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俊 《地理教学》2012,(20):32-33
2011年初我校加入"长江水学校"项目组。我校将融入"水学校"工作重点定位为:参与其中,改观认知,扩大影响,形塑水资源保护意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该版课程标准增加了实践性这一变化尤为显著。对实践性的定位为:"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调整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加强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自2004年起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把活动课程、讲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整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开发《民俗文化地理》校本课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本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曾应邀在全国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张琦 《地理教学》2010,(14):31-32
作为一个立足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教育项目,“长江水学校”依托试点学校的辐射作用,以学科渗透和社区参与为主渠道,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区域性、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使他们成为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地球公民。为增强试点学校教师开展水环境教育的能力,项目在实施教师培训的同时,为试点学校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助资源,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也可以选择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4.
章玲 《地理教学》2014,(5):13-17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校本课程《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从情境、方法、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以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贾炜 《地理教学》2021,(9):20-24
本研究以德育课程一体化为出发点,探讨教材评估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以地理学科为例,从德育目标(内容)、德育要素、德育水平三个角度,评估上海市初、高中地理教材德育现状.经量化评估,认为教材德育内容注重"国家意识"与"人格养成"、德育要素体现层次性、德育内容呈现形式以"文字""图像"为主.提出挖掘教材栏目内涵、完善中学地理教材开发路径、开展教材德育内容的整体评价、加强地理跨学科教学等教材德育内容选编与教学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春勤  朱燕 《地理教学》2012,(20):34-36
重庆市南岸区窍角沱小学地处长江重庆段南岸江边,是"长江水学校"项目试点学校之一。2012年寒假,学校组织开展了以"水天使进社区——寒假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一本书、一块牌、一张报,让孩子们走进社区,在社区中学习、实践、体验和成长,并宣传节水、护水知识和小技巧。短短的假期里,可爱的窍角沱小学的"水天使"们欲以小水滴之力激起社会环保浪千层。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在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正逐步升高,其灵活性和个性化特征有利于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文章尝试将思维培养与校本课程关联,初步探索如何构建地理立体校本课程体系,搭建地理校本课程坐标系,并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中加以实践应用,以期为其他校本课程者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士军 《地理教学》2012,(12):53-54
大概是在一年前,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各校原有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区域性课程资源,形成了一批(杨浦)区本拓展型课程(见《上海教育》),复旦附中的《环保——生存之道》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20年里,我校的环保课程先后诞生了10余本教材,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地理双语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名课程理论专家基尔贝克曾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校本课程即是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出发点设计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11,(12):51-52,40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师生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具有校本性,指的是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课程思政"为热点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究日益丰富.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深入挖掘实践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德育知识和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以期为高校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章颖 《地理教学》2014,(11):19-21
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表明地理课程的开发需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知识,从实践生活中挖取地理课程资源,并将所学地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高考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思想,严  相似文献   

13.
陆赛娟 《地理教学》2014,(24):37-39
目前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然而笔者通过实践及调查发现:在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实践中教师遇到了不少困难,校本课程的开设也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些校本课程出现了虎头蛇尾乃至中途夭折的现象。笔者通过亲身实践,且行且思考,归纳了地理校本课程开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在实践中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调查活动。这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指明了方向。校本活动,立足校内,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各种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扎实有效地开展。一、主题确立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周日晚返校,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在校时间长。校园占地达8万1千平方米,绿化率达50%,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美丽的植物将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它们陪伴着师生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天,可许多人却未必叫得出它们的名字,说得上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成为我国课程三大板块之一。可是,不少学校校本课程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比较生疏。不知道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开发,不知道如何选择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下面根据本人的体会谈一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廖苗  李树民 《地理教学》2021,(11):17-19,24
本文依托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以"海啸灾害"主题学习为例,通过多情境、多课程、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探究灾害地理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策略,链接学生经验和新技术,让学生经历"基于情境""基于学科""基于主题"的实践过程,以期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灾害意识、减灾能力、责任担当等优良品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校本教研活动的角度对班级授课制下7~9年级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探讨.主要研究了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关注点以及评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潘晓云 《地理教学》2011,(20):31-32
七月的一天,新苏师附小40多名“环保志愿者”聚集在校多功能报告厅,拉开了“长江水学校”活动的序幕。这天,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到场的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志愿者们都兴致勃勃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余国培教授和梁艳博士也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此次启动仪式。在专家和领导的指点下,我校确立了围绕“江南水乡水质性缺水”这一主题,开展“长江水学校”的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9.
乡土地理案例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虽然应用非常广泛,但对案例本身在开发技术层面却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方法。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依次由浅入深地探讨中学乡土地理案例开发的新方法,理清乡土地理案例开发各要素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获取乡土地理素材"、"编写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建设乡土地理资源库"、"编制乡土地理教材(校本课程)"四项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丽萍 《地理教学》2014,(16):38-40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开发与建设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学生的兴趣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力,课程的有效开发离不开教师专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战争与地理》这一校本课程,把波澜壮阔的古今中外战争史中的趣味故事与地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让学生领略战争的波谲云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防意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