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希夏邦马峰冰川粒雪中环境季节变化记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海技7000m冰雪平台钻取14m粒雪芯一支。通过对粒雪芯中δ^18O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分析,认识希夏邦马峰地区大气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关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结果表明,达索普粒雪芯内的δ^18O与Ca^2+、Mg^2+、SO4^2-、NO3^-和NH4^+浓度之间正相关显著,而与Na^+、Cl^-和K^+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EOF1代表了以尘埃来源为主的离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无论南部、北部)雪冰电导率与雪冰体的酸碱度及雪冰内各类杂质成分的关系明显不同于极地冰盖(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青藏高原雪冰电导率依赖于地壳来源的碱性矿物盐类杂质(如Ca2+,Mg2+,SO2-4等),因而与雪冰酸度(即H+)呈反相关;极地冰盖雪冰电导率依赖于海洋来源的酸根离子(如Cl-,SO2-4等),因而与雪冰酸度呈正相关。但在北极地区,雪冰电导率与各离子的关系存在复杂的地域分异,如在北极中心地区,极可能由于“北极霾”的干扰,打破了格陵兰冰盖内电导率与酸根离子间明确的函数关系。总之,雪冰电导率是寒区大气环境的替代性“指示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94年8~9月份阿拉斯加北坡巴罗地区降水的实测资料,初步探讨了本区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巴罗地区夏季降水的pH值比冬季高,平均值接近与大气CO2平衡时纯水的酸度状况;电导率值普遍较低,个别电导率值较高的样品可能与海盐粒子有关;样品的主要离子浓度与北极其它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降水化学成分相当,exSO42-基本接近于零,反映了受人类活动影响非常小的自然本底状况。研究认为巴罗地区是进行北极地区现代环境状况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雪坑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2007年在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采集3个雪坑样品。运用相关分析、海盐示踪法等方法,对化学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主要阴阳离子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雪坑中不溶粉尘和主要化学离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期间降雪中粉尘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主要离子的浓度在沙尘季节也明显高于非沙尘季节。雪坑中Ca2+是主要阳离子,SO42-是主要阴离子。除NO3-外,雪坑中其他离子浓度之间均存在较好正相关。表明冰川区主要受中亚地区沙尘活动影响;同时雪坑中的离子(尤其是Na+)除陆源矿物粉尘之外,一定程度源于海洋源。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8年7月天山托木尔峰地区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实测资料,探讨其冰川雪坑离子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Ca2+、Mg2+是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中主要阳离子;雪坑中阳离子浓度顺序为:Ca2+>Mg2+>Na+>K+>NH4+,其中,Mg2+、K+和Ca2+主要反映长距离沙尘源物质传输情况;Cl-和Na+则一半以上来源于海盐;青冰滩72号冰川NO3-浓度高于天山地区含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长江之源各拉丹冬峰东坡的尕日曲流域冈加曲巴冰川和水晶矿冰川冰、雪、水样品中的pH值、总碱度、总硬度、矿化度,以及K+,Na+,Ca(2+),Mg(2+)和Cl-,SiO2等可溶性离子的含量,同时讨论了其水化学组成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镁和锂盐的结晶特性,在实验室内25℃等温蒸发实验基础上和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冬夏季日晒蒸发试验.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是由氯化钠饱和的多组分复杂体系构成的.卤水中存在的离子是Na+、K+、Mg2+、Li+、Ca2+、B3+、SO42-和Cl-.试验数据与Na+、K+、Mg2+Cl-、SO42-KH2O五元体系介稳平衡数据进行了讨论和比较.Autenrieth相图被用来表示各数据间的关系和证明冬夏季蒸发时结晶行为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南极拉斯曼丘陵湖泊水化学特征。对13个湖泊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湖水以Na+和Cl-为主要优势离子,不含有CO32-离子,营养物质(N、P、SiO2)在湖水中普遍偏低,而且湖水和雪样无机氮组分均以NH4+为主,水化学类型比较单一,都属氯化物Na+型贫营养水体。Na+、Cl-、SO42-的高浓度,特别是Big湖、莫愁湖和Heart湖水中离子含量明显的高,指示拉斯曼丘陵地区的降水来源以海洋气团为主,并受海洋环境影响强烈。微量元素分布在0.01~2.0μg/l之间,接近于水圈这些元素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9.
酸性气体成分(如NO-3)的强挥发性导致其在雪面沉降后,具有沉积后气/雪交换作用,即其在表层雪内是“可逆”沉降的。通过比较东南极内陆雪坑的NO-3剖面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内NO-3的浓度变化,认为沉积后气/雪交换作用在东南极内陆较显著,而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则不然。表层雪内NO-3存在方式的不同和沉降机制的差异应是导致两地NO-3沉积后过程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韩建康 《极地研究》1998,10(4):4-14
分析了威德尔海周边雪冰和大气中MSA和nssSO2-4浓度资料。结果表明,威德尔海是造成这一地区大气中高含量生物硫化物的“源”,其周边岛屿及冰架表层雪冰记载和反映了大气中生物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源区产出硫化物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靠近南极半岛一侧高于靠近Filchner-Ronne冰架一侧。尽管诸多因素对输运和沉降过程发生影响,表层积雪MSA和nsSO2-4浓度仍呈现出很有规律性的空间分布:随沉降地点离海距离和海拔高度的增加,浓度值递减;但在一定海拔之下,“高程效应”不显著。冰芯中MSA浓度垂向分布显示出季节分配“滞后”现象,在表层表现为受天气条件制约的输运过程造成的相位差,在深层则归因于有待验证的“迁移”机制作用的结果。大气和雪冰样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类似威德尔海这样的高纬地区,大气中的SO2-4和MSA“信号”在雪冰样品中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减弱。但就空间变化趋势和季节分布而言,表层雪冰仍是大气中组分(在本文是SO2-4和MSA)的良好载体。十分接近的大气和雪冰MSA对nssSO2-4(或SO2-4)比率证实,这两种大气组分在由大气洗净和沉降到冰雪过程中只发生微弱的分离作用。这也就是大气和雪冰中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Studiesonchemicalcharacteristicsinsnowpitareveryimportantinresearchofmodernprocesesinsnowandice,whichisbasiccont...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航线上所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各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浓度、组成及存在形式.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离子成分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阴阳离子总和接近于1,表明航线上空主要阴阳离子具有海洋气溶胶的代表性;CI-、Na<'+>、SO<'2-><,4>、NO<'-><,3>、Mg<'2+>是航...  相似文献   

