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5,(5):41-42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围绕一个重点: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发挥好地籍的两个作用:实施严格土地管理的基础依据作用和跟踪监测作用;促进三个统一:土地统一登记、土地统一分类、土地统一调查统计;加快四项建设: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土地调查统计与信息系统建设、土地监测体系建设、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建设.   ……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围绕一个重点: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发挥好地籍的两个作用:实施严格土地管理的基础依据作用和跟踪监测作用;促进三个统一:土地统一登记、土地统一分类、土地统一调查统计;加快四项建设: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土地调查统计与信息系统建设、土地监测体系建设、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制度建设。二、工作要点国务院《决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保证土地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利用现代…  相似文献   

3.
经部批准,今天我们在京召开2013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汇总2013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系统总结近年年度变更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变更调查监测工作机制;通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研究加快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进一步部署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工作.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了统一土地分类、统一土地调查、统一土地登记和统一统计制度的要求。如何建立好完善的统计制度,利用土地统计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行业用地情况,参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是摆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课题。笔现就结合廊坊市土地统计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配合国土资源部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型土地统计研究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王永梅  杨传俊  邓南荣 《东北测绘》2012,(8):158-159,163,166
数据库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和基础,文章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要求及《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建立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应用MapGIS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系统和Arc-GIS 9.2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库平台,建设步骤为:资料收集;基数转换;项目用地的布局;计算指标;调整指标;统计非空间数据表。最后以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成果检测软件对数据进行最终的检测,使规划数据库合乎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地籍调查成果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地籍工作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土地管理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地籍调查又是地籍工作的基础,地籍调查成果不仅为土地登记、土地评估提供了法律和科学的依据,而且也对社会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如我市通过90年与94年二次土地详查,经过统计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通讯》2013,(22):18-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机关各司局: 为准确掌握201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部署开展2013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尹鹏程  李钢  黄亮  蔡先娈 《测绘科学》2014,39(11):85-90
基于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理念,依托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构建国土资源全过程全要素监测监管体系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主线.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部分实践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理论,文章基于城乡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组织管理模型,给出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建库模式,并从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国土资源全要素管理体系建立两个方面对基于城乡一体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促进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11,(19):22-3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准确掌握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规定,部署开展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准确掌握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规定,部署开展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土地调查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调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自然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和宁夏土地整治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分析两个系统的管理模式和内容,对土地整治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草地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调查成果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以来土地调查草地数据与林业调查草地数据存在冲突矛盾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土地、草地及林业管理部门使用分类标准和调查数据的差异,并结合广西桂林阳朔县第三次国土调查,着眼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探讨了草地数据的衔接方法,提出新时期开展草地资源调查工作的一些建议,为推进林草调查工作融合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广东省出台《集体建设用地合作权流转管理办法》,一时间经济法律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有的指出:(1)珠三角地区二十年来土地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市场活跃;土地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民因之走上富裕道路:(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照国有土地的管理办法出让、出租,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全面行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3)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者签定有偿使用合同并获取土地收益,从根本上解决了被征地农民与政府的矛盾;(4)国家对某一项工作做出改革决策之前一般先进行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以后全面推开,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不久将在全国实施……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关于“抓紧建立全国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全国重要城市地价水平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精神,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程,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成果已经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更好地为土地供应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服务,部决定自2008年起扩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已经启动,计划开展全国65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近郊区和部分县(市)(见附件1)的1:1万遥感监测。监测成果主要用于辅助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辅助土地变更调查,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现势直观基础图件等。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确保遥感监测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编的土地图集编制的必要性和对以后土地管理和国民经济建设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对我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已经逐步地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最近两年,经过二次土地调查之后,3S技术在建设用地前期勘测定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地籍测绘等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也应当看到,3S技术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土地调查的基本状况,阐述了土地调查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梳理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特色,对城镇土地调查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做出了适当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国土资源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的要求,在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和更新调查工作,搭建起全市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在推进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应用中,坚持“两个并重、三个结合、四个一体化”,构建起成果应用体系,形成了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