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后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用水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回顾了河南省平原区以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并通过收集、统计2008—2018年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的监测成果,基于ArcGIS软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量化分区;结合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供水量等资料对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用水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整体逐渐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资源量随降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供水后,2015—2018年平均地下水供水量在地下水资源量中的占比较2008—2014年减少9.55%;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且主要体现在埋深 > 8~12 m范围向埋深 > 4~8 m及≤4 m范围的转变,埋深 > 12~16 m及 > 16~20 m范围在受水前后基本保持不变,埋深 > 20 m的区域范围有所减少;2008—2014年各监测点分布县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供水期间有2/3以上县区浅层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农林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在供水后均有所减小,城乡生活、环境综合用水占比增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恢复及缓解供水矛盾问题等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2)
依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要求,对大唐溧水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结果表明:本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可靠,取用水方案基本合理,取水和退水对区域水资源以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较小,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也比较合理;但本项目各用水环节用水效率有待提高,冷却塔蒸发量、清下水排放量和生活用水定额偏大;针对项目用水特点,提出在实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加强节水管理,改良工艺设备,并实现供水管网并联,以增加供水水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吴盼  赵信文  顾涛  江拓  王旭升  冯雨晴 《中国地质》2021,48(5):1357-1367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水资源现状及其演化规律关系到该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大湾区"9市+2区"近10年的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现状及其协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湾区供水主要依赖地表水,水资源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香港、澳门、深圳(极度缺水)以及广州(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过低。广州、佛山、中山、东莞(>80%)以及深圳(>4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供需压力大。通过归因分析得到大湾区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协同规律:产业结构影响用水结构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控制用水效率。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及其与世界湾区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产业结构理论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大湾区经济持续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大湾区用水效率将提高,人均用水量会逐步降低。同时城市公共用水、生活用水需求量将持续上升,需确保大湾区供水设施,供水量及供水安全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条件的要求,选择了龙潭水库库区内马鞍山建设水源工程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以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适当考虑水库下游乡镇的用水需求。通过对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应急备用水源地表水做为供水水源,满足建设项目用水需求,水源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5)
用水总量的合理控制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通过对临洮县2010年全县用水总量的分析,来判断2015年全县用水总量能否控制在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以内。经分析,2015年,临洮县供水能力将达到38 494.53万m~3,实际需水总量为25 141.876万m~3,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但与省级水行政部门划定的用水总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认为:若要将本县用水总量能控制在已定红线1.37亿m~3之内,在加强区域取水总量控制管理的基础上,需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水权制度,加强总量控制。另外,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占本县全部用水总量的70%,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灌溉用水总量是实现本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首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5)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表径流水量充沛,水资源极为丰富。县城区现有水厂一座,位于坝河南岸古仙洞二级电站前池西侧,设计供水规模1.1万m~3/d,水源为古仙洞一级电站尾水,从古仙洞二级电站前池引水。县区年供水量164.25万m~3,用水总人口5.3万人,面临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压力,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供水规模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用水的需要、供水水源地单一、供水效率低和制水成本较高等问题,现有供水工程已不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应合理利用现有水源,寻找第二水源满足县城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通过对县城周边现有水源进行合理性分析,选择石牛河水源作为平利县县城供水的第二水源地可以解决平利县远期供水需求,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建平县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是否兴建存在不确定性为例,对该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初步分析,拟定两种方案:情景Ⅰ模式为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竣工,供水区以县城为主;情景Ⅱ模式为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未竣工,经过分析,选择情景Ⅰ模式方案一可以有效缓解建平县用水紧张,实现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平衡,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应积极争取上窝铺水库供水工程的早期完成。  相似文献   

8.
