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纵湖地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在盐城、兴化两市之间,湖形略近椭圆,东西长6km,南北宽5.5km,面积28km~2,为里下河地区之最大湖泊。湖盆浅碟形,湖底甚平坦,高程一般在0.1—0.3m。该湖主要承受郭正湖、蜈蚣湖和得胜湖三个小型湖荡地区的来水,经由南部的鲤鱼河、中引河等入湖。排水河道主要为东北部的蟒蛇河及东部的兴盐界河。以多年平均水位1.42m计,平均水深1m,蓄水量0.285×10~8m~3;汛期平均水深1.8m,蓄水量0.501×10~8m~3,枯水期平均水深0.5m,蓄水量0.14×10~8m~3。具蓄洪、灌溉之利。  相似文献   

2.
自在日本琵琶湖(日本,1984年)、北美五大潮玛卡诺岛(美国,1986年)、杭州西湖(中国,1989年)、巴勒顿湖(欧洲,1991年)、玛臼勒湖(意大利,199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至第五届国际湖泊保护与管理会议以来,1995年10月23~27日在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畔的筑波市和土浦市举行的第六届会议盛况可谓空前。来自58个国家的近80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发表论文478篇。 会议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争取湖泊水库的持续利用。会议共分8个专题进行交流:湖泊和水库的利用及湖泊环境的保护;淡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富营养化的机理、控制和预测;化学污染物来源及其在湖泊中的动态;湖泊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居民、企业和教育的作用;国际合作;霞浦湖专题等。专题讨论会有:微囊藻、颤藻和席藻水华爆发;环境教育圆桌会议;重视水源流域保护;湖泊水质人工充氧和蓝绿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简介     
闵骞 《湖泊科学》1993,5(1):96-97
鄱阳湖(115°49′E—116°46′E、28°24′N—29°46′N)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湖泊。流域面积162225km~2,湖面积和容积高水时分别为3210km~2和252×10~8m~3,低水时分别是146km~2和4.5×10~8m~3,高水呈湖相,低水呈河相,有“洪水汪洋一大片,枯水漫长一条线”的自然地理景观。平均宽度16.9km,最宽处70km,最窄处仅3km,最大长度173km,平均水深8.4m。  相似文献   

4.
《湖泊科学》2022,34(5)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为构造断陷湖. 面积214.7 km2, 平均水深89m, 最大水深155m,蓄水量204×1088 m3(水位1722.5m时), 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相似文献   

5.
阿斯旺水库     
1958年埃-苏两国签定了关于苏联帮助埃及建设阿斯旺高坝的协定,1965年动工,1971年建成.坝高111m,长4200m,拦水形成纳赛尔湖——阿斯旺水库.湖周长500km,平均深度35m,最大水深97m,一般水域面积5120km~2,最大水面6116km~2,一般容积1570×10~8m~3,最大库容1640×10~8m~3.高坝建成后,安装了12台17.5×10~4kW发电机组,水力发电量达210×10~4KW;其二,调节迳流,保证灌溉用水,实现了洪季不涝、枯季不旱,各个生长季节都能得到充分、均衡的  相似文献   

6.
澄湖隶属苏州市,面积为45km~2,平均水深1.83m,湖内水生维管束植物甚少,主要放养的鱼类有鲢、鳙等.浮游藻类计7门94属,主要的优势种有铜色微胞藻、颗粒直链藻、四尾栅列藻等.数量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但前者以夏季次之,而后者以冬季为次之.最后就澄湖浮游藻类秋季低产的原因及对该湖鱼产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顾莉  李秋兰  华祖林  洪波 《湖泊科学》2013,25(3):347-351
太湖流域湖泊污染严重,非常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水质基准以便于湖泊水体的保护与修复.根据太湖流域12个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湖库及太湖早期的总磷、总碱度、平均水深等数据建立了MEI(morphoedaphic index)模型,通过对模型中总磷与总碱度、平均水深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太湖流域湖库水深较浅的特征,提出了确定太湖流域湖库水体中总磷参照浓度的改进MEI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太湖,得到太湖总磷参照浓度为0.025 mg/L.研究结果旨在丰富我国水体营养物基准的确定方法,并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湖库水质基准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地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北缘,面积为2425km~2,是我国五大淡水胡之一。平均水深2.12m,最大水深3.33m,容积为51.5×10~8m~3。太湖不仅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而且还是太湖地区的主要水源,兼有航运、灌溉和渔业等多种功能。太湖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盛名经久不衰也主要是受惠于太湖。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太湖只知索取。不知  相似文献   

9.
苏小妹 《地球》2021,(1):62-65
中国的湖泊众多,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每个湖泊基本都承载着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湖泊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着自然和人文的交叉和融合。说起湖泊的文化符号,就不得不提到远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泸沽湖。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为云南和四川两省共有。泸沽湖湖面海拔2690.8米,水域面积48.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湖长9.4千米,湖宽5.2千米,集水面积171.4平方千米,属于西南地区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  相似文献   

