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似点源电场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阻率测深或剖面法中,有用异常经常被地形异常所畸变,甚至被完全淹没。大量的理论工作和野外实践都说明,进行地形改正以削弱地形异常、突出矿体异常,可以大大地提高电阻率法的地质效果。目前的几种地形改正方法中,以比较法最简便,应用效果也较好。比较法是将野外实测曲线  相似文献   

2.
南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常规地质填图手段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利用电法勘探手段可有效地解决掩盖区,半掩盖区地层及构造线的控制问题,并在解决深部构造及煤系地层的赋存形态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根据电法勘探定量解释结果,在金竹山矿区五加山区段进行酮验证,表明达到了电法勘探的目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岩溶查找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施工方案,分析了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说明了其异常验证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表明该区存在溶洞,为施工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在有溶洞的地段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设后发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4.
在物探资料的处理和推断解释中,常常遇到在测量误差和地质噪声的干扰背景上划分有用异常的问题.测量的偶然误差和局部地质一地形不均匀体形成的干扰,通常具有随机性质,而有用异常则一般具有某些统计的规律性.因此,可用信息论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在随机干扰背景上划分有用物探异常的问题. 物探所遇到的随机干扰,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相似文献   

5.
张祥水 《安徽地质》2012,(3):208-211
运用常规电法勘探方法,对采集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研究,并通过电法异常综合解释,结合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同样能在贫水区寻找到好的水源,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电法勘探是利用岩石、矿石的电学性质(或称“电参数”)的差异,来調查地下地质情况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电法勘探包括的具体方法最多,現有并在生产中应用了的电法,如果詳細加以划分,就有四十多种。因为岩石、矿物的电学性质包括許多方面(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极化特性、介电性等等),  相似文献   

7.
黄炳瑜 《物探与化探》1983,7(2):126-128
电法勘探在地质普查找矿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是有效方法之一。对工作区内岩矿石电阻率的测定与研究,对于正确解释异常,提高找矿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舍勒铜矿是一个隐伏的与火山成因有关的大型块状硫化矿床。它的发现是根据地质调查提出的有色金属找矿靶区。通过自然电场法和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电法勘探发现电异常,经钻探验证,采用地质、物探、钻探、科研综合普查方法密切配合取得的成果。其中电法勘探起到了导向作用。在发现这一隐伏块状硫化矿床的基础上,对矿区及外围进行了瞬变电磁法等电法勘探的新方法、新技术试验研究工作。根据瞬变电磁法获得的成果,结合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和地质、化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推断,提供了可能存在新的隐伏矿床的信息,指出了进一步普查找矿方向,对扩大该区远景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娜琳 《地质与勘探》2003,39(Z1):40-42
文章结合微细粒金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岩、矿石的电性参数分析了高龙金矿利用电法勘探圈定成矿靶区的可行性,根据已知矿体上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特征,总结出高龙金矿不同类型矿床的激发极化和电阻率异常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推断的异常基本得到证实.电法勘探的效果表明,在微细粒矿区采用物探方法圈定找矿靶区可以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电法勘探中所获得的地下地质异常体的异常响应有时存在信号不强、特征不明显或范围轮廓模糊不清,影响了地质解释与判读的正确性和精确度。通过对异常响应等值线图沿梯度带变化剧烈的方向求一次导数、二次导数及执行梯度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来增强异常响应特征,能使异常响应等值线图的异常中心更加明确,异常响应范围边缘更加清晰,这对地质解释与判读的正确性和精确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治汉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7-469
从传统的重力地形改正方法入手,用Delphi语言编制了Windows程序,使得多年来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繁重的手工数图工作能够用计算机完成,且计算精度得到明显提高。最后用甘肃1:20万昌马幅的53个重力测点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12.
李淑玲  孙鸿雁  林天亮 《物探与化探》2005,29(6):541-544,556
介绍了秦皇陵考古探测CSAMT视电阻率数据中的地形影响和采用不同校正方法进行校正的对比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说明,采用不同的地形校正方法,其解释结果会有很大区别,以此提醒人们对起伏地形资料进行解释时,应小心使用各种地形校正方法;同时展示出采用合适的校正方法对地形进行校正,可以明显压制CSAMT考古资料中地形影响,改进数据解释质量,说明地形校正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整套重力计算程序包括了除“地改”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计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仅介绍了“测区参数初始化”及“基点网联测”(采用三程小循环方式)的计算方法。“测区参数初始化”功能可生成gdw.csh初始化文件(该套程序的各项功能都要读取该文件中的相关参量);“基点网联测”功能可计算基点网联测的各项精度,对联测进行平差,求出各分基点绝对重力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利用GPS控制点,结合前视、下视、后视区域网平差精化有理函数模型,探讨了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用于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的高精度DEM生成方法。通过1:1万高精度DEM数据进行地改实验验证表明: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提取的DEM可以满足1:20万区域重力测量中区地改精度要求,为我国重力测量中区地形改正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拓展了资源三号数据在区域重力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边界元法(BEM)是一种新的数值方法。由于该法可以降低所研究场问题的维数,因而边界元法较之域型法(FEM和FDM)具有应用简便、数据量少、计算快、精度高等优点。从而,用该法解决了域型法难以实现的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异常的计算问题。本文论述了用边界无法求解点源场地表水平和起伏下三维地电体位场问题的方法原理和数值处理技术,并给出了若干算例:导电球状矿体上视电阻率数值解与解析解结果;导电球状矿体上不同测线上视电阻率平剖曲线;三维山脊地形下导电椭球状矿体上视电阻率联剖曲线及其地形改正结果等。由本文内视电阻率的边界元法数值解与解析解结果对比的一致性和三维地形校正的显著效果,表明了边界元法是求解任意三维地电模型上位场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用该法实现了对任意三线地质体上空间位场计算,必将推动三维电法勘探工作的开展与深入研究,无疑会对提高电法勘探的地质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重力资料整理中,拟从1:5万地形图上读取1×1公里的高程网,建立全国地形图网结点高程数据库,用于计算区域重力远区地形改正值。但在山区能达到多大精度?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典型山区地形改正的试验资料,并据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二个残球壳的引力公式。将这两个公式用于重力测量中中间层改正和地形改正,并将改正结果与以往常用的无限和有限平板公式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过去所用的平板改正公式因其模型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忽略的。作者还利用残球壳模型论述了地形改正值可以变符号的原因。鉴于当令微型计算机已相当普及,作者建议应该采用残球壳模型进行中间层改正和全球地形改正。  相似文献   