以汉石桥湿地引水工程为例,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收集和调查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和供水现状,分析项目需水合理性,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对项目用水的保障程度等,以及项目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干旱特征与抗旱对策及应急供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海丽 《地下水》2005,27(4):232-233
陕西旱灾严重,具有频率高、范围广、季节性强、区域差异明星的特征.应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挖掘现有水源潜力,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社会节约用水,做好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在特别干旱时期实施应急供水,确保城乡生活用水,优先满足重点工业,高新产业和基本农田供水;同时对其他方面实行定时、限量供水.以此保证全社会安全供水、降低旱灾损失.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3)
水量分配是流域和区域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广西南宁大王滩水库为例,对水量分配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在区域水量分配中应充分考虑流域与行政区水资源条件、供用水历史和现状、现状用水户未来用水需求和规划用水户用水需求,结合水库供水能力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与环境用水。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强化水资源的行业配置,切实保障合理用水,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水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地下水在城市供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地下水资源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济南保泉供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振鹏 《中国岩溶》1985,(Z1):22-30
<正>济南泉水众多,喷涌壮观,素有“济南泉水甲天下”之称。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由于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区域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泉城风光大为逊色,同时城市供水也受到威胁。因此,保泉和供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两个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工供水的比例迅速增加,由此产生的耗水不可忽视。传统水文模型在计算耗水时一般只考虑降水产生的蒸发,忽略人工耗用蒸发。为解析城市耗水过程,探究城市耗水机理,在观测城市耗水过程的基础上,划分城市耗水类型,建立城市耗水量计算模型。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采用调查统计、实验监测和模型计算结合的方法,计算该区域2014年的耗水量为820.0 mm,明显高于传统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多年平均值为494.0 mm)。分项结果显示:研究区绿地耗水贡献率为40.58%,建筑体耗水贡献率为38.70%(其中内部人工耗水为31.22%,屋顶截留雨水蒸发为7.48%),硬化地面贡献率为18.32%,水面贡献率为2.40%。结果表明:建筑体内部耗水量不可忽视,是人工用水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耗水量与建筑体层数和居民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开辟区域供水新途径,经过对沿黄地区供水勘察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临黄靠渠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从黄河侧渗补给稳化的角度分析,具备了形成中小型供水水源地的条件,技术可行、经济便利,能够满足该区村镇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需求,是缓解该区供水危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星  毛建国 《安徽地质》2010,20(4):279-28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遭遇特枯水期等极端情况形成的供水危机逐步显现,而我省在应急水源地建设上的滞后,无疑对建立水资源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是十分不利的。从我省17个主要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分析,具备建立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条件。要加强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的研究,查明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联合应急地表水源地,科学地制定供水危机应急预案,以便在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供水危机时,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高淑琴  戴长雷  邓国立 《水文》2008,28(2):30-33
地下水水源地论证是新建和扩建地下水水源地的前提,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论证在关注地下水质量和允许开采量的同时,非常注重水源地含水层开采对水环境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孙吴县热电厂供水水源地为例,从论证目标、约束条件和论证方法等方面对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高寒地区傍河型浅薄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的补给来源在冬季主要为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孙吴县热电厂供水水源地可以满足热电厂正常运转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并且不会对区域水资源和其它用水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童桂华  明思龙 《地下水》2013,(3):119-120,124
通过对慈溪市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预测,按照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其次为工业用水,最后为农业用水的原则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从而提出分质供水、海水利用等定性定量的对策措施。供需平衡分析表明,慈溪市2020年生活用水结余量543万m3,2030年生活用水缺水量为3 639万m3;通过分质供水及海水冲厕等措施,慈溪市未来各水平年生活用水供需基本达到平衡,2020年生活用水结余量2 375万m3,2030年生活用水结余量813万m3。  相似文献   

19.
榆神矿区的供水水源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矿区开发的初期用水可以利用烧变岩地下水,日供水能力约为6万~7万m3/d,中长期供水选择矿区外围的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和洛河组地下水。同时,矿井水可以通过自然下渗后补给地下水,丰富地下水资源,保证矿区开发用水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布式大流域径流模型的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长期的问题,区域人口增加、城市化扩张,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也使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用水危险加剧.采用分布式大流域径流模型(DLBRM)模拟黑河流域水文(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面积128 000 km2)来理解区域的冰川和积雪融化水、地下水、地表水、蒸散发等方面的分布,评估气候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和冰川退缩对中游和下游来水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的大部分产流那源于黑河上游地区的祁连山.模拟1990-2000年黑河河流日流量变化结果认为,黑河中游正义峡给下游的供水为10×108m3,其中地表径流占51%,层间流占49%.中游地区沙土具有较高的蒸腾发能力,近一半的地表水被蒸发掉.模拟实践证明,分布式大流域径流模型可以结合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果,改进流域水文模拟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