10.
哈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内,北纬48°43′—48°54′,东经86°59′—87°09′,全湖面积约45km~2,平均水深120.1m,最大深度188.5m,为构造——冰川堰塞湖。1985年以来,因为“大红鱼”即哲罗鲑(Hucho taimen(Pallas))的发现而闻名。1987年8月和1988年7月笔者两次对该湖进行考察,据调查结果共见到浮游动物21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轮虫11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3种。全湖平均数量60.7个/L,平均生物量0.6499mg/L。此外,本文还对该湖浮游动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进行了论述,对该湖的供饵能力进行了估算,有助于解开“大红鱼”的迷底。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来内蒙古查干淖尔湖水量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美萍  哈斯  春喜 《湖泊科学》2015,27(1):141-149
内蒙古查干淖尔湖是位于季风边缘区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带的封闭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利用1958-2010年的查干淖尔湖21期遥感影像以及湖泊流域1955-2010年的3个气象站点和1个水文站点的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数据,分析查干淖尔湖近50余年的湖泊水量、面积/水位波动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在区域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查干淖尔湖不断萎缩,流域生态环境退化.1958-2010年湖泊容积以2×106m3/a的速度锐减66.9%(从124.1×106m3降到41.1×106m3),湖泊面积缩小73.3%(从105.3 km2降到28.1 km2),平均缩减速度为1.8 km2/a;流域年均气温上升了2.5℃,年降水量下降了36.6 mm.湖泊水量与流域气温和蒸发量显著负相关.查干淖尔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由天然堤坝相连,东湖在水闸的人为控制下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 m.西湖水位波动则相对剧烈,湖面下降7.6 m,于2002年彻底干涸,湖盆裸露,已成为盐尘暴、沙尘暴源地.  相似文献   

12.
湖泊中溶解氧极大值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位于台湾南部两个次高海拔湖泊-大鬼湖及万山神池进行研究,并试图探讨此二无明显进,出水口之封闭型湖泊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分布出现极大值之成因,此二次高海拔湖泊地处偏远,人烟罕至,因此较不受人为干扰,为研究湖泊水体中种种自然作用的良好对象,大鬼湖平均水深约14.8m,最深处约40m,降冬季外,水体均有分层现象,1988年夏季资料显示,水深16m以下水体趋于无氧状态,且于此深度以上的溶氧饱和值,均接近当地的大气饱和值(约78%),经各种资料推断,此极大值的成因,除水团乃于春季时留下主溶氧值之外,应综合了季节增温效应下使表水向下温合的物理作用(尤其是山区明显的口,夜温差所引起的表水冷却向下混合作用,且其混合深度随季节增温而逐步变浅),消耗溶解氧的生物作用及跃层存在等影响因素,而非单纯的物理或生物作用所造成,1991年4月万山神池观测资料显示,湖水平均深度约8m,最深可达14m ,其氧饱和程序分布在80%-104%之间,表水接近近当地饱和值(78%),而于1.5m处往下增加,于2m处有溶解氧及和程度极大值,比当时大气饱合值高约20%,此极大值深度与叶绿素a极大值深度相吻合,主要由生物之光合作用造成,此外,于此深度pH值亦有明显增加现象,更证实了生物作用的存在,此二湖环境背景相似,且水泥中均出现溶氧极大值,但二者间极大值却有不同的成因,经曲两不同成因的比较,将可提供许多相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近40 a西藏那曲当惹雍错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藏著名圣湖之一的当惹雍错,是藏北高原腹地内陆封闭大湖,对湖泊面积变化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ETM+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对1977-2014年当惹雍错湖泊面积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流域临近气象站资料,流域冰川等辅助数据对其湖泊面积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77-2014年当惹雍错湖泊平均面积为835.75 km~2,1977-2014年湖泊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1970s湖泊平均面积为829.15 km~2,1980s和1990s湖泊平均面积分别为827.50和826.42 km~2,2000年之后湖泊面积明显增加,2000s湖泊平均面积与1970s相比,增幅为8.04 km~2.当惹雍错湖泊空间变化特点是,位于最大河流入口处达尔果藏布的湖泊东南部扩大明显,湖泊西南部小湖1于2014年9月开始明显扩大并与当惹雍错有相连趋势;流域冰川融水是当惹雍错主要补给源,近40 a当惹雍错湖泊面积变化是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冰川、降水量和蒸发量三者共同变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藏南普莫雍错流域水体离子组成与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藏南普莫雍错湖水及其周围人湖河流水体进行了离子化学成分分析,对部分湖泊和河流水样作氧同位紊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湖河流离子组成与湖水本身离子组成有较大差异.湖水的主要离子组合是Mg2 -Ca2 -HCO3-SO42-,而主要补给河流加曲为Ca2 -Mg2 -HCO3-.加曲人湖河口2m水深以内水化学性质差异大,湖泊其他地区差异小.加曲对河口三角洲之上湖水影响显著.其他河流对河口处湖水影响较小.Gibbs图显示湖水离子的组成主要与流域内的岩石风化有关.离子比例和三角图分析说明控制入湖河水离子主要过程是碳酸盐、黄铁矿和硅酸盐风化.湖泊与河流水体离子的组成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蒸发浓缩导致的CaCO3的沉淀.其结果有助于正确理解湖泊沉积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志方 《湖泊科学》1996,8(4):325-329
滆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南13km处,水面面积164km~2,平均水深1.26m,是太湖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氮、磷平衡研究结果表明:①入湖氮、磷总量分别为4120.29t/a和270.03t/a;其中以河道入湖量最大,分别占入湖总量的71.9%和57.1%,其次是养殖投饵,分别占入湖总量的12.4%和29.9%;氮、磷的滞留系数分别为0.36和0.35,年滞留量分别为1481.6t和94.82t。②湖水的氮、磷负荷较大,但由于水草的吸收净化作用,湖水水质仍能保持较低水平。③网围养殖区底泥氮、磷释放强度大。非网围区水草根系的吸收对底泥氮、磷释放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和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文情势决定.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大型通江湖泊,近年来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节律与水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导致沉水植物出现衰退现象,急需开展科学恢复,因此有必要对洞庭湖沉水植物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西洞庭湖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和2019年夏季调查了12处典型生境、98个样点的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等11个环境因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冗余分析方法对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年际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洞庭湖沉水植物主要在水深较浅、水质更优、水体更为稳定的半阻隔子湖和自由连通的湖湾区分布,在河道及水位波动较大的区域分布较少,有、无沉水植物分布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环境因子为水深、透明度、底泥总磷和pH;2)在有沉水植物分布的样点,沉水植物生物量与pH、水深和水体总磷呈显著相关关系;3)自然连通的季节性淹没湖泊沉水植物生物量在2018年高于2019年,可能与2019年5—8月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出现的涨水过程有关,持续的高水位对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维持自然水文节律、湖泊生境异质性与自由连通性、健康的水质等是恢复西洞庭沉水植物的关键,建议在水深低于3 m、营养盐浓度适中、流速及风浪较小的湖湾区或半阻隔湖泊开展沉水植物恢复.  相似文献   

