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岩土力学》2011,(6):1696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高速交通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26~28日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12,(6):1828
(2013年10月25~27日,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新方法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学会新属的土工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土工原位测试经验交流会议,于去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天津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5个单位的119名代表。另有4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和天津市有关单位的同志,列席并观摩了仪器展览及现场原位测试表演。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岩土力学学会主任委员黄文熙教授,就土工原位测试的意义、作用及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14,(1):292
<正>会议背景和宗旨2008年11月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1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岩土本构理论研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10年12月批准成立了"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8月"专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第1次工作会议,2013年5月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学术交流会。鉴于第1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已有5年和近年我国不少学者在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有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4年5月在上海大学召开第2届全国岩土本构理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13,(3):658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27日会议地点:江苏南京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  相似文献   

6.
《岩土力学》2012,(8):2252
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参加会议。时间:2013年10月25日-27日地点:江苏南京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冯光北 《岩土力学》1988,9(4):62-62
<正> 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讨论会于1988年11月8日至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162位代表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四十多个单位。他们之中有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有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的中年科技工作者,有年轻有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香港理工学院土木及结构工程系亦应邀派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工测试学术委员会、(水利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岩土工程界》杂志社共同主办 ,由上海华岩软件有限公司承办 ,于 2 0 0 1年 11月 2 7~ 3 0日在杭州召开 ,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14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 ,有 2 0余位作者就计算机在工程勘察、水利勘测、工程地质制图、桩基及基坑支护设计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交流研讨 ,交流的内容既有专业软件公司如华岩、理正等研制开发的应用较普遍的软件 ,还  相似文献   

9.
张水昌 《沉积学报》2011,29(6):1169-1169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2,(12):3840
2013年10月16日—18日江苏宜兴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承办单位宜兴市建设局;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会议主题理论与试验研究;桩基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高铁、路桥、码头工程中的桩基技术;特殊岩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共有22家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共有22家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先后邀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了1982年、1985年两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讨论会。根据1985年11月西安第二届会议纪要精神,经第三届专业委员会讨论,确定1988年11月底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第三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讨论会”。主要内容是:(1)本构模型理论及验证;(2)数值新方法;(3)岩土工程实例计算;(4)静、  相似文献   

14.
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每3年召开一次。第8届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2004年10月在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召开。 会议内容与主题: 1. 关于学科发展的动态的特邀报告。 2. 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1)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2)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4)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5)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6)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7)计算岩土力学中的新技术应用。 3. 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81-78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大会于2006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岩土工程理论、实践探索、工程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2010,(10):69-69
本刊讯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水利水电钻探信息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水利水电钻探暨岩土工程施工学术交流会”,于2010年10月20~22日在美丽的四川成都青城山召开。会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于2001年5月23至26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各地从事岩土工程科研、教学、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的专家和代表共120余人出席了大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121篇,经评审共有105篇论文编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增刊专辑。大会论文涉及到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使我省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煤炭工业发展及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得到更好地发展,以及加深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进一步为国民经济服务,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四川省新都县机关招待所召开了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9.
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 2 0 0 4年 10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内容与会议主题1关于学科发展的动态的特邀报告2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1)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2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4)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5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6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7)计算岩土力学中的新技术应用 ;3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征文要求1、应征论文要求内容具…  相似文献   

20.
按1998年8月上旬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商定的意见,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定于1999年10月19日-20日在南京举办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讲习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