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南京市天绘一号卫星影像为实验数据,运用IHS变换、Brovey变换、Wavelet变换、PCA、Pansharp等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并对5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HS变换法和Pansharp法能显著增强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融合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融合技术不仅提高了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还保留了原始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因此,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针对资源三号和高分二号影像的特点,选择主成分变换、乘积变换、GS融合算法、HSV融合、Pansharp融合、Brovery变换融合方法进行影像融合试验,并采用主客观方法进行融合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资源三号影像,Pansharp融合方法效果最优,融合后影像适应性也最强; G-S融合算法和HSV融合方法比Pansharp融合方法稍差,主成分变换和乘积变换最差。对于高分二号影像,Pansharp融合效果最好,Brovey变换融合次之,乘积算法最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卫星影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融合算法,实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适合国产高分卫星影像的融合方法,该文以国产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BJ-2和GF-2影像为数据源,分别选取像素级影像融合方法中较为典型的GS、Pansharp、NND、HPF、PCA和PCA+Wavelet对2种影像进行处理,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其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BJ-2影像,Pansharp和GS的融合效果相对较好,光谱保真度较佳、清晰度较高、光谱扭曲度较小;对于GF-2影像,Pansharp融合效果相对较好,HPF次之,光谱保真度较佳、清晰度较高、光谱扭曲度较小;对于2种影像,PCA融合法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自然景观的农村和混合景观的城郊3种区域,采用HIS、Brovey、PCA、Gram-Schmidt和小波融合5种融合方法,将ZY-3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尽量保留光谱信息。从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辅以定性分析,得到适合不同区域ZY-3影像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保持光谱信息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连喜  梁波  刘晓梅  Yun Zhang 《测绘学报》2005,34(2):118-122,128
常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如IHS变换法、Brovey变换法和主成分变换法等在实施图像融合时,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光谱扭曲现象.探讨能有效保持光谱信息的EECN融合法.EECN融合法采用比值变换法,同时对参与融合的全色波段进行增强边缘,融合后的图像在光谱保持性能、分类精度等方面均较优.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多源遥感图像的影像信息,针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算法研究。通过对基于小波变换(warelet transform,WT)与IHS变换的改进算法研究,提出了基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 transform,CT)与IHS变换的改进算法:结合传统IHS彩色空间变换,将经IHS变换获得的多光谱图像亮度分量与原全色图像分别进行CT;然后对得到的低频分量采用自适应融合规则、高频分量采用基于区域相似度的阈值控制规则分别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后的高频和低频分量进行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有效保留光谱信息的同时,纳入全色图像丰富的空间细节信息。融合之后的结果图像与原多光谱图像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和更小的光谱畸变度,并且信息熵和标准差较传统WT及CT更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城市地区的Landsat7ETM+影像和QuickBird影像为例,对小波法(WT)、Gram_Schimdt法(GS)、合成变量系数法(SVR)以及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变换法(SFIM)四种融合方法在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之间的融合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遥感影像的融合中,SVR变换法具有最好的空间信息保留效果,GS变换法、SFIM法以及WT法分别次之;GS变换法具有最好的光谱信息保真效果,SVR法、WT法和SFIM法分别次之。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更加适合与CBERS-02B星HR数据融合的多光谱数据及融合方法,应用PCA、Brovey、SVR、IHS 4种变换方法,分别将CBERS-02B星HR数据与CBERS-02BCCD、ASTER、ALOS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从光谱和空间信息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图像质量高于其他两种组合,其中IHS变换法融合图像空间细节及光谱信息保持度最高,色调鲜明,地物可辨别能力强;②ASTER、CBERS-02BCCD参与融合时,SVR变换法比较适合;二者相比较ASTER数据参与融合质量较高;③CBERS-02B星HR数据与ALOS和ASTER多光谱匹配度高,在CBERS-02B星HR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寻求其他来源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9.
全色-多光谱影像融合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遥感影像的地物判别能力,但是空间信息融入度与光谱信息保真度是相互矛盾的一组性质,一般方法往往无法平衡这两方面。SFIM算法具有良好的光谱信息保持能力,但是其空间信息融入度较差,影响了整体的融合效果。为此,本文分析了SFIM模型的原理与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高斯滤波与SFIM模型相结合的全色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AGSFIM)。以均值调整后的多光谱整体平均梯度为标准来计算高斯滤波的最优参数,将下采样全色影像的清晰度调整至同样水平,以保证融合结果的空间信息融入度与光谱信息保真度之间的平衡。利用6种融合算法对“北京二号”(Beijing-2)、“资源三号”02星(ZY-3 02)数据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在良好的光谱保持能力的前提下,改进方法可以有效克服SFIM算法空间信息融入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遥感图像融合中IHS变换和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变换与小波包分析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图像纹理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通过对SAR图像与Landsat(TM)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地图信息的科学含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图信息的科学含义,本文对现有几种地图信息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评价,然后从信息概念的一般性和地图信息的特殊性出发,给出了一种地图信息更为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地图信息计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地图信息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信息计量方法,并对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量测试验。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信息社会的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阐述了测绘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地学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的信息分析和利用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就信息模式识别问题所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说明,特别是指明了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地图信息量的量测方法。地图的信息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地图的直接信息来自现有的特征和图形,其中包括位置、注记、语义和色彩四种信息。间接信息不是来自符号本身,要通过分析间接获得。作者利用信息论的原理对地图上的这几种信息的量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种以身份识别为主的测绘外业数据采集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忠  熊先源 《四川测绘》2009,32(5):216-217
当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采用数字测记模式时,草图通常要全部手工绘制,外业工作量大,内业根据草图,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连接碎部点,生成图形,效率较低。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外业数据编码规则、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业务型电子政务的出现,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政务系统是一个各政府部门合作协调工作的系统,因此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集成系统。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化要求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政府信息需要及时甚至实时地发布到因特网上,因此系统需要是一个信息发布系统。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系统尽可能多地为大众提供服务。因此,电子政务分布式GIS,应该是分布式的、政府部门业务办公的、为公众服务的、集成的信息系统。本文探讨和勾画了这一系统的典型特征和功能蓝图,相信对电子政务中因特网GIS深度开发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空间信息网格及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网格技术在信息和资源共享以及空间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作者认为,网格技术的应用及空间信息网格建立,将使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得到突破,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等重大应用目标产生全面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信息定位论述、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而突发事件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实现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文字描述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快速匹配,完成事件发生地的地理定位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论述了突发事件文字描述信息的习惯特点和地理信息组织方式,提出了基于突发事件的地理信息定位的几种匹配方法,实现了突发事件地理信息定位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 (SD)战略的信息社会 (SI)。航天 /外层空间 (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 (RS)信息、属性 (DCS)信息、定位 (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 (SCS)传输信息 ,即遥信 (RI)。与航天 (外层空间 )相对应的地面 ,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 ;信息的存取 ;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 (外层空间—航天 )地 (地球表面环境 )人 (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 )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简要地反映了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地图信息论: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地图的核心功能是传输空间信息。自20世纪60年代源自通信领域的信息论被引入地图信息度量.现代地图学已经发展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地图信息论。本文旨在对近50年来地图信息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论述从狭义到广义地图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最后对地图信息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