13.
极地冰雪环境地球化学指标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冰雪中可以反映气候环境的环境地球化学指标主要是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性微粒。可溶性杂质主要包括H+、Na+、Mg2 +、Ca2 +、NH4+、Cl- 、NO3- 、SO42 - 、CH3SO3- 等。本文在概述冰雪中的这些化学杂质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概述了冰雪中NO3- 沉积的主要来源 (即闪电作用和高层大气光化学作用产生的含氮化合物等 )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活动、火山活动、超新星活动、核爆炸试验和沉积后的蒸发及迁移作用等 ) ,SO42 - 的主要来源 (即海洋生物释放和火山喷发等 )、影响因素 (包括源区温度、ENSO事件及海冰面积等 )和它们的时空变化特点 ;讨论了南、北极地区冰雪中微粒沉积的主要源区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for the upper 10m firn/ice obtained at the main dome of Collins Ice Cap,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revealed the direct relation of soluble impurities of snow mass to the composition of atmosphere aerosols. It was indicated that sea salt source dominates the atmosphere aerosol around Collins Ice Cap. The simultaneous variation shown by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Na~+, K~+, Mg~(2+), Ca~(2+), SO_4~(2-), CI~-, Br~- and very close EF values (≈1) suggested their common marine source and similar deposition process. Besides the possible surface contamination,NH_4~+varied uniformly along deeper part of the core in concentration,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background value of ammonium.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NO_3~- concentration profile has not reached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5.
We measur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l -, Na +, SO 2- 4, NO - 3 and 7Be concentrations in snow cover along the traverse route from S16 to Dome Fuji station in east Dronning Maud Land, Antarctica. The concentrations of Cl - and Na + at the coast exponentially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up to 200 km inland. Between 200 1000 km inl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 were nearly consta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l - increased with distance beyond 750 km inland. Furthermore, the contribution factors between Cl - and Na + decreased and the Cl -/Na + ratio and the nssCl -/Cl - ratio increased toward the interior of the contin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a salt aerosols are transported from the coastal region toward the inland region of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and that a source of Cl - other than sea salt exists in the inland plateau of Antarctica.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 2- 4, NO - 3 and 7Be in snow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the coastal region and the inland plateau regio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katabatic wind region.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Electricalconductivityinprecipitationreflectstheloadingofionsinprecipitation,thusdisplaysthechemicaloutlineofthe...  相似文献   

17.
钟玉婷  刘新春  范子昂  何清 《中国沙漠》2012,32(4):1053-1061
 利用2009年塔里木盆地的塔中、铁干里克、喀什和民丰4个观测站采集的总悬浮颗粒物(TSP)观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无机离子浓度特征。结果表明:①塔中、铁干里克、喀什和民丰观测站TSP月平均质量浓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峰值区都在4—5月,而低值区为11—12月,季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②TSP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均总离子浓度为塔中>铁干里克>民丰>喀什;SO2-4浓度分别为总离子浓度的58%、50%、54%和51%;Ca2+浓度分别为总离子浓度的13%、16%、16%和11%;Na+浓度分别为总离子浓度的12%、13%、10%和12%;Cl-浓度分别为总离子浓度的12%、16%、11%和22%;所以硫酸盐、钙盐、钠盐及氯离子是塔里木盆地TSP中主要无机成分。③铁干里克、民丰、喀什和塔中的阴阳离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9、0.25和0.91;阴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阳离子平均浓度的2.57、2.12、2.15倍和3.02倍,说明4个观测站的阴阳离子都不平衡。④4个观测站SO2-4/NO-3比值远大于燃煤排放的SO2-4/NO-3的比值,所以4个观测站所在地区的固定排放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移动排放源。  相似文献   

18.
在2007年4月、8月和10月三个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23个气溶胶样品和7个新降雪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春、夏、秋三个季节气溶胶平均载量为86.22 neq/m3,分析显示1号冰川存在NH4HSO4和(NH4)2SO4气溶胶,并有少量NH4NO3气溶胶存在。气溶胶和新雪样品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变化趋势相似,气溶胶浓度升高,新雪样品的浓度也会有所升高,反之亦然。气溶胶和新雪中Ca2+、Mg2+、Na+、Cl-、K+的相关性很好,说明雪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基本能反映大气中的状况;对气相和颗粒相并存的NH4+和NO3-来说,雪中的离子浓度和大气中的离子浓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