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龚缨晏 《地图》2011,(1):130-131
葡萄牙人很早就对中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508年2月,葡萄牙国王派遣迪亚哥·洛佩斯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洋地区进行考察。国王在给洛佩斯的指令中明确要求查明关于中国人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2.
迪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1 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在他的印度之行中途经这里.这本来是无意之间的事情,但西方仍然把这笔“发现”的“功劳”算到他的头上,称这里为“迪戈加西亚岛”.迪戈加西亚其实属于“籍籍无名”之辈,没有多少事迹遗留人间.只因有这么一宗“发现”,居然在世界地图上“永存”了,就他个人而言,也算“三生有幸”.因而,我们在探索这座岛屿的命名原委时,只能简单交代一下,没有多少内容可挖掘,更难有什么“名人轶事”可作谈资.至于“发现”的细节,就越发无踪迹可寻.不过在偌大的印度洋里,来自欧洲人姓氏的地名寥若晨星,而这又是唯一以葡萄牙人姓氏命名的岛屿,也就“物以稀为贵”,格外地引人注意了.  相似文献   

3.
欧洲人绘制出版中国地图的开端王自强(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舆图组100081)16世纪初欧洲人对中国地理情况的有限了解,主要是通过《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托勒密《地理学指南》的描述以及稍后的葡萄牙航海家的记述等。当时欧洲地图学家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有关中国...  相似文献   

4.
在近日发生的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中,科学家根据卫星影像分析,印度洋底构造板块移动了可能最多30米。通过卫星影像人们了解到:巨大海啸已使印度洋多个岛屿“变了样”;印尼亚齐省是重灾区,海啸卷起的巨浪几乎把苏门答腊西北角切割成另一个岛,首府班达亚齐原本整齐的海岸线荡然无存;亚齐省西南岸估计有100万人居住的地方已被夷为平地。人造卫星拍摄了多个灾区图像,  相似文献   

5.
清彩绘绢本《江西全省图说》(局部,1662-1731年)茂大英图书馆。中国古地图自16世纪八十年代由耶稣会传教士送到澳门,然后搭葡船经海路送回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王室。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由于荷兰人在亚洲的频繁活动,致使一些中国地图乘荷兰的船只回航欧洲的航线,首先传到阿姆斯特丹,然后再流传到欧洲其它地方。17世纪,部分中国地图也从北方陆路流入俄国和欧洲。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中国地图外流的频率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6.
争夺马鲁古     
龚缨晏 《地图》2011,(4):134-135
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最重要的国家是葡萄牙与西班牙。葡萄牙人沿着非洲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后又自西而东进入印度洋。西班牙人则向西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为了瓜分势力范围,两国还于1494年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即所谓的“教皇子午线”),  相似文献   

7.
黄齐 《地图》2014,(5):40-49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一条同样沟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被开辟出来,海洋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新途径.在近2000多年的历史中,这条从中国出发,经过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波斯湾、红海、非洲大陆东岸与欧洲的漫长海路上,留下了许多中西方交往活动的印记.这些印记犹如颗颗珍珠,串起了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8.
寰时 《中国测绘》2006,(5):16-16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的德国制图者构想的欧洲地图。一张地图最近成了英国人的心病,在这张地图上,英国的国土分别被划入了法国、德国、荷兰等国。而据说这张地图的创意来自德国,并已提交欧盟审议。这个德国人提议,把欧盟25国的国界抹去,届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将不复存在,转而跟其他国家组成欧盟的跨国地区,如英国的西部应与爱尔兰,法国沿岸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为一个大区:英国东部则和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瑞典和挪威的沿海地区划为一个区。  相似文献   

9.
龚缨晏 《地图》2010,(3):50-53
<正>在苍茫浩瀚的印度洋上,有一个美丽的岛国叫毛里求斯,这里有碧蓝的海水,柔软的沙滩和明媚的阳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毛里求斯是如此地迷人,就连马克·吐  相似文献   

10.
黑马 《中国测绘》2011,(1):26-31
天涯海角康沃尔 外国人估计来康沃尔旅游的不多,因为这里没有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但这里却是英国人蜂拥而至的度假胜地.皆因为这里有英国难得的亚热带气候和温暖的大西洋海水沙滩.还有所谓英国的“天涯海角”-Land’s End。这里是英国的西南角顶端,树有标志牌,引得人们纷纷在此留影。  相似文献   

11.
李珊 《地图》2012,(5):50-61
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的欧洲,一股强劲的"中国风"瞬间刮了起来。这股潮流最早在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中兴起,很快便风靡了欧洲社会。这一时期,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玫瑰色的理想国度,这个令人向往的东方乌托邦曾为欧洲文明挣脱中世纪的黑暗提供了养分。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这座面积仅为618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这里终年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周围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碧海蓝波,这里高楼耸立,闹市繁华.其间又不乏绿地园圃。整个国家宛若一座大花园.在国际上被誉为“花园之国”。由于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咽喉.是联结亚、欧、澳、非四大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故又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  相似文献   

13.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3,(2):66-69
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虽然相距遥远,但从古代开始,东西方文明之间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也反映在欧洲绘制的地图上。不同时代欧洲地图上的中国形象,正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形象、生动、精彩、独特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据美联社报道,当今地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四大洋。而古代学者曾经预言,若干万年后,地球将诞生第五大洋,新的大洋将出现在非洲大陆内部,会将完整大陆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这一预言可能说中了:由美国、埃塞俄比亚和欧洲多国  相似文献   

15.
蔡天新 《地图》2009,(6):142-143
安道尔是欧洲南部比利牛斯山南坡上的一个小公国,西、南与西班牙交界,东、北与法国接壤。这个公国处于崇山峻岭的包围之中,长期与外部世界隔离,山谷间的众多溪流汇合成一条叫瓦利拉(听起来就像水流的声音)的河流,这里居住着喜欢过安逸生活的加泰罗尼亚人,加泰罗尼亚语也就成了安道尔的国语。  相似文献   

16.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4,(5):68-73
英国虽是欧洲西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但它与欧洲大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公元1世纪,它被罗马人征服。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这里。从8世纪末起,又遭到北欧部落的侵略。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到此,成为国王。后来,英国又与法国不断发生;中突,特别是两国间的百年战争(1337~1457年)。  相似文献   

17.
唐博 《地图》2012,(4):106-115
这里常住居民3000人,其中葡萄牙人有1200人,往来商人数以万计。这里有两座教堂,两家医院,以及1000多幢私人住宅。葡萄牙人和其他族裔的海商甚至建了一座自治市政厅,有自己的警察、审计官、法官和议员。 这里的房价因人多地少而高企,每幢房产的建筑成本约为4000~6000得克(古代葡萄牙货币)。外来商家的不断涌入,抬高了这里的房租价格,两三年的租金就能把建筑成本收回来。要知道,当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将妹妹嫁与葡萄牙国王里奥三世,给出的“令全欧洲羡慕的嫁妆”也不过20万得克。  相似文献   

18.
《地图》2005,(2):4-9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周边多个国家,造成东南亚及印度地区20多万人死亡,还有9000多名外国游客死亡和失踪。普吉岛、巴厘岛、马尔代夫的许多岛屿,这些散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不复昔日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记录到的2004年印度洋海啸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至印度安达曼群岛西侧海沟的大地震达9级或者9级以上,引发的海啸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本文利用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2004年12月26日至29日的验潮数据,记录到了此次印度洋大海啸事件。海啸通过印度洋于震后12小时达到南极中山站海域,海啸最大波高约4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