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6,(10)
正我国现已有284处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产、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如何围绕这个平台把科普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呢?9月22日下午,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共同举办的地质公园与地学旅游发展专题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召开。多位专家学者、管理者对地质公园与地学旅游发展作了探讨。《地球》记者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2.
《地球》2009,(3):64-65
2007年4月,由姜建军、赵逊、陈安泽主编的《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三集》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编者在文集的附录中特别收录了“1985年旅游地学研究会(筹备)成立大会”上的两份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郭晴 《地球》2010,(5):112-112
1985年4月1至5日,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议下,首届全国旅游地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地质、地理、旅游、园林、规划界的代表130人出席,提交论文86篇。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图结构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综合研究中,处理和解释了沿断面实测的高精度磁测剖面和大范围的航磁资料.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有视磁化率填图、长波磁异常提取、方向滤波和航磁数字图像处理,并反演了地壳磁层的上、下界面深度.依据资料处理结果,对研究区内构造断裂的分布、不同地体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与边界位置及岩浆活动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利用位场模拟方法,得出了代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地壳结构的磁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中国地学大断面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八十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简称GGT)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总结北美洲大陆——海洋断面计划执行十年后的经验为基础,拟定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目的是以统一的格式来编制分布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的200多条断面(最后落实为130余条断面),提供大洋到大陆过渡带、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模式,并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中国岩石圈计划全  相似文献   

6.
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较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把地学情报系统地用于制定公共政策。自从1835年大不列颠地质调查局作为英国的一个政府机构成立以来,世界上出现了150多个国家级的地学情报机构,无论其名称如何不同,但其基本职能则只有两个:①向政府部门提供地学情报和建议;②作为一种基础“公益”,“发布”地学情报。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BGS)推出地学信息服务网页,由此标志其重要服务之一的地学信息服务全面启动。近几十年来,BGS一直在开展相关的地学信息服务,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服务用户并提供解决方案,BGS推出了BGS Informatics。我们对其做一简要介绍。1 BGS地学信息服务能力(1)专业化地管理数字数据和模拟数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2,(1):171-17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地球》杂志是我国唯一一份历史悠久的地质学科普期刊,创刊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出版历史。在地球杂志创刊三十年之际,我首先代表国土资源部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和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ISCAG).该会得到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及联合国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察协调委员会(CCOP)的支持,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热烈响应.出席会议代表5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十八个国家,提交论文250余篇,  相似文献   

10.
新疆305地学断面北段的地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305地学断面研究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不同地质单元的地层、沉积、构造、岩石、变质作用,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岩石圈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以及它们与矿产和石油资源形成及分布的关系(吴乾蕃等,1990)...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2,(3):112-112
认识地球资源,热爱地学科普知识,才能自觉保护地球,珍惜资源。为提高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认知水平,培养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传播地学知识,普及地学文化,让他们从小关心地球、爱护地球;同时,也为了活跃课余生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口才、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比赛中挑战对手,战胜自我。《地球》杂志特举办"地球‘小卫士’青少年地学科普辩论赛"。参赛对象:全国小学五年级以上以及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地学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过程,阐述了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法,提出了当前地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困惑以及走出这些困惑的新思路-全球联合反演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运城地区部分地震遗迹和资料为依据,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和地震记载旅游资源利用的地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地震遗迹景观分复原型、遗址型、残迹型、无损型.地震记载旅游资源有地震碑刻、方志记载等.震迹旅游资源的可观性为奇特性、索知性、文物性.最后提出了开发区域地震遗迹旅游资源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学核心期刊的互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群  王文瑚 《地震地质》1999,21(3):283-284
引言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98)的统计资料,1997年我国地学论文中的国内论文达6401篇,而国际论文仅601篇(以《SCI》、《ISTP》和《EI》计),表明国内发表的论文远高于国际论文;从《中国科学》D辑等重要地学期刊看,所发表的论文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资助项目产生的,其中有不少论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我国地学期刊及其论文的作用,扩大国内外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本文将从文献之间相互引用的角度,对我国地学核心期刊的互引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我国地学研究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的情况,以及各地学期刊在文献交流中的位置与作用。2 互引统计地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引文)是联系各地学期刊的纽带,是互引分析的基础。我们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林被甸等,1996),选择了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科学》D辑、《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13种地学核心期刊(表1),利用有关文献(丁学东,1993;陈江洪,1995)的统计分析方法,将13种期刊的互引关系用引文矩阵的形式展示出来,详见表1。表1中矩阵的行(i)代表第i种期刊引用列(j)中第j种期刊的情况。这里,i,j=1,2  相似文献   

15.
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召开了两个国际会议。来自19个国家的4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挪威、匈牙利、泰国、不丹、南朝鲜、新西兰。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应用型地学人才培养教学中,地学室内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学实践教学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地学实践课促进防震减灾专业群的地学基础建设的地学实践课教学体系构建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会议一般情况国际地学情报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Information)是国际地学情报界最重要的专业会议。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前三次分别于1978年、1982年、1986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召开)。本次会议,即第四届国际地学情报会议于1990年6月24—29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政府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起单位为国际地质科学协会(IUGS)、加拿大地学情报学会(GIS)、澳大利亚地学情报学会、英国地质学会情报专门组。会议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功建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110-120
地球物理在中国地学断面图的编制和综合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地概述了古地磁用于研究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人工地震,特别是反射地震成功地用于研究地壳细结构;大地电磁用于了解壳内和岩石圈地幔的高导层;重、磁、地热,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解决地质问题上均取得了新进展.在综合解释上,研制出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以及研制出在微机上实现数字化等成果.简介了地学断面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最后提出了地学断面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地学文档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与专家知识,缺少关键词支持的地学文档给分类管理、信息检索与共享带来不便.为了发挥大数据技术处理非结构化地学数据优势,本文基于Hadoop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地学文档关键词自动提取算法软件,将各类Word、PDF格式地学文档资料分布式存储在HDFS和HBase中,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自动地读取、解析、处理、计算等.研发了大数据环境下的基于加权、词频的关键词提取算法,以及融合加权与词频两套方法的组合关键词提取算法.使用100余篇期刊论文对算法进行测试并与作者关键词对比,结果表明组合算法提取的复合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地学类关键词命中率,有的甚至可达100%,其计算效率大大优于单机运行,可为地学文档在线查阅与检索等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研究正进入一个以建立新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大数据驱动为手段的重大转折时期,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知识体系到计算机可理解与可操作的知识图谱是地学知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地学知识图谱在采纳一般知识表达的图模式基础上,拓展地学知识所特有的时空特征,融合图、文、数等地学要素,从而建立全域地学知识表达模型;发展联邦式群智协同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协同全球地球科学家,实现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图谱构建;发展基于深度解析的多模态地学数据动态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从海量的地学文献资料中提取地学知识,实现最新、最全的动态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全面而系统的地学知识图谱不仅可以深化现有的地学大数据分析,而且可以推进大数据驱动的高精度地质时间轴构建、规则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地图编制、地学知识演化与推理分析等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数据与知识双重驱动的地学研究新方向,开辟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交叉的新领域,实现地学研究的源头创新和时空大数据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