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是地主资产阶级代理人。从孔子到林彪虽然时隔两千多年,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反动本质却是相同的,从古至今天下乌鸦是一般黑的。孔老二鼓吹“生而知之”,是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代表上天意志的“圣人”,复辟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林彪宣扬“天才论”,是为了把自己打扮成“超天才”,由他“调动一切”,“指挥一切”,让被打倒了的地主资产阶级重新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妄图达到颠复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2.
海蓝宝石     
袁立明 《地球》2013,(12):88-91
传说,在幽蓝的海底住着一群美人鱼,它们平时用一种宝石作为饰品,打扮自己,一旦遇到危机时刻,只须让宝石接受阳光的照射,就可以获得神秘力量来帮助自己。这种宝石就是海蓝宝石,因为这个传说它获得了一个别称“人鱼石”。  相似文献   

3.
初识李平 ,是在 1 997年。那天 ,在飞往罗马的班机上 ,走来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对我注视片刻后 ,伸出右手 :“你是吴忠良吧 ?我叫李平。”在随后的 3周里 ,李平、高荣胜和我一直吃住在一起。工作之余 ,便听他们海阔天空地神聊。在我的印象里 ,李平总是在笑。前几天 ,整理照片时 ,竟找不到一张他不笑的照片。无奈 ,只好让李平在他的遗像里也露着灿烂的笑容——也许这更是李平的真实的形象。李平对生活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记得在威尼斯他竟向我们说起他和他的爱人互相帮着挖耳朵眼的故事。我是个粗心的人 ,出差在外 ,常常连个…  相似文献   

4.
薄景山    段玉石    王玉婷    郭子辉  李琪  陈亚男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038-48
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这两个词汇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在中国的生态学和工程学领域“Resilience”一词常被翻译成“恢复力、弹性、韧性和韧弹性”等,正确的理解和解析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依据现有英文和汉语辞典、辞书以及相关的中外科技文献,对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这两个词汇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词义辨析和清理,认为英文“Resilience”翻译成汉语“韧性”比较合适,符合汉语的词义和语言环境,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恢复、弹回和弹性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厘定了韧性的起源、定义和内涵;比较全面的梳理和评述了“Resilience”和“韧性”这两个词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这一研究工作对正确的使用英文“Resilience”和汉语“韧性”有重要意义,对从事韧性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抗震韧性研究和建筑抗震韧性研究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橄榄岩是主要成分”已成定论地球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构造,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橄榄石”是何物呢?人们认为,大约地球的一半,即地壳和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而且,地幔是由被称为“橄榄岩”的岩石或以“橄榄岩”为原料的物质所组成,在目前已成“定论”。所谓橄榄石就是构成“橄榄岩”的最重要的矿物,即主要成分。因此,根据上述定论,可以说橄榄石就是地幔的主要成分。但是,笔者想在本文中对这一“定论”本身重新进行探讨。那么,“橄榄石”和“板  相似文献   

6.
“影区地震”释义作者最近应邀为内蒙地震局测震培训班授课,其中涉及“影区地震”这一术语的定义和物理含义的问题,不少学员感到困难。什么是“影区地震”?有人望文生义,定义为“发生在影区内的地震”。我问这个学员:“影区在那里?”回答说:“在地下低速层内。”  相似文献   

7.
“实验” 和 “试验” 之间, “实验场” 和 “试验场” 之间,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与其他 “地震科学实验场” ,以及 “科研项目部署在实验场” 和 “实验场的科研项目” 之间,字面意思上的不同可能会直接导致背后指代的含义也不同,这一点通常不会被注意到。本文通过对以上几组词(组)的讨论与对比,期望能够加深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些基本但重要问题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日,陕西省地矿总公司“十二五”重点项目“汉中黄玉矿”开发项目首批产品玉石大板和玉石景观石在完成最后的质检工作后,下线包装发售给订单客户。这标志着“汉中黄玉矿”在结束艰辛的工程建设和投入阶段后,进入试生产阶段且运行良好,产品销售和市场接轨,初步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陈静 《地球》2011,(6):95-97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地球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最近,联合国却突然叫停,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延缓实施“地球工程”。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阮春菊 《地球》2023,(5):36-39
<正>“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雪水煎茶”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不少。《红楼梦》中就多次写到“雪水煎茶”的情节。比如第41回: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王建燕 《地球》2011,(8):104-106
美国东部时间7月8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23时30分)左右,“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美国航天飞机项目第135次。这也是“阿特兰蒂斯”号的最后一次飞行,因此堪称美国30年航天飞机的“绝唱之旅”。  相似文献   

