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德合作于1988年和1991年两次用GPS监测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场区现代构造运动及红河断裂的地壳形变,两期观测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滇西GPS观测基线相对定位精度接近10-7。利用两期观测资料得到的基线变化,并结合构造应力场应变模型,估算得到场区近期构造应力场的应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该地区应力状态以挤压为主,兼有拉张及右旋剪切,其主压应力方位为N17°±12°E;由于印度板块在场区西侧的侧向挤压作用,场区内北东向压应力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线性回归、符号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1993年完成的跨青藏高原首期GPS网39条基线的数据处理结果。通过对单基线观测中误差、重复观测基线互差及异步环闭合差的精度分析,认为由16个观测点组成的跨青藏高原GPS监测网的基线平均相对精度达0.1ppm。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GPS观测及其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东南沿海GPS地壳形变监测网的两期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根据复测资料的对比,对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期GPS观测资料经严密处理后其基线重复性精度优于10- 8,高程分量的精度固定误差小于7m m ,比例误差优于10- 8,满足了研究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需要。利用统一处理后的两期GPS观测结果获得了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图象,表明该地区相对于全球ITRF框架整体呈南东东向运动,台湾和福建沿海大陆相对运动是北西向压缩。这个结果和本地区北西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一致。GPS测区范围内测点的相对运动表明测网所跨越的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呈右旋走滑趋势,其活动量为毫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孕震断层的形变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形变特征,给出了其失稳的临界条件。通过对失稳过程的分析,对孕震期作了新的划分,并给出了失稳临界条件的形变判据。指出:综合使用GPS测量、跨断层短基线测量和固体潮观测,可以对孕震的时间进程实施追踪,并可对孕震的危险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6个GPS固定观测点3天的观测资料,采用伯尔尼3.5版软件用多种方法计算了长距离GPS基线边及GPS卫星轨道参数。结果表明,对800~3000km的GPS基线,利用精密星历计算,边长及其经纬度分量重复测量精度可达10-8~10-9;同精密星历相比,2天轨道弧段的定轨精度为1~4m(坐标中误差)。显然,采用IGS(国际地球动力学GPS服务处)计算中心的精密星历可以满足地球动力学及地震预报研究对GPS的精度要求,而利用国内的观测点资料作GPS卫星定轨,可以满足一般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观测精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于1998~2002年开展过5次基本网GPS联测。利用GIPSY软件处理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基线定位水平分量精度为2~5mm,垂直分量为7~15mm;基线变化的水平分量测定精度为0.5mm/a,达到了流动观测的最高水平。分析基线定位误差发现:固定误差是目前相对定位的主要误差;与基线长度有关的比例误差对于水平分量而言,基本可以忽略。对速率的统计分析说明:至少4年观测间隔,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精确、可靠的测站速率结果。  相似文献   

7.
装配了静电反馈装置的LCR-G/D型重力仪是目前世界上观测精度最好的相对重力仪,静电反馈装置的转换参数确定得正确与否是影响观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研究了转换参数数学模型及精度的基础上,介绍了它的标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并根据LCR-G-793、G-854两台仪器的标定结果,分析了转换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标定精度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了标定和使用转换参数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GPS监测滑坡形变的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GPS监测网基准稳定性检验的模型和方法,且针对不同期GPS基线向量观测值存在尺度和方位基准系统差异,给出了考虑基准参数的平差模型和基准参数显著性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全国地磁台网2008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绝对观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D I仪操作的基本技术、基线值计算中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基线选定的方法,以及绝对观测仪器的维护等。  相似文献   

