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区域农村贫困程度测定方式不完善及缺乏地理视角的现状,选取四川省36个国家级扶贫县为实证对象,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全面耦合的农村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分析区域农村贫困的影响机制,并运用GIS与BP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自然致贫指数、社会致贫指数和经济消贫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表征区域农村贫困程度的区域扶贫压力指数——一种新的区域农村贫困测度方法,为国家扶贫政策文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关于财政扶贫资金基于区域农村贫困程度分配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SOFM网络的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驱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有助于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从区域发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的驱动类型。首先,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国家尺度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借助Matlab 7.6软件、采用SOFM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区域层面对中国各省域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的驱动类型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的驱动类型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区域发展负向驱动、区域城镇化负向驱动、区域经济负向驱动和区域发展正向驱动;且从全国来看,在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驱动问题上出现了较显著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3.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中国欠发达区域的一个典型村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虽然欠发达区域的城市经济扩散能力较弱、城乡互动的原动力不强,但通过“内生性”措施并依靠当地优势条件和历史发展路径,采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策略,能实现乡村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转型。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247-1254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云南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区域特征,在已完成全省农村经济一级区划分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时序战略,区域战略、地带战略及其相配套的若干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0  
张富刚  刘彦随 《地理学报》2008,63(2):115-122
从系统论的角度, 剖析农村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 是构建区域农村 发展主导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 ① 区域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城乡统一体, 农村问题必须 置于区域整体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② 区域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由农村发展内核系统和 农村发展外缘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 农村发展的本质就是两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作用的过 程。③ 区域农村发展综合能力取决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外援驱动力两个 方面, 三者均是矢量的概念, 符合物理学意义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分力之间相互组 合, 形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对应不同的农村发展状态。④ 依据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 性, 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个一级类, 以及工业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发展型等六个二级类。以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发展为研 究主线, 结合不同农村发展模式的特征与要求, 是地理学研究农村发展机制与模式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还需要土地财政发挥正向作用,加之农村建设用地低效、隐形市场的存在以及国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土地财政必然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选取2001—2015年土地财政与农村、城镇建设用地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我国31个省份(未含港澳台地区)土地财政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作用程度由高至低划分为7个区域。驱动程度最强的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潜力相对于国有土地出让面积的替代作用最小。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对于农民财产性增收贡献、增加区域生产要素及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地方政府征地引发的社会弊端及其程度区域差异显著。从鼓励农民参与投资开发、建设土地指标储备制度、指标异地流转入市等方面,构建兴利除弊的区域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晋城市农村工业发展在中西部资源开发型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文以此为例,探讨该类型区域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规律一样,作为区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该文采用泰勒(Theil)区域不平衡指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地带性差异,其中以非农产业的差距最大,这种差异在1993年以前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后,经济总量的差距趋于缩小,但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继续扩大。为了反映不同地区农村发展更深层次的差异,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层次聚类法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农村地域经济类型,总结分析了不同农村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发展响应对于理解城乡关系、区域城镇化以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时空格局,并探究二者的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二者高低值空间分布不完全吻合,农村发展差距整体上小于城镇化差距;2城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发展,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二者协调程度下降,农村发展分异加大;3协调分析需要紧密结合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状态,三者空间分布存在多种耦合情形。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创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机制;应着力凸显地域主体功能,加强不同功能区间的协同;宜依托区域自身禀赋特征,探索契合当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形特征及复杂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多种发展功能相融合的背景下,以形状属性的空间演变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城郊区域总体、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波谱分析显示,在近中郊、远郊、山区3个基本圈层的基础上,以前门为中心3种区域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周期交错分布。分形和Hurst指数的分析进一步显示,虽然城郊区域总体农村居民点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空间结构复杂但却不具有分形特征;而地形单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原区(7-76km)、乃至深受城镇化、产业化、农区非农化影响的近郊平原区(7-49 km)的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具备分形特征。后2种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演变与其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进程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北京农村居民点处于承接大都市空间扩展与农业、农村、农民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规划的策略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驱动力方面,在研究区域的选取、内容、尺度和方法上都有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认为,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将注重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类型和方式间流动的诱导因素,借助3S技术,研究更加定量化;与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相结合,推进农村居民点生态环境的改善;考虑土地利用政策和政策的跨区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福建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是这一时期福建农村经济的最显著特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农村大量存在,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明清时期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福建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是这一时期福建农村经济的最显著特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农村大量存在,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农村增长中心”的概念,并论述了农村增长中心的特征、性质和意义以及建设农村增长中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规律一样,作为区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该文采用泰勒(Theil)区域不平衡指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表明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地带性差异。其中以非农产业的差距最大,这种差异在1993年以前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后,经济总量的差距趋于缩小,但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继续扩大,为了反映不同地区农村发展更深层次的差异。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层聚类法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农村地域经济类型,总结分析了不同农村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水平格局,并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二者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探讨城镇化和农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我国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化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区域之间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其变化幅度没有城镇化剧烈,但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耦合协调度显著提升,区域之间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西部地区整体较低,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格局已初步形成。(3)以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分析了城镇化和农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要素耦合、结构耦合和功能耦合是城镇化和农村发展耦合协调的3个表现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子解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刘慧 《地理学报》2008,63(8):799-806
在GINI 系数因子分解的基础上, 提出了测度区域差异变化影响因子贡献来源的分解方法, 将影响因子对区域差异变化的贡献分解为因子的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两种类型。对1993-2005 年中国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因子分解的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格局最重要的因素, 但对农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反, 近年来工资性收入集中度的不断下降超过了结构性增加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 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农村区域差异的缩小。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 越小, 且结构性和集中性对区域差异的贡献都在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格局的贡献虽然不大, 但对收入差异扩大的贡献不断增加, 已成为影响农村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财产性收入贡献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结构性贡献, 集中性变化影响的趋势并不明显, 而转移性收入贡献的增加除结构性增加影响之外, 集中性下降的影响同样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分区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刘玉  刘彦随  王介勇 《地理研究》2010,29(1):145-15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区域范围内待整理农村居民点分区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序整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河北省1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实力和整理迫切度等8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进一步基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综合评价分值,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生态型整理区和优化调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可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苗长虹 《地理研究》1994,13(3):25-34
80年代以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依据对河南省178家农村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四个亿元村的访问以及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区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区域型式,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