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秦亚军  谢今范  马吉祥  李宗文 《气象》1998,24(12):39-42
通过网络互联,实现了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利用卫星网提供的实时观测数据,提高了预报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Micaps系统是广大台站普遍使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作为一个人机交互平台,是我国新业务技术路线的重要基础。 Micaps系统除了能显示传统纸质天气图外,还可以显示大量辅助图表、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图、本地开发的产品等。而由于上述是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的,这不仅可获取大量的气象信息,并大大减小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之能集中精力去考虑预报和提高预报水平。另外,由于Micaps系统几乎对所有气象信息存取提供了一套“国家标准”,有利信息的使用和交流。 Micaps系统是针对全国设计的,带有…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环境气象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立了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相结合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发展了以气象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为核心的高分辨率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应用自动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实现对本地气象预报要素、T213格点资料及其他气象数据的自动提取处理、数据格式转换、系列指数预报模式计算、实时网页更新、最终预报产品结果直接发送到专业气象服务网络终端,在Internet网络上进行气象信息发布多种功能。本文概述了系统主要的设计结构、工作流程、功能特点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重点项目9210工程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结合州、县两级预报业务的具体情况,研究建立了气象信息的传输、采集、处理、贮存、综合分析、预报制作、预报集成、产品分发与服务等相配套的新一代气象信息分析与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州、县两级气象台站的预报工作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9210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已能通过卫星定时接收国家气象中心下传的气象信息。今后,数值天气预报将逐步代替传统的天气图形势预报方法。在这种形势下MICAPS人机交互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预报工作的环境场,它能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并编辑各种气象数据的图形图象等,界面操作方便灵活。预报工作环境的改善和预报手段的提高,需要有一套新的业务工作流程与之相适应。为此,根据我州的实际情况,并兼顾以往预报员习惯的工作思路,制定短期预报业务工作流程(见图1)。l总体思路以MICA四人机交…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地区级预报业务的发展从90年代初期到末期,近10年间就经历了3个阶段的飞跃,预报平台从繁琐的手工分析制作、远程调用自动填图发展到今天全球资料信息的共享,预报业务从纯天气预报服务向城市生活气象、环境气象、专业专项有偿服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说9210工程的全面业务运行使预报业务的硬件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地、县级气象信息资料的匮乏、滞后已成为过去。虽然9210工程对预报业务来说无论是工作环境、工作平台、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大大提高预报准确率及代替本地预报方法的研究。关键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9…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卞光辉  方乾 《气象科学》1999,19(4):413-423
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功能特征和采用的Internet/Intranet(WWW)技术、Asp语言动态页面设计、自动化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了Novell网、NT、9210网(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地面气象专线等联结采集实时气象信息和预报信息。系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德阳天气预报系统是依据客观预报方法和"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先进的预报技术方法"研制的.系统包括3部份内容: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天气预报业务流程、预报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从 1996年起,我区依托“ 9210”工程在地州局陆续建设了 VSAT卫星数据站。现在,区局业务中心和 14个地州局均可将观测电报通过 VSAT卫星信道直接上传北京,由北京收集和分发。 “新疆气象局地面分组交换网系统”是作为“ 9210”工程 VSAT卫星信道的地面备份网,在卫星信道故障时承担气象观测报发报工作,以及从上一级信息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的任务,即区局业务中心利用分组网线路从北京调取各种气象信息,地州局利用分组网线路从乌鲁木齐业务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 该系统设计方案,广泛参考了其他省区的建设经验和系统优点,并…  相似文献   

11.
德阳天气预报系统是依据客观预报方法和“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先进的预报技术方法”研制的。系统包括3部份内容: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天气预报业务流程、预报平台。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辽宁城市气象环境预报业务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和设计思路 ,介绍了系统的主要预报业务内容。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市级气象实时业务系统的建立,不仅为各级台站提供了丰富的天气图、数值预报传真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信息,而且,为台站传输了大量的实时共享报文资料。充分利用这些实时报文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大气结构,跟踪监视天气变化,对准确预报各种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是在IBM—PC/AT微机上实现的自动收集、加工、贮存有关农业气象信息,完成省级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制作、发布和农业气象资料输出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科学研究、预报业务融为一体,为我省农业产量预报和情报服务的客观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初步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辽宁城市气象环境预报业务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和设计思路,介绍了系统的主要预报业务内容。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工程)的最终实施,是要建设一个覆盖全国地(市)以上气象部门,以卫星专用网为主、地面公用网为辅的新一代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卫星专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卫星广域网(SWAN)和卫星话音网(SVTN)、地面公用网首选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市环境气象综合预报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业务流程、环境预报中各种指数的预报原理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同时列举使用该系统后预报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9210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概述中国气象局正在建设的气象卫星综合利用业务系统(921O工程)是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通信卫星把遍布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联接成一个大型网络互联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面广,不受地理限制,可进行广播,通信容量大,质量高,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该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卫星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该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建成卫星数据网,实现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信息的高速广搐和交换,同时以邮电部门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作为降级备份;建成卫星话音网,实现全国地(市)以…  相似文献   

19.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程)是气象部门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骨干。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建设1个以卫星通讯为主,地面通讯为辅,多种手段并用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1个覆盖全国县级以上气象信息单向广播网络接收系统。系统建成后,将在网络环境下承担全国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加工产品的收集、分发和管理,并提供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作为天气预报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 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