10.
昆仑山地震前后基线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国地壳观测网络GPS基准站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昆仑山地震前后基线长度及方向的变化特征;根据昆仑山地震破裂方向,讨论了不同方位基线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基线长度与基线方向变化的灵敏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近于一致时,基线长度的灵敏性要高于基线方向的灵敏性;2)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近于垂直时,基线方向的灵敏性要高于基线长度的灵敏性;3)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成45°时,基线长度和基线方向在震前有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GPS掩星技术和电离层反演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系统地介绍了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的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和一些关键技术;论述了利用GPS掩星数据进行电离层反演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流程.并结合GPS/MET和CHAMP卫星的实测资料,计算了电子密度剖面,与用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GPS掩星电离层观测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大等特点;最后讨论了GPS掩星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机理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GPS基线快速计算与跟踪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最终解的滞后时间,及时跟踪地壳形变的动态,利用提取的GPS长期运动背景外推GPS每日最终解;同时以松弛解H文件中的协方差矩阵为约束条件,对松弛解H文件中的坐标进行7参数转换,得到ITRF2000框架下的GPS当日坐标;用外推的GPS当日解、GPS最终解和H文件分别计算基线长,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然后,为了从大量的基线中找出变化幅度较大的基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活动地块内基线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GPS基线的动态跟踪与监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控制网三维约束平差基本原理,提出一种GPS坐标及高程同步转换方法,即先由GPS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反算点间基线向量,再将旋转参数、尺度参数以及国家坐标系中的坐标作为待估参数,通过附加公共点约束进行坐标及高程转换。利用工程实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灵活、有效,其坐标及高程转换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λ?????????????????λ????????????????????????????????????????????GPS????α??????????????????????????GPS???????????λ???????????ü?????????????????????????????CSCORS???????????ε?λ????????????????β??λ??????????????仯????????????λ???????????????????GPS????????????ò????????ò????λ???????  相似文献   

15.
?о?????GPS?????λ??????????????λ????????????????WGS84??????μ??????????????EGM2008?????и???????????4??IGS????????????????????????λ?????????????????????????????GPS?????????????????з????????????????????????Щ????????EGM2008????????и????????侫????????15 cm??  相似文献   

16.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大地测量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者方面的异同,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大地测量(含GPS)的必要补充,介绍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台网观测技术,以及它在我国10多次中强震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福建地区GPS地震监测网2003、2005和2008年3期的观测资料,计算了GPS点位运动速率和2008年切应变的分布。结果显示:GPS点位运动矢量的主要方向是东偏南,大小在40 mm左右。2003—2005年和2005—2008年两个时期的速度场量值差异不大,但运动方向有所改变。切应变在莆田至福州以及泉州至莆田,越靠主干断裂剪切应变越小,断裂两侧剪切应变差异不显著;厦门至漳州沿海一带,向沿海方向剪切应变逐渐增大;在厦门至泉州之间靠近厦门一侧,存在相对较大的剪切应变梯度带。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月,俄罗斯完成了对GLONASS的24颗卫星布设,并开始整体运行。GLONASS与 GPS相比无 S/A政策影响,与 GPS联合使用可提高单点定位的精度。因此 GPS与GLONASS的联合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前提是必须知道GPS与GLONASS的坐标转换参数。本文分析了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模型及计算方法,介绍了俄罗斯国防部第29研究所为确定适用于俄罗斯地区的GPS与GLONASS转换参数而进行的GPS、GLONASS观测及数据处理,认为: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础上,计算适用于中国地区的GPS与GLONASS的坐标转换参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星载GPS相位非差观测粗差和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提出了以历元间星载GPS载波相位观测值之差作为观测量,结合拟准检定法(QuAD)来探测和修复非差星载GPS相位观测值中的粗差和周跳的方法。利用仿真低轨卫星GPS相位观测数据,对粗差和周跳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探测和修复步骤与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简捷,而且能有效修复非差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粗差和周跳,为非差星载GPS精密单点定轨提供了良好的质量控制基础。  相似文献   

20.
??????????GPS??????GLONASS???????????????????GPS ???????3?????裬????GPS??GLONASS?????????????Galileo????????????????????????????? ???????????????????????????????????????????棬???????????????λ????е???????????????????????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