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ΔC(即后生碳酸盐)成因机理的分析,结合典型实例,对ΔC异常与烃类异常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地下深处油气藏联系的研究,大量事实证明,ΔC异常并不总是与烃类异常一致的,只有当ΔC异常与烃类异常较一致时,ΔC异常才具有找油气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典型实例 ,对Δ C异常与烃类异常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与地下深处油气藏联系的研究证明 ,Δ C异常并不总是与烃类异常一致的 ,只有当Δ C异常与烃类异常段一致时 ,Δ C异常才具有找油气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烃类微渗漏基本理论和连续介质假设,总结了近年来地球化学勘探领域主流的关于烃类微渗漏机制的假说;根据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烃类气体以胶体大小的微气泡做布朗运动向上运移为主的微渗漏机制,利用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定量描述烃类微渗漏的数学模型;采用构建单层和多层积木块理想地层介质模型叠加的方法对典型地质条件进行了划分和组合;建立了描述地层介质模型内部烃类垂向微渗漏过程的定量方程,即一类反应-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进行了“油气藏中烃类组分垂向微渗漏和异常形成动态过程”的数学描述和模拟,并将上述过程付诸于典型实践区--鄂尔多斯盆地花豹沟油气藏进行模型的数值验证与实例分析,得到与实际勘探数据相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为复杂条件下油气运移定量地球化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具体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塔北地区化探遥感技术探测油气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油气藏上方烃类微渗漏,可引起附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遥感技术直接探测油气藏提供了可能。作者在本文中以地物波谱测试、TM、NOAA卫星资料为信息,以石油地质理论和烃类垂向微渗漏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应用化探遥感技术寻找油气藏的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过研究发现,油气化探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烃类和蚀变碳酸盐法是该地区比较有效的方法。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十屋南地区烃类比较活跃和富集,这对在该地区利用地球化学技术寻找油气藏是个有利的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在测区内发现了一些油气化探综合异常,这些综合异常的存在,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内具有成油气藏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蚀变碳酸盐(△C)是油气藏中低分子量烃类气体运移至地表后氧化形成的特殊碳酸盐,它呈胶结物形式存在于硅铝酸盐裂隙或晶格间,稳定且不易淋滤。在油气藏的上方近地表土壤中,普遍发育△C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某油气区的含油岩系、油气藏上方的土壤覆盖层和原油等地物的光谱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后得出烃类物质在2310和2350nm附近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油气藏上方存在吸附烃异常与碳酸盐化。机载细分红外光谱遥感技术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表明,该遥感图像的色调异常主要是反映烃类物质的光谱信息。该技术为寻找油气资源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8.
程学惠  张谦 《沉积学报》1995,13(2):169-177
埋藏在地下深处的油气组份,通过断层、裂隙、可渗透地层以及地下水等多种途径向上运移至地表附近时,改变了原始地表土壤的地球化学场,在土壤中形成可辨异常。油气化探就是运用土壤烃、土壤蚀变碳酸盐(△C),土壤汞、甲烷及△C碳同位素等从土壤、岩芯、水体中检测油气运移的迹象,在地表发现异常,进而研究评价这种地球化学异常和油气的微渗漏及油气圈闭类型等关系,为寻找埋藏在地下深部的油气藏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油气化探中,传统观点认为断层是优势通道,烃类沿断层渗漏形成的化探异常将偏离实际油气藏位置在近地表的垂向投影,这引起了地质界对化探技术预测地下油气藏的质疑。针对上述质疑,以断块油气藏的简化地质模型为基础,研制实验装置,开展断块油气藏烃类通过盖层及上覆地层垂向微渗漏模拟实验,研究了地下断层对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断层控制的油气藏,断层不是烃类微渗漏的唯一优势通道,油藏上覆盖层及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裂隙或微裂隙系统等都是决定地表化探异常分布的重要因素,烃类垂向微渗漏是客观存的;断层是否是微渗漏的优势通道,取决于断层的封闭性;另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圈定油气靶区的最好采样方法是高密度的网格采样。  相似文献   

10.
