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鑽的应用范围及特点土鑽适用于各种軟的及松散的地层。鑽孔直径根据各个不同勘探阶段的要求和目的而定。在地质普查及地貿测繪中,鑽孔直径多为1″—2″,深度5—10米;在基本建設工程及工程地质勘察时,鑽孔直徑3″—4(?)″,深度15—20米;在进行供水及水工建筑等大型建筑物及建筑材料勘探时,鑽孔直径一般6″—10″,最  相似文献   

2.
我机在党和上級的正确領导下,通过伟大的整风和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大大的提高了同志們的思想認識和阶級觉悟,加强了工作責任感,发揮工作积极性,于紅五月掀起以技术革新为內容的生产高潮,在保証安全和質量的原則下取得了月鑽1381米的成績。我們地質条件鑽进的是在山区比高100米的山脊部施工,沒有风化复盖层,矿体倾斜15°左右,鑽孔为200米以上之直孔,用直径110毫米开孔,91毫米、75毫米直径鑽进,58.5毫米孔径竣孔。孔內百分之百的漏水,所鑽岩层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队过去500米鑽机用17.5米鑽塔,需按装10根基台木;300米鑽机用12.5米鑽塔,按8根基台木。在技术革新运动中,某分队按装组打破了常规,试行基台木减半的按装方法,即在500米鑽机用17.5米鑽塔时,只按5根基台木(如图);300型鑽机  相似文献   

4.
在有窿子的矿区打鑽,由于鑽孔的设计或鑽孔打的角度(倾角、方位角)不合地質设计要求,鑽孔有可能穿过窿子。当鑽孔穿过窿子时,为了繼续鑽进,防止冲洗液的漏失,必須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现将我队几次对鑽孔穿过窿子的止水方法作一介紹,仅供参考。我們所採用的办法是根据鑽孔繼續鑽进的深度(窿子以下的深度)和穿过窿子时的井徑大小,下同级或大一级的套管进行处理(指能进入工作的窿子)。 1.用同级套管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队鑽探大部在山区施工,由于水源缺乏,孔內漏水严重,加之送水設备不足,因之严重限制了鑽探生产。为此,在党政領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下,我们学习了他单位以风代水鑽探的经验,于7号孔试用,通过二十天的曲折摸索,終于胜利完成第一个試驗鑽孔。该孔竣工孔深为69米,所鑽1至20米为浮土和风化岩层,20至30米为矽嘎岩,30至50米为石灰岩,50至69米为磁鉄矿、大理岩和角岩及矽質大理岩。该孔漏水严重,孔内稳定地下水面在45米左右。岩石可鑽  相似文献   

6.
在开孔鑽进时,粗径鑽具要随着孔深不断的增加,直到孔深超过10公尺以上,但其长度必须保持在8~10公尺之间方可。在鑽进中,如果鑽孔弯曲度稍超过设计要求,但不太严重时(如1百公尺弯曲5°),可加长  相似文献   

7.
直塔用于斜孔的安裝方法,是利用17.5米直塔,在斜孔施工时,考虑到鑽孔傾角、提升立根长度,将一导向滑輪固定于鑽孔倾斜方向后面的横拉手上,横拉手外面紧贴着一根直径108毫米的套管。套管长度略大于該层塔的宽度,便于其两端露于塔腿之外,套管与横拉手用1/2″鋼繩繞紧卡牢,提引鋼绳从天車下  相似文献   

8.
岩心鑽探一般淺孔(300米以下)均广泛的採用三脚木制鑽塔。因它既輕便灵活,又能适应各种不同鑽孔倾角的要求。但按装設計时因已知条件太少,一般都须根据实际經驗,假设一些条件方能进行。往往由于所假设条件不适当,而使按設的鑽塔天輪、立軸、井口三者不成一綫,以致不符合生产要求,严重者还需返工。为此特将我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經驗介紹如下: 一、前塔脚寬度前塔脚宽度一般都根据塔的垂直高度来确定。实踐証明,垂直高度不超过9米,两脚寬度为4米;若超过9米为4.5米。这样所建之鑽塔塔柱的受力及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金屬矿山坑內正确的指导探矿方向和探尋平行矿脉的变化情况,避免穿脉巷道的浪費,我們曾进行了100米小型水平鑽机(太原矿山机械厂出品的)金刚砂鑽头鑽进的試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經过一年多以来的实践証明,具有如下优点:(1)效率高,成本低:在6—7度(摩氏硬度)的变質岩区,台班效率一般3—4米,最高达10米多,平均班效6米以上,比坑探快5倍多,每鑽进1米的費用相当于坑探1米成本的10—12%。(2)鑽机小,搬运灵活,安装快,操作輕便,事故少,純鑽时間多,一年多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3)提取岩心完整,采取率一般90%以上,高者100%。(4)用探矿孔可作爆破  相似文献   

