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水利部近日发出通知,确定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人水和谐”。水利部印发了200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并要求各地和各有关单位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围绕主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力求形式创新,注重实际效果。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全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猴年伊始,各地频频传出缺水的…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也是第十九届“中国水周”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智力冲浪     
察图想象  某旅游者在悉尼附近海域投入一漂流瓶 ,4 0年后该漂流瓶漂流到旧金山。观察图 1所示的“世界洋流模式” ,回答 :1)请说出漂流瓶依次途经的洋流名称。2 )假设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 ,请在图 2“太平洋洋流模式图”中用箭头标出漂流瓶漂流路线。3)你能说出紧紧围绕南极大陆的洋流名称吗 ?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图  3地图旅游1.某旅游团欲乘坐“东方快车”观赏沿线城市风光 ,路线见图 3所示。请根据下列描述 ,说出城市名称 :1)多瑙河流贯市内 ,山青水秀 ,风景如画 ,是世界著名音乐城。 (   )2 )该城市由多瑙河两岸的两个城市合…  相似文献   

4.
安云  左弦 《地图》2007,(1):50-51
1.中国古代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而600多岁高寿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可谓古中之古,被称为“百戏之祖”。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满怀敬意地拜见“老祖宗”,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昆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且  相似文献   

5.
1.前言 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1973年,世界对初级能源的需求中,石油约占50%。到1997年缩减到40%,比例依旧最大(据IEA能源统计)。 据IEA“世界能源展望”(1998)的标准框架,石油的需求比例到2010年将降到39%,2020年降到38%。预计进入21世纪后,“石油时代”还将继续相当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6.
察图想象     
某旅游者在悉尼附近海域投入一漂流瓶,40年后该漂流瓶漂流到旧金山.观察图1所示的“世界洋流模式”,回答: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徐绍史部长在纪念“世界地球日”的文章中指出,设立这样的主题,目的就是以深部地球为切入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了解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国情及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坚定信心,促进经济社会较快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士洞:生态是和谐社会之根本今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保护我们的孩子和未来。”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报告》13人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成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赵士洞说,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卓有远见的口号近年来“绿色GDP”概念兴起。“绿色GDP”值,等于现行GDP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从今年起,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5个省市开始尝试以“绿色GDP”替代传统的GDP概念。赵士洞解释说,“保护我们的孩子和未来”,指的是与后…  相似文献   

9.
我们再次在春风荡漾的季节迎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之所以设立这样的主题,目的就是以深部地球为切入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了解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国情及对国民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坚定信心。促进经济社会较快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变化:影响和意义 今天,在审视我们周围发生的各种变化之际,我猜想将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把目前这段时期回顾成一个激烈多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上拥有了数字化系统,并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全球性、高度连接的信息和通讯网络,我称之为“网络世界”(the dot-com  相似文献   

11.
规划城市     
“城市化”,这是人类社会明和工业明发展的必然选择。1996年联合国伊斯坦布尔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时隔8年,“城市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世界各国竞相把“城市化”做为首要发展战略目标。“城市化”也成为联合国评价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明天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民阅读”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今天还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在这样一个时候召开《温家宝地质笔记》读书座谈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沙中土 《地图》2006,(6):94-95
说起“WTO”,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世界贸易组织。可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WTO”,即世界厕所组织——WorldToiletOrganization。由于其英文简称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相同,因此也被称为“带着马桶盖的WTO”。它的标志是一个外圈设计成心形的蓝色马桶圈。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库”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人均拥有淡水量只及世界人均水平1/4的贫水国家,水将在新的世纪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地下水库”的发现,并不能提供额外的淡水资源。“地下水库”的作用在于调节淡水资源在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所以,开源节流,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是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5.
刘洪涛 《地图》2000,(3):47-49
原文载于英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1998年第 19卷第 1期 ,题为“地理界有没有‘厌图症’ ?” ,本文编译时有删节。作者JamesO .Wheeler为该杂志编辑。他对近年来在世界地理学界较有影响的 8种英文杂志中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总体结果不容乐观。由此我想到 ,国内出版的地理类期刊中 ,地图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由于暂时未作深入调查 ,在此不敢妄作结论。但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和所揭示的现象 ,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先生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地图” ,“地图构建世界 ,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行” ,“地图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些格言式的话语鼓舞人心 ,并让我们每一个地理和地图工作者心领神会。相信地图仍是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且必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如在本世纪初 ,福特公司为推销其T型汽车所提出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拥有汽车”一样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让每个人都使用地图 !  相似文献   

16.
<正> 1.前言本文介绍作者在利比亚的困难气象条件下,采用两台CA1000微波测距仪进行“海岸地带输水计划”测量工作的经验。2.计划的说明此项“海岸地带输水计划”是世界上最大的输水管道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一条1235公里长的管道将原始时代的水从中  相似文献   

17.
阿.  ТА 徐省三 《地图》1991,(1):16-21
要想完成世界大洋水域的多项科研规划,并对其进行经济开发,就要有相应的地图制图保障。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就是制作海底地形图。这种地图是对无法直接观测的海底地貌实施目估的最通用的手段。由于需求迫切,近20年来很多这类地图已先后在苏联、美国、英国、日本及其它一些国家问世。例如,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底地形图,“世界大洋”海底地形图和“世界大洋洋底地貌图”,“地中海国际海底地形图”,“大洋地势总图”第五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相似文献   

18.
刘伉 《地图》2006,(3):12-37
“迁都”这种现象,在世界发展历程中可谓“史不绝书”。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公元6世纪末到8世纪末的200年间,曾七迁其都,平均15年搬一次家,颇有“席不暇暖”的模样。历史上一些大帝国在开疆拓土、征城略地之际,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搬迁都城——既为了巩固已得到的战争成果,更为了进行新的征服而建立前进基地。这些暂且不表,单说近现代世界各国已经或正在发生的迁都“大举”,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目不暇接和眼花缭乱了。世界迁都大潮@本刊编辑部 @刘伉 @colphoto  相似文献   

19.
《地图》2007,(3):8-8
为了让人们更加重视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报纸之一《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地球时间”的活动,号召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在3月31日晚7时30分到8时30分停止使用电器1小时,用行动响应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20.
邬银兰  龚缨晏 《地图》2004,(1):42-47
在欧洲中世纪的“世界地图”中,最为常见的是T-0地图,图中的世界被分为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陆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地图,认为世界是由四大洲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类地图称为“四分天下图”。这类地图的数量并不多,但非常独特,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的“贝亚吐斯地图”(Beatus Ma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