17.
西藏当惹雍错和扎日南木错现代湖泊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湖泊现代特征的调查和对比研究是湖泊学和古湖泊学研究工作的基础,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目前仍缺少详细的基本特征考察资料.基于2009年9月实地考察,本文报道藏北高原腹地的两个内陆封闭大湖——扎日南木错和当惹雍错的水深分布和现代湖水基本特征.测深结果显示扎日南木错大部分湖区水下地形较为平坦,最大水深为71.55m;当惹雍错实测最大水深为214.48m,是青藏高原上已知最深的湖泊,也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湖水理化性质显示在垂直方向上两湖都呈现明显的分层结构,温跃层的温度梯度分别为1.1℃/m和0.57℃/m,当惹雍错底层水温最低仅为1.6℃;两湖表水层的电导率分别高达18500μS/cm和12900μS/cm;两湖表水层pH都超过10,而底层水的pH都降低到5左右,上下层湖水显示了不同的酸碱性质.湖水电导率和溶解氧在温跃层都具有同步跃变特征,反映了温度对湖水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近三十年来由于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湖周生态环境急剧退化,湖水位下降达3.35m,湖面收缩约300多km~2。根据调查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料。青海湖多年平均亏水量4.36×10~8m~3,而人为活动耗水量占亏水量的8.7%。仅占湖面蒸发量的1%。所以,人为耗水与湖水位波动无明显相关,湖水位下降虽然是综合效应,但主导因素是气候变化,并导致湖周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9.
潘红玺 《湖泊科学》1990,2(2):53-60
本文是对横断山地区17个湖泊水体中溶解氧含迸的测定。其平均含货在5.86~8.35mg/L之间,最大含里可达14.54mg/L。湖泊中溶解氧含量在地域分布上随箝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由于受湖泊中水体运动影响,湖泊表层水中溶解氧分布较一致,但在深水湖泊中表层和底层含量即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水深加大溶解氧下降,如马湖,在水深l00m以下为无氧区,致使生物大量死亡。在深水层的温跃层附近(10—50m)溶解氧出现跃变现象。此外,湖泊中水生生物分布,以及有机质污染,对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分布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作者先后访问了日、美、苏、加及欧洲六国的湖泊研究机构。本文将这些国家的主要湖泊研究机构、实验室、野外站及其研究重点和仪器设备作一简要介绍。一、美国、加拿大北美五大湖面积244000km~2,容量23000km~3,是地球上最大的地表淡水系统。为协调研究和管理,1909年美、加协议成立国际联合委员会。自1953年起召开大湖学术会议。1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