蒋涛  任春  夏响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4):251-254
通过对近地表土壤中渗漏烃类气体不同赋存状态的特征分析,结合已知油气藏上方化探指标(顶空气、游离烃、热释烃、酸解烃等)异常的研究,认为这些指标在同一油气藏上方的不同时期的测试含量会有差异,但在各指标异常范围和变化趋势上仍能显示深部油气藏存在的信息,反映出这些指标的有效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因此,近地表土壤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分析可为有效地利用油气化探指标寻找油气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杜栩  郑洪印 《地学前缘》1995,2(4):137-148
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不断加深,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异常高压油气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30%左右,因此,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详细论述了异常压力的成因,即烃类生成作用、欠压实作用、液态烃类的裂解作用、粘土矿物的后生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温度变化等;系统阐述了世界典型含油气盆地的超压形成机制、超压体系中油气初次运移机理以及超压与油气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五种超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即:(1)位于超压体系中的低渗超压油气藏;(2)位于超压层系中,以礁灰岩(或浊积砂岩)为储层的高压油气藏;(3)位于超压带上倾方向,以退覆三角洲平原和分流河道砂岩为储层的常压或过渡带超压油气藏;(4)位于超压带上、下部的超压油气藏;(5)位于远离超压体系的泄压区常压油气藏,本文对指导、加深新老油气区勘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双河横江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区域内存在两个与地层有关的地球化学背景场,烃类指标与△C、Hg、Fe2+等非烃指标异常间具有明显不同的配套组合关系。各指标综合化探异常特征和指标间组合关系对测区油气分布、保存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两处属构造泄漏泄压区及四个有利远景区,评价结果为下一步钻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载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柏林  杨琨 《贵州地质》1996,13(4):316-317
本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北部,某些油气区的含油岩系、油气藏上方的土壤覆盖层和某些化学纯的烃类物质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烃类物质在2310和2350nm具有双汲收特征,2270~2460nm的反射率比相邻波段低15%~20%。油气藏上方普遍存在着烃类异常、放射性异常,而碳酸盐矿化蚀变仅在局部地方出现。航空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表明:地物波段特征研究是该技术的基础;探测器工作波段的选择是核心;图像处理技术是关键。图像处理提取出的油气遥感信息主要反映的是烃类物质(以重烃为主)的2270~2460nm的光谱信息。该技术直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前期勘探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4.
油气藏中的轻烃气体能够以微弱但可检出的量近似垂直地渗漏到地表土壤中,其中一部分烃类以游离态赋存在土壤或岩石颗粒空隙中.壤中游离气中的烃类能反映深部油气藏烃类的现代补偿性活跃微渗漏,被认为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最可靠方法之一.壤中游离气采集是获得第四系沉积层中微渗漏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关键技术.自行研制了便携式游离气采集新装...  相似文献   

15.
烃、汞等气体组分垂向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断层与裂隙、盖层的封堵性、异常源的浓度差与压力差、各组分的地球化学性状与行为四大方面讨论了其对油气藏中烃类、汞等气体组分垂向运移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说明了其是地表各类油气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形态和异常模式构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海洋油气资源的遥感探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海洋油气资源遥感探测技术的两种方法,即烃类渗漏形成油膜的检测及由于油气藏的存在而导致的海底微重力异常的检测,并分别对这两类方法的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颜自给 《矿产与地质》1996,10(6):423-428
吸附烃是油气化探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从油气藏运移出来的烃类气体。应用吸附烃法找地下油气藏应排除地层、地形、地貌景观的干扰异常。不同地层上方土壤中吸附烃含量变化可能与地层沉积时间、沉积环境有关;不同地形、地貌景观下土壤中吸附烃含量异则是由于地化环境(pH值等)所致。消除这些干扰因素的最简单方法是分区统计背景值,或者用不同异常下限或用衬度值圈定异常。经校正后的异常能更真实可靠地反映油气藏,已在四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区某探区土壤吸附烃组份异常成因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胜利油区某探区烃类组份的相关性特征、三维荧光特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及烃类组份的某些比值特等4项参数的对比分析,认为该区土壤吸附烃组份异常的成因主要属热解成因的油田伴生气或凝析气,基本可排除地表生物降成因气、人工污染气、煤成气形成异常的可能性。土壤吸附烃组份异常推断为学深部油气藏在地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油气化探异常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化探是油气勘查的一种手段,它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油气化探指标的讨论,认为土壤中的次生烃类、热释汞和甲烷同位素是油气化探的有效指标;讨论了油气化探中异常的形成模式,根据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形态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赋存于地下的油气藏(田)一般都存在向地表微渗漏,油气藏上方烃类垂向微渗漏可引起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航空高光谱技术用于探测烃类微渗漏信息成为可能,成为油气选区调查和寻找油气的有效技术方法。在准东2500 km2范围内开展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技术研究,获取了研究区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油气及与油气相关的粘土、碳酸盐、二价铁等信息,通过与已发现的油气藏(田)高光谱油气异常信息的对比研究,在准东地区落实了柳树河子和三台镇2个油气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