12.
金星宇 《地球》2014,(7):48-51
“五水共治”正在浙江省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一场关于水的综合整治行动中,有哪些外国经验可以给我们借鉴,有哪些先进的方法可以为我所用,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国外的“五水”治理的宝贵经验。 在国外虽然没有“五水共治”这样一个整体的范畴,但是细化到“五水”的各个方面还是有许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20,(4):24-29
在新疆天山以南,横亘着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片沙漠的东缘,有一处早已经干涸的盐湖。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杂志公布的一张卫星照片,其影像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轮廓,有耳轮,还有耳孔、耳垂,这就是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大耳朵”罗布泊。  相似文献   

14.
表达地震趋势和地震预报的术语有两大类:“长期地震趋势预报”和“地震预报”。地震预报又分为三类:“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短期预报”。长期预报这一类尚未再细分,但可把“监测”(watch)和“预测”(forcast)这两个术语看成与“长期预报”有相似的含义。“短期预报”分成“警戒”(alart)和“临震警戒”(imminent alart)两类。地震预报的分门别类的依据是各自的时间尺度。地震趋势或发震概率的表述,由于方法多样,故有的用数字表示,有的则用文字叙述。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对邢台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分析中,都将其作为“震情窗口”来观察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变化,预测这一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本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邢台地震活动的异常进行了分析判断,提出了“震情窗口”除了能反映华北大范围的应力场变化或邻近邢台局部地点的应力变化外,还能反映邢台震区自身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是以往分析“震情窗口”时所忽视的。这对于发生过强烈地震并作为“震情窗口”的某些老震区的中强余震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工程领域中常要用到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如“完好”、“轻微损坏”……等语言描述。本文运用模糊数将这些破坏等级数量化,并对震害调查资料中数百座建筑物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对应于“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部分倒塌”、“全部倒塌”六个等级的模糊集。这对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地震工程中的许多问题,均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九五”科技重点项目“中国若干近代火山潜在喷发危险及其监测研究”项目起动之际,作者对于火山喷发危险的监测研究中的CT技术者进行调研,本文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3方法和思路,并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部分成果,展望今后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循着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结合长期积累的基础工作,对该地震及其必然性做出了解读性认识。认为东、西非正向对挤对剪格局的形成,构造解缚活化,对剪破裂,是该地震发生的根本。即地震发生于早期具有深成、分划而又具推覆右旋性的“龙门山”大边界构造,也即“南北带”大边界构造的中段上。“新构造运动”时期以来,由于应力作用方式的转变,由正向于构造带的北西向转为东西向,以及介质硬化和脆性破裂的取舍而形成了“岷山-龙门山联合前缘断块”,在东、西对峙的块体非正向的对剪作用下,构造解缚,断块活化,右旋活动加剧,长期积累的应变因对剪性破裂,突然释放而发生地震。是构造条件与应力作用方式适合条件的有机统一;还进一步认为,在这一机制中,东侧块体的让位性运动与“不均衡”作用及其深源控制应是主导,相应西侧“联合断块”沿滑脱面或薄弱界面作对剪性“弹性回跳”破裂而引发地震的机理与解释更为合理。这既符合地震发生的基本事实,体现了中国“南北地震带”的本色,也解释了岷山-龙门山一线在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为对该区地震活动机理的认识以及地震监测工作,提供战略性依据。而“对剪”、“回跳”破裂机制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在“南北带”的两端有对称性。更可慰的是,这一地震为揭开地震活动之谜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如能及早将这些基本认识和思路付诸于事件发生之前,对这一大震的潜在危险做出评估不是不可能的。看来在地震监测已进入现代化的今天,重点的基础评价工作,尤以多观点的。碰撞”仍不可少缺,本文又是讨论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漫谈高尔夫     
贾银停  刘奎峰 《地球》2011,(9):64-65
“高尔夫”原意为“在绿地和新鲜空气中的美好生活”。这从高尔夫球的英文单词GOLF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G-绿色(green)10一氧气(oxygen);L-阳光(1ight);F-友谊(friendship)。这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地震”和“地震动”这两个术语是有区别的。“地震”是指地球内部某处的基岩突然遭到破坏的现象。而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则叫“地震动”。“地震发生的概率”是指在某个地区 V、某一时间τ内、发生某一震级 M 以上地震的概率。每个地震都能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