10.
鑽探是地质勘探工作的一种手段。一个鑽孔效果的好坏,不只是决定于鑽探施工的质量,而且也决定于鑽孔设计的正确性。过去我队某些鑽孔的岩矿心采取率虽满足了地质要求,但鑽孔的理想设计与实际施工結果却相差很大。有的在同一剖面上,第一排鑽孔与第二排鑽孔几乎相交起来,这样就不符合整个勘探工程的佈置要求,严重影响了计算矿量。现将我队在这一方面的几点教训和经验写出,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挖井跟管法     
我队某地区为泥土礫石层,以跟管法不易开井,往往造成井故。曾用150合金鑽头鑽进下大管,稍一提起,井壁就坍下;採用130小徑透、150大徑扩下大管也未成功。为此,採用了挖井跟管法,取得了好的效果。挖井跟管法如图1示意图所示,是一种在礫石层开井下大管的办法。首先按地质设计孔位,挖一长1.5米、寬1.5米、深4米小井,井壁以支架支好,防止坍下,如小井內有水,以人力抽水器抽出。挖好井后再舖机台枕按装机械。开孔前先把长4.2米  相似文献   

12.
某矿区由于进行深部找矿勘探,钻进深度大都超过500米,部分孔深达800米以上.63年施工超过500米的8个钻孔,其中7个偏离勘探线20-25米,超过设计允许范围,严重影响勘探成果的准确性.经过对该区过去施工钻孔弯曲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初步试验研究,发现钻孔顶角对钻孔弯曲度影响很大.一、矿区地质及施工技术钻孔穿过的岩层,有厚层片麻岩及部分基性岩体.片麻岩产状:倾向N40°-65°E,倾角50°-65°.岩体产状与片麻岩基本一致.岩体可钻性为6级,片  相似文献   

13.
我队在某地区所施工的水文鑽探工程,地层具系第四紀冲积层,含有大量的流砂礫石,一般鑽孔皆是地表以下45~50米以下便是礫石和流砂,其厚度有8~10米,且是含水层中湧水量最大的一层。这給用套管护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费时费工,达不到予期的效果,並損坏了大批的套管和取粉管接手(代替上打箍之用)、鑽杆及鑽杆接手。我們提出一种新的办法,並获得了成功,使生产效率提高了5~7倍,且节约了管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现将具体方法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在礫石层降下套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简旧矿区卡斯特現象非常突出,岩石节理发育,空洞裂隙較多。鑽进中,坍塌掉块严重,特别是接触变質带和矿化带更为厉害。55、56年先后採用了反循环和双管合金鑽进。反循环鑽进虽然能护井壁,保证質量,但只适用于淺孔;而双管合金鑽进也只能起保証質量作用,所以在探孔井壁的維护是个突出的问题。当时每个鑽孔几乎每次降下鑽具都是中途卡住差几米、甚至几十米而不能到井底,需要化費很多时間扫坍塌掉块,严重时甚至要扫十天、半月。且新换一  相似文献   

15.
此方法适于在处理鑽孔弯曲部位的岩层硬度为8级以下时使用。操作时,首先根据已有资料,找出鑽孔最大弯曲郜位。其次是将具有外出刃(只具外出刃3公厘,而不具内出刃)鑽头和  相似文献   

16.
笛测水位器的应用和改进笔者近来工作地区,鑽孔水位深度常在200—300米以下,加之鑽孔有一定的弯曲度,探水器、导綫与井壁的摩擦力很大,經常放不下去而无法测得水位,尤其是在鑽孔簡易水文工作中不能允許耗費大量的时  相似文献   

17.
某矿区是我局铁矿普查会战的重点.矿区西部大面积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上为70~160米中细砂及中细砂夹碎石层,下为20~48米砂卵石展,底部基岩风化壳漏水.基岩可钻性多为8~9级,部分10级以上.平均孔深400~500米,少数钻孔深达800~1000米.无论是采用钢粒钻进还是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各个队,均用套管护孔.但起下套管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既耽误生产,又丢失管材.我局第九地质队三分队六○一机台自进入矿区施工以来,针对所施工的矿区覆  相似文献   

18.
我队今年,一般是在5~10級岩石鑽进,其中有局部和个别的鑽孔,地层受断层影响,岩石过于破碎,以致个別鑽孔矿心采取率达不到地質要求,需要补量,造成反工。采用双重双动的合金質量鑽具和双重双动的软泥質量鑽具,有时采取率不够,即使采取上来,回次进尺仅达到0.2~0.25米,且升降鑽具,  相似文献   

19.
在第四紀冲积层中,进行水文地质鑽探时,我們是用套管护井,冲击方法鑽进的,由于开孔直徑小,下的套管直徑大,势必在套管上加以一定的压力,讓它顺利的下入鑽孔中,此时套管底部若遇到坚硬岩石夾层、漂礫、大块礫石等,就使得套管无法下入。另外孔內发生掉落鑽具,孔斜等事故时,用打撈或灌注  相似文献   

20.
鑽孔方位弯曲过大,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勘探网度,达不到预期效果,更严重的是將誤解勘探成果,以至錯誤的指导勘探工作。以103矿区为例,根据电测方位成果表明,多数鑽孔方位弯曲过大,个別鑽孔深部远远超出設計剖面,不能投影于相隣50米的剖面上(如图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