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的框架结构及技术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是通过对地质统计学理论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结合我国地质勘查实际情况而开发的综合性三维地质勘查系统.介绍了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的框架结构及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2.
应用于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是一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技术,为更有效地探测与金属矿有关的局部不均匀体,我们利用了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这里结合模型实验和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在金属矿勘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复杂的介质结构和矿体形态通常使金属矿地震解释异常困难,为深入研究复杂金属矿体的地震波场特征,有效开展金属矿地震解释,本文以庐枞矿集区的罗河、泥河和大包庄矿床为例,在详细开展物性测量和地质与地球物理建模的基础上,对均匀介质复杂矿体模型、简化矿体模型和随机介质简化矿体模型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Cu(Au)成矿带,位于该区的安徽省铜陵矿集区是我国深部找矿示范重点攻关地段,而焦冲金矿是铜陵矿集区中的典型金矿,且位于铜陵狮子山矿田西南找矿有利远景区。利用GOCAD建模技术方法,以焦冲矿区-420 m至-820 m的中段图、钻孔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研究区矿体、含矿岩体和岩性地层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含金黄铁矿标型矿物热电性特征与规律,圈定了两个找矿有利靶区。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深部靶区优选和工业采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技术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是重要的煤炭、有色金属、建材及钢铁生产基地,矿业经济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加强探矿权管理,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矿产资源管理健康有序发展,创新地质勘查开发新机制,实现安徽省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特对安徽省重要矿产地质勘查项目区块(探矿权)设置进行研究。在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地质勘查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对安徽省重要矿产勘查区、预留区、成果保护区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研究,进一步细化和实施地质勘查规划,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勘查工作,科学合理地划分勘查区块,设立矿产勘查项目区块(探矿权),为地质勘查及探矿权设置和整合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矿产勘探的理念,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勘探哲学",是指导矿产勘探的思想、方法、技术、目标和组织.矿产勘查的3个基本要素是"找什么"、"哪里找"和"如何找".随着"三要素"的发展,矿产勘查的概念正在逐渐变化,"三要素"为改变矿产勘探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矿产勘查概念的创新是持续的勘查和开发与时俱进的结果."数学...  相似文献   

7.
矿床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由若干个经地质勘查圈定的矿体组成。由于地质勘查的阶段性,一定勘查阶段圈定的矿体往往只是一个矿区某些矿体或某个矿体的一些矿段,一个矿床的所有矿体往往是多个地质勘查报告(简称地勘报告)提交的。因此,一个矿床的矿区范围由多个地质勘查报告圈定的矿体的空间范围来界定。由于矿区内各个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因此整个矿区的工作程度需要重新确定。总结了矿区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对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提出了定性原则和量化模型。这些原则和模型不仅成功指导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项目中矿区范围的划分和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对评估整装勘查区内矿床的勘查程度、合理部署整装勘查区找矿勘查工作及合理设置采矿权均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Houlding在1993年提出的。三维地质建模是指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建立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体物理、化学属性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Minexplorer软件集高效快捷、地质分析自动化、二维GIS制图与三维可视化为一体,能对原始勘探资料和地质编录成果数字化,有效管理、分析地质勘探多元数据,可构建理想的三维勘探辅助决策模型,科学计算矿床资源储量、实现储量动态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  相似文献   

9.
初论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清  刘红光 《地球科学》2001,26(2):129-134
数字找矿模型是实施数字找矿工程的强有力工具.根据地质异常致矿原理初步论述了数字找矿模型的理论基础;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的特征及其找矿功能; 致矿信息提取、关联、转换与综合以及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建立方法.事实上致矿信息提取与综合的过程亦是数字找矿模型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找矿勘查的高风险性表现在找到可赢利矿床的成功率低和找矿发现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不仅影响了矿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根据国际找矿勘查的一些统计资料和实例分析了造成找矿勘查高风险性的原因,提出降低风险的预测性勘查战略。区域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和勘查者所具有的知识、思维能力、技术手段的局限性等客观因素使找矿勘查的风险不可避免,但不少找矿勘查的失败是由勘查者在资料使用、观察、思维等方面的主观失误造成的。勘查者可以通过增加尝试的次数来获取成功,更可取的是通过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以预测性勘查促找矿发现,进而降低找矿勘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