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AM)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M痰湿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聚焦联合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 评分,子宫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评分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34%(3/29),对照组为20.83%(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超声聚焦、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AM痰湿瘀阻证疗效较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调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在改善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2组痛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长素(LH)、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结果:2组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CA125、FSH、LH、NLR水平均下降,子宫体积均缩小,CRP水平均上升,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以及中药灌肠疗法可以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学指标水平,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保护卵巢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效果。方法:将86例寒凝血瘀型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对照组采用西药干预。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5%(41/43),对照组为72.09%(3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后、随访3个月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及干预后、随访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寒凝血瘀型PD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止晕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中的躯体P评分与总分、VAS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头晕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壮腰汤联合腰椎融合术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腰椎融合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壮腰汤。比较术后2、6、12周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ODI)积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5/35),对照组为97.14%(34/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周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积分、ODI积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同时间节点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壮腰汤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良好,可缓解患者术后的腰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经汤联合发泡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证属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痛经汤联合发泡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2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2组综合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2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随访6个月的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痛经汤联合发泡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步汤联合五点支撑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LDH术后残余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联合健步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五点支撑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量表(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3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61%(19/23),高于对照组的68.18%(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步汤联合五点支撑法不仅能有效缓解LDH术后残余腰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卵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促卵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受孕情况,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妊娠率治疗组为61.54%,对照组为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卵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在改善受孕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单用来曲唑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刺治疗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3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 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37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1、2个疗程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SCV)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0%(35/37),对照组为77.78%(28/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CV评分、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2个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葛根汤联合针刺能改善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提高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祛痰通络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像学稳定率、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治疗组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影像学稳定率治疗组为85.71%(36/42),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76%(2/42),对照组为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通络方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早期ONFH痰瘀阻络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稳定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封包联合西药干预在风湿热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风湿热郁型RA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西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自制中药封包干预。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评定中医评候疗效,并于疗程结束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观察组40 例、对照组39 例完成观察周期。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有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西药干预风湿热郁型R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89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毫火针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2组结痂、脱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00%(33/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结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能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脾虚痰湿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证候(月经周经、痤疮、多毛)积分及总积分,以及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游离睾酮(T),卵巢体积、卵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BMI、FPG、FINS、HOMA-IR、LH、LH/FSH、T、卵巢体积、卵泡数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脾虚痰湿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 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单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联合组脱落3 例,中药组脱落4 例,对照组脱落1 例,最终纳入97 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88%(31/32),中药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64.71%(22/34),3组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医证候和PSQI评分方面,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效果优于单用加味温胆汤及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虎摇头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 例CS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4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虎摇头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5.37%(35/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NPQ评分、VAS评分治疗第1、3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3个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白虎摇头针刺手法能有效改善CSR的临床症状,提高近远期疗效,较单纯常规针刺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痈疽油剂干预下肢静脉性溃疡(VLU)创面的效果。方法:将70 例VL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最后观察组纳入33 例,对照组纳入34 例。2组创面常规处理后,观察组采用中药痈疽油剂干预,对照组采用象皮生肌膏干预,比较2组患者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LU-QoL)、溃疡创面面积、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0%(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VLU-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VLU患者采用中药痈疽油剂换药,能迅速缓解疼痛,加快溃疡创面愈合速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药和电针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90.0%(27/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90.0%(27/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疼痛情况,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丸对妇科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丸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优于对照组的77.50%(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丸可促进妇科术后快速康复,并能提升妇科术后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祛瘀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2组血肿吸收、水肿吸收、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血肿和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