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瓦房店市宅基地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数据建库与入库的方法,并以Visual 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ArcGIS Engine 10.0作为GIS组件,采用独立的组件式集成二次开发方法,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宅基地数据的查询、统计与变更,从而实现对宅基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泸县试点为例,对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管理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应用进行论述.在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充分结合了泸县农村宅基地改革成果,制定了相关数据标准,建立了宅基地改革数据成果入库、日常审批、管理应用、数据更新维护和信息共享等一体化的宅基地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国土资源"一张图"有序的衔接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是保证复垦项目合法性合规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方法。首先以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为例,建立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模型,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准确提取建筑物,然后与复垦红线叠加实现复垦项目真实性的智能审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查复垦项目真实性,对优化土地结构、促进土地流转、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宅基地复垦项目真实性审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宅基地管理的具体需求,在.NET框架的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中,以Visual C#为开发语言,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了与用户交互的宅基地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为核心,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实现空间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和管理,实现了地图浏览、宗地信息查询、规划分析等功能。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且实现了城乡规划许可证审批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基层国土部门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挖掘农村宅基地潜力具有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指标和保护耕地的双重作用,在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处置变现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务川自治县为例,以务川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制定的安置标准为基础,探索挖掘全县农村宅基地的潜力,确定全县潜力区及综合等级,为今后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着闲置、一户多宅、蚕食耕地、分布杂乱等问题,不便于宅基地的科学管理。而基于GIS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利用ArcGIS Engine、.NET平台及数据库等技术,使用C/S服务器与客户端模式,初步实现对宅基地数据有效管理与更新,并提供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及评估等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7.
刘旭 《东北测绘》2012,(1):186-190
农村宅基地调查是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相对于城镇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调查具有分布范围广、地域分散、适用农村宅基地确权政策的特点,探索适合农村宅基地调查的技术和方法是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和信息管理方面论述了农村宅基地调查中的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宅基地调查工作和增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宅基地价值的日益攀升,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成为当今农村土地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取得的进展:①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研究;②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研究;③农村宅基地退出价值补偿测算研究方法;④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研究;⑤农户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的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基于多视角、多领域、多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的定量、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强化研究方法的集成创新,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面积测量工作一直存在难度大、时期长、效率慢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利用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采集农村宅基地目标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配准,提取点云数据特征,识别宅基地目标,划分界址点;然后结合界址点和网格面积、数量,计算农村宅基地面积。结果表明,根据农村宅基地面积精度要求,计算得到的农村宅基地面积限差和中误差均在要求范围内,说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在农村宅基地面积测量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目前解决宅基地低效闲置利用的措施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从宅基地产权与市场、补偿与规划、地方政府角色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对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进行了思考,认为:农民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福利最大化,建立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合理的规划和福利的提高、公平的补偿和收益分配等能够提高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宅基地问题是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现行宅基地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3月2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有关要求,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住宅的要求也渐趋多样化、舒适美观化,但一些农民违规占地建住宅情况时有发生,宅基地使用无序和对其规范化管理渐成农村治理的一对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宅基地管理难题,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平视角下的宅基地流转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公平视角,分别从禁止宅基地流转和允许宅基地流转两方面,分析了在城乡居民之间、集体成员内部所引发的公平问题。尝试寻求解决宅基地城乡流转中所引发的公平问题。本文认为,现行文件规定“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村的宅基地”是不公平的。农村居民可以到城市购买房屋,很多城镇居民也有到农村居住的意愿。建议允许宅基地与房屋分开流转,允许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灭失而消失。  相似文献   

14.
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一项重要的规定,宅基地制度的有效落实关乎农民的生存居住权利与农村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宅基地闲置荒废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强调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旨在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使其重新得到利用,以促进乡村振兴。本文论述了在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出符合该项政策内涵的法律途径,从而推动该项政策得到准确落实。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掌握宅基地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宅基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量化分析了宅基地的人、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宅基地户籍城镇化率已达半数,且人均用地面积大大超过规定面积,由此引起宅基地闲置等低效利用的问题.同时,宅基地聚集程度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当前宅基地利用现状的特点,探讨了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低效宅基地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8月30日,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余江县召开全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现场会,宣传推广余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部署开展全省农村建房违法违规占地集中整治和规范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中,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索符合当地特定条件的方法和做法。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宅基地能够有效维护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测量是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许昌某一村庄为例,主要介绍了利用GPS-RTK和全站仪进行宅基地测量的具体过程。经过实践验证,这种方法不但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而且减少了外业观测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和经济效益,可为平原地区农村宅基地测图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解决内江市市中区宅基地闲置、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对内江市市中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市中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问题的措施,鼓励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08,(14):18-19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决定在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做到权属纠纷基本解决,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全部发证到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