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地下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水文地质系统理论,对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深积盖层地下水亚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控制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结合同位素成果分析,认为该亚系统具良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指出了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安国英 《现代地质》2013,27(6):1445
以ETM+遥感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应用遥感技术对喀喇昆仑山温泉地区进行1∶25万图幅的水文地质调查。根据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与前人地质填图结果对比,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重点对新生代地层及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要素等进行解译,编制1∶25万新生代遥感解译图。根据遥感图像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河流、湖泊、泉群、地下水溢出带、湿地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区内地下水形成环境的差异,地下水资源体系可以分为南部河谷冲积层地下水系统和北部内流湖盆地下水系统。总结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认为,南部冲积层储水条件较为优越,且补给充分,其地下水与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北部内流湖盆地区多为湖相沉积,受气象因素制约,山前巨大的冲洪积扇存在丰富的地下水外,地下水资源总体贫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表明,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填图与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可以在青藏高原水文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岩性、岩石结构、地下水径流条件等不同,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差异较大。研究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对掌握水文地质条件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聚类分析对华蓥山地区所取水样进行聚类,取并类距离d=9将22组水样分为5类,聚类结果反映该地区的岩溶水的水化学特征,结合分类能更清楚地掌握该地区同类泉点的补径排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地下系统,其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可能是一个因素群或因素组。这里通过以利州和中兴~玉堂两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划分的不同水文地质亚区,主要含水层的岩性,对两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比较得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是受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岩性及人类活动影响的。从而为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太原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寿全 《地质科学》1990,(2):173-182
本文论述了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的基本思想以及建立水文地质结构系统模型的基本方法。具体研究了山西省太原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岩溶地下水亚系统,并分别建立了三个岩溶地下水亚系统的结构模型,即以多维脉络、三维层络、多层网络这些几何物理模型描述了该区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四维特征;同时,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邹城市双村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卜华 《山东地质》2000,16(1):44-50
以双村岩溶水系统18个代表性水质监测点的最新成果资料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10项评价因子,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模糊9数学理论对该系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的局部地段较差;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由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水文地质系统理论,对柴东地区霍布逊坳陷沉积盖层地下水亚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控制地下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结合同位素成果分析,认为该亚系统具良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而指出了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周文生  刘海燕  芮婷 《地下水》2022,(1):42-44,48
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西缘盐池地区白垩系浅层地下水含水层为目的层,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取样、试验分析,系统整理地下水水化学数据,对该区域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白垩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2-·Cl-、SO42-型,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总体分布规律是分水岭东部溶解...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为了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区含水层特征。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查明含水层的结构、埋深以及流量等参数,探讨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为今后该地区地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修田 《地下水》2008,30(4):24-26
根据地质、水文地质、水动力特征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将豫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分为:漳卫河地下水系统和黄河地下水系统,并进一步划分为7个地下水亚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各地下水系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水质特征和污染程度直接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工业“三废”、地表水体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部分地下水化学指标已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文章综合分析该地区水文地质概况及水质特征,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和人为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世荣 《新疆地质》2002,20(2):130-133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下水动力机制、水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从而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远景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
结合本地区现有水文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福州城区闽江古河道分布区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论述,基本查明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赋存规律、各含水岩组及富水性、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水位动态及水化学特征,为该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供水井施工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也为城市工程建设及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2)
分析地下水潮汐效应对了解滨海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东莞交椅湾地区为例,基于地下水自动化监测数据与潮汐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潮汐变化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影响下的滨海地区承压地下水呈现与其匹配的短周期变化,具有良好相关性,受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下水长周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地下水对潮汐作用的响应时间为10~13 h。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对于合理开发当地地下水资源,提高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研究中,对于研究地下水补给来源、地下水循环等有重要帮助。2014年在张掖盆地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采取了大量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环境同位素样品,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氘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水体和龙首山区水体的氘氧同位素值有明显差异,并导致下游地下水的氘氧同位素值表现出明显差异;(2)从张掖盆地地下水上游至下游,存在深部循环带,并根据同位素的分布划分了张掖盆地不同区域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得出了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6)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尉犁县地下水资源以及解决解决尉犁县的缺水问题,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研究成果,查明研究区含水层的结构及富水性特征、埋深以及流量等参数,探讨地下水补径排情况,并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而为后期该地区地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1-675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州-无锡-常州地区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其可开采资源量十分重要.通过对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浅层地下水划分为4个子区,分析了各子区的特征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并运用GMS软件对全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给定的水位约束条件下,得出该区可持续开采水资源量为10.57×108 m3/a.  相似文献   

20.
在对格尔木新城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借助Visual Modflow软件对格尔木新城规划区地下水渗流场现状、采取不同治水措施后的效果预测及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适应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研究对格尔木新城区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今后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