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数字地名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北京市地址地名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和北京市的地名发展史,从政府部门和地名信息提供商两个方面综述北京市数字地名发展的现状,并与兄弟城市的发展情况作对比。认为数字地名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北京市的数字地名事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需要政府出面很好地规划、协调、管理,实现地名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地名服务开始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刘永轩  董明  蔡磊  李程程  张冲  潘笑  甄艺津 《北京测绘》2023,(10):1327-1331
地名是一种具有地理位置指向性与历史文化内涵社会性的重要信息资源。北京市地名管理工作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传承古都优秀历史文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数据时代下,应充分利用好地名数据资源,挖掘提取有效信息,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文章分析了北京市地名大数据的特征,分别从地名管理、文化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论述,为地名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邵荣霞 《地图》2000,(1):45-49
城市的纪念册 凡有城市便有地名,地名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期.它连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它记录城市风物,也反映乡风民情.地名既是城市的标识,她也能向你诉说这座城的沧桑之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索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在国防建设、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地名的管理水平以及地名的公共服务能力.本文基于GIS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城市地名"一张图"整合区划地名相关的数据,进而支撑对地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全面的地名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名在政务管理、公众服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名与地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名和地址定义分析基础上,从语义构成、存在的先后顺序、空间形态、指代空间范围的确定性、时间形态、文化内涵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地址是一种复合的地名或地名的延伸;地名在先,地址在后;地名一般表示较模糊的面状范围,地址一般表示较具体的定位点;地名有历史、现状和规划三种时间形态,地址只有现状地址才有意义;地名具有文化内涵,地址是地名的组合,侧重于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城市及智慧城市在建设和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之一,且地名地址数据的有效性、时效性与鲜活性,直接影响城市平台的运营与管理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最后,论述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指导当前地名地址数据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8.
地名地址数据库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数字城市的逐步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提升数据完整性、时效性以及权威性成为数据库更新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德州市地名地址数据库更新项目为例,指出外业调查中存在的数据问题,在对多来源地名地址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分析这些数据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库建设思路,利用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及人机交互的方式将官方资料与调查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并详细地从数据体系化检核、地名地址拓展、名称标准化3个方面进行阐述。项目成果表明,数据的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唐浩 《地图》1992,(1):63-63
标准地名图是专题地图中的一种。随着地名工作深入发展,地名图的特点和作用已被地名部门所认识。苏州市地名委员会继1982年编绘地名图之后,又于1988年4月组织编绘了全开《苏州城市标准地名图》。现将该图(以下称1:9000标准地名图)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编绘1:9000标准地名图的意义以收载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现势性标准地名的地图称为标准地名图。这种地图是在1980  相似文献   

10.
地名凝结了区域文化及历史过程,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何挖掘地名文化信息是一个有趣又重要的问题。结合文本知识、专业知识、先验知识、专家知识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通过建立知识库及提取规则,采用数据制图、模型制图、知识制图等制图方法实现中国大陆方言地名、地名通名制图。结果表明,制图结果可以得到相关地名的空间分布范围,揭示区域地名通名的高频词汇特征,可以为区域地名管理、规划、保护与利用提供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际桐 《测绘科学》2002,27(1):11-14
主要论述了与地名相关的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地堍用字和读音规范、地名信息系统、地名标志、地名技术规范、地名科研与管理等现代化地名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据规范、信息丰富、现势性良好的地名地址数据是新型城镇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撑与保障,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也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实际,探索了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建立,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数据的应用愿景。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区现在有二千余条马路,五万七千多个地名,这是上海县城设置以后,尤其是一百五十多年来城市不断扩展变化的结果,而绝大多数路名、地名都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相似文献   

14.
界定了地理编码、地理代码、地名地址二维码概念等概念,分析了二维码的特点及地名地址二维码的设计流程与方法。综述了地名二维码和地址二维码在公安、快递、地名及农产品追溯方面的应用。地名地址二维码信息丰富,改善了地名地址编码方法和人们的生活,在公安、快递、地名及农产品追溯等方面已经并正在发挥作用,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上有很大潜力,建议对其规范化管理和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邱海泉 《北京测绘》2015,(3):55-57,61
通过对广东省地名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从空间数据资源和公共平台服务接口两方面出发,论述数字城市建设对构建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和提升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名信息系统是地名工作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为了满足城市GIS中地名查询、规划设计、社会化服务的应用需求,主要采用地名数据库、管理及办理、系统综合管理三重架构,设计一个利于地名管理、业务办理、决策支持的应用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式,同时实现了地名地理信息动态更新,为地名相关业务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人有以人名来命名地名的风尚,很自然会采纳以著名的文学家的姓氏来命名地名,其中包括城市中的街道、广场、公园名称等。  相似文献   

18.
吴飞 《北京测绘》2021,35(2):178-182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名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为摸清地名家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我国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地名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名和测绘的渊源,阐述了跨越30年的北京市两次地名普查的时代背景和要求。通过测绘技术在两次地名普查实施中的应用,折射出3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人工翻译地名效率低且西班牙语地名专名自动化音译研究尚为空白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西班牙语语法规则和发音特点,提出基于先验知识的西班牙语地名专名自动化音译方法。通过构建西班牙语地名先验知识库,将先验知识分为实例类先验知识和规则类先验知识,作用于专名音译,分为基于实例类先验知识的音译和基于规则类先验知识的音译,来对西班牙语地名进行专名音译。将该方法应用于西班牙语地名专名音译,结果与翻译软件对比分析,该方法的音译结果符合音译规则,更加规范,准确率高,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湛江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其核心数据库需进一步进行完善。基于全要素基础地形图、影像数据、地质、规划、管线信息和基础地名数据,构建地名地址数据库,为湛江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框架信息。本文论述了地名地址模型构建、编码原则,数据库设计及更新,并介绍地名数据库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