海洋空间信息服务手段的融合能形成多渠道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5.
刘伉 《地图》2014,(6):134-135
合恩角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岛屿合恩岛上的山甲角,这座岛屿属智利所有。合恩角名扬天下,但它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一说1578年英国航海客弗朗西斯·德雷克首先到此,把它命名为Horn,Horn就是“(岬)角”的意思。但这个说法并不牢靠,很快为另一种说法所代替。有人认为,161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斯蠹顿和雅科夫·勒美尔二人首次航行到这里,发现了此角。他们根据斯豪顿的家乡荷兰北荷兰省Hoorn城的名字予以命名,这有给斯豪顿记功的意思。中译名本来应该按照荷兰语的读音译为“霍伦(角)”。只是荷兰语原名后来被海上势力更强大的英国人转写为Horn,并且冠上一个英语地名通名Cape(岬角),写作Cape Horn,于是CapeHorn行遍天下,而荷兰语原名就隐而不彰了。中译名“合恩角”,就是据英语拼写音译而来的。不过,在西班牙语里(智刊是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它既不叫Hoorn,也不叫Horn,而是叫Hornos,全名Cabode Hornos。按西班牙语的读音,就应该改译为“奥尔诺斯角”。  相似文献   

16.
首先提出了在平面坐标下进行航海雷达同频干扰噪声处理;再采用卷积运算方法和Otsu算法分割航海雷达原始数据中的同频干扰噪声信号;最后应用横向均值运算方法处理同频干扰噪声。这种处理方法在对同频干扰进行降噪处理的同时,保留了含有溢油信息的海浪杂波信号,为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地图》2012,(5):38-49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建立了迄今为止欧亚大陆上最大的帝国。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不论是南宋人,还是罗马人,都清楚听见了蒙古铁骑的蹄音。  相似文献   

18.
《地图》1986,(1)
根据全国“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在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及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协作下,我们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编制了《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该图于1985年6月由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出版,作为向郑和下两洋580周年纪念大会的献礼。《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包括《武备志》卷二百四十的《郑和航海图》原图及新编的《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原图拼接成八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渤海周边地区及营口-潍坊断裂带,收集并统一处理该地区1999年以来的GPS数据,依据最新的观测成果跟踪该区域地壳运动的动态变化;采用块体运动方程计算营口-潍坊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并分析该断裂带的活动性质。结果表明,1999-2010年营口-潍坊断裂带为右旋,2011-2013年为左旋,日本3·11地震使北北东向营口-潍坊断裂带改变了走滑活动性质,反映了3·11地震使华北东部区域应力场有明显地变化,也表明华北地区的构造活动受印度-欧亚碰撞带和太平洋-欧亚板块俯冲带的活动程度制约。日本3·11大地震使本区拉张显著,应变能有一定卸载性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营潍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与规律及区域动力学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连宏亮 《今日国土》2009,(10):45-45
第三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始于2005年.2006年7月上报国务院。当年第149次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后决定暂缓批准.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指标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守住。中国耕地面积从2005年的18.31亿亩,到2020年的18.05亿元.差额只有2600万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