18.
角域是描绘起伏地形的基本单元,通过角域叠加可以获得复杂纯地形产生的视电阻率异常,进而可以进行地形校正。将简单角域视电阻率畸变进行组合叠加得到复杂角域地形的视电阻率畸变,分析了组合叠加误差,并与ANSYS软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组合叠加获得复杂角域地形的视电阻率异常。最后给出了利用组合叠加法获得纯地形影响后应用比较法进行地形改正的模型算例;与水平地形时的结果对比表明,比较法可以削弱地形影响,突出局部地质体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山区区域重力测量中,地形校正范围的选择需要大一些,才能较好的消除地形起伏造成的影响,远区的地形和中间层影响均应考虑地壳弯曲的影响。因而在进行远区校正时,不能以过测点的平面为标准,而应以过测点的球面为标准,因此,地形校正值将会有负值出现。在进行中间层校正时,应消除与地形校正最大半径范围一致的弯曲圆盘的影响,此影响不仅与盘的半径有关,而且与厚度有关。本文给出对应于不同校正半径和不同厚度弯曲圆盘的一套理论计算结果,用这些结果得到的与不同校正半径配套的中间层校正公式,可供直接查阅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对复杂地形的高陡/直立边坡的地形测量及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一直是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近年来,无人机由于其形体小巧、机动性强以及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影像的特性在地质调查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借助Agisoft Photoscan三维实景建模软件和基于逆向工程的Geomagic Studio强大的点云数据处理功能,结合南方CASS的地形制图功能对复杂地形的高陡/直立边坡实现快速地形成图。并利用Geomagic Studio的CAD曲面建模功能,重构复杂地形的高陡/直立边坡闭合CAD曲面模型,再通过Hypermesh强大的几何处理及网格划分能力,对CAD曲面模型进行模型切割并网格化,实现复杂地形的高陡/直立边坡的精细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最后转化为FLAC3D可识别的文件格式进行计算分析。本文选择了浙江省神仙居景区飞天瀑景点作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的使用使复杂地形的高陡/直立边坡实现了快速高效且精确的地形成图和三维建模。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快速便捷且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