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6,16(3):298-303
本文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剖面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以露头剖面和钻井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以地震层序格架为指导,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建立起了以层序为单位的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寒武-奥陶纪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沉积层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海平面变化规律是层序地层学研究核心内容之一。在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研究中,通常只能对水深变化作出估价,而难以直接判断海平面的变化情况。因此,如何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求解海平面的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用数学方法和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来求解在特定沉积背景下形成的地层层序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情况,并用上述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肖尔布拉克地区寒式纪露头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礁滩体储层已经成为当前油气勘探的热点.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石灰窑和大湾沟露头剖面为例,对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地层的岩相组成及层序地层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碳酸盐岩台内滩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石灰窑地区和大湾沟地区鹰山组地层发育特征存在差异,石灰窑剖面以薄层颗粒灰岩...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县东南亚科瑞克剖面奥陶系发育,并且该剖面也是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沉积最为齐全的露头剖面之一,尤其是上奥陶统的中—上部发育了许多重要的牙形石属种。本文通过对剖面上灰岩层样品的系统采集和牙形石分析鉴定,将该剖面的奥陶系分为4个牙形石组合和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erratognathus diversus - Bergstroemognathus extensus 组合 , Protopanderodus calceatus - Periodon aculeatus 组合 ,A phelognathus sp. - Tasmanognathus sp. 组合, Belodina confluens- Phragmodus undatus 组合 , 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 带和 A phelognathus pyramidalis带。其中,上奥陶统上部牙形石的重要属种A. pyramida-lis、A. politus、Y. yaoxianensis 和 A. neimengguensis以及上奥陶统上部的A.pyramidalis带与Y.neimengguensis带是首次在柯坪地层分区发现。这些发现初步解决了塔里木盆地覆盖区与露头区上奥陶统不能进行精细生物地层对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成源 《地质论评》2003,49(6):561-566
新疆巴楚小海子剖面发现的牙形刺被有关作者鉴定为Icriodus de formatus Han,并将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置于巴楚组中段底部,认为东河塘组的时代为弗拉斯期或更老。但巴楚小海子剖面的牙形刺不是Icriodus de formatus,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应划在巴楚组中段下部之内,东河塘组的时代很可能是法门期的。  相似文献   

6.
露头剖面层序中的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6,16(2):141-146
在以往的沉积研究中,常常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反映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朱怀诚  赵治信 《地质论评》1999,45(2):125-128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石炭系东河塘组,甘木里克组和巴楚组产生丰富的孢子,牙形刺和鱼化石,本文依据古生物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含砾砂岩段)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下泥岩段和生屑灰岩段)的时代限于早石炭世早期,论证了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应划在含砾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之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展示了三维数字露头的构建过程。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班塔格剖面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礁滩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真实的三维数字露头地质构架下,以岩相与岩石物性关系为约束,构建了礁滩复合体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沉积相模型和储层模型,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地质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三维数字露头改进了传统的露头建模研究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能为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相似文献   

10.
于炳松 《沉积学报》1996,14(1):33-39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相似文献   

11.
塔北隆起侏罗系阳霞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北隆起侏罗系阳霞组下粗上细的沉积特征显示其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东部普惠1井序列发育最全,向轮南隆起方向具有明显的顶剥底超特征。河流沉积体系中,颗粒普遍偏粗,物源主要来自东河塘以北、英买力以西及跃南地区,英买力西部、东河塘北部以北以及跃南1、2井以南发育近源小型冲积扇,由西向东发育辫状河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模式,可预测低位域三角洲及湖泊相发育于草湖及其以东地区;阳霞组砂体分别向北部的轮台凸起、南部的中央隆起尖灭,是寻找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集层的特征、演化及纵横向分布是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勘探关注的重要问题,而YB7井在鹰山组钻遇的溶洞及其充填物为研究该地区中下奥陶统古岩溶作用提供了契机。研究区YB7井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溶洞充填物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文中将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与该地区志留系依木干他乌组和克孜尔塔格组、泥盆系东河塘组、石炭系巴楚组及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和塔塔埃尔塔格组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物源及溶洞的演化时限。结果显示: 4个溶洞充填物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轻微富集,重稀土稍显亏损,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轻微的Eu正异常,与东河塘组和柯坪塔格组的特征较为接近。溶洞充填物的ΣREE平均为36.48 μg/g,与东河塘组最为接近,而与柯坪塔格组相距甚远。玉北地区缺失柯坪塔格组,至巴楚组沉积前一直处于构造高部位,故柯坪塔格组不具备为YB7井溶洞提供物源的基础。玉北地区西部局部钻遇东河塘组,而YB7井周边缺失该组,故综合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沉积特征及构造背景认为,YB7井溶洞充填物来源于东河塘组,其形成于暗河系统,且东河塘组沉积后至巴楚组沉积前是玉北地区重要的岩溶储集层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油田巴什托普井区东河塘组整体属于低渗透砂岩储层,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贾敏效应对油藏的开发影响很大.针对这一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贾敏效应评价实验设计和评价标准的设定,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贾敏效应程度为中一强,鉴于此,依据贾敏效应机理,开展了减轻贾敏效应的方法探讨,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往注入水中加入0.01%双子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方法可显著削弱贾敏效应,改善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钻井岩心的镜下观察并结合压汞分析测试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其次为次生孔隙; 其中原生孔隙以剩余粒间孔隙为主,次生孔隙以溶蚀孔隙为主。孔隙喉道细,孔渗条件差,属于特低孔超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3 类,以第Ⅲ种类型为主( 75%)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受成岩作用及沉积作用的影响,其中成岩作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钻井岩芯、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结合压汞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泥盆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及物性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泥盆系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泥盆系东河塘组沉积环境为滨岸沉积,前滨滩砂物性最好,原生孔隙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克孜尔塔格组为三角洲--潮坪沉积,以水上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次生孔隙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砂体中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十分普遍,硅质胶结多以加大边形式存在;碳酸盐胶结在储层中相对发育,充填于岩石孔隙或交代其他碎屑颗粒,降低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表现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对储层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储层物性,表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泥盆系东河塘组下段砂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群苦恰克构造带内重要的勘探层系,有关储层内油气充注方向与富集规律的研究目前仍未有统一认识。研究层段内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白云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作为早成岩阶段产物的白云石胶结物的含量在平面上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增加的趋势; 而铁白云石胶结物则以交代先期形成白云石胶结物的形式产出于中成岩阶段,略滞后于储层内的油气充注,其胶结程度在平面上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减弱的分布规律。铁白云石胶结物作为反映储层内较强还原环境的指示性矿物,其在储层内的分布规律也承担着判明油气运移方向或富集规律的"责任",而其上述分布规律为研究区储层内油气自东向西充注提供了全新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河塘油田位于新疆库车县,构造上隶属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台凸起东河塘断裂构造带,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高产高丰度海相砂岩油田,它的发现是中国海相砂岩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油田发现于1990年7月,至1994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323.13×104t,天然气地质储量15.5×108m3,至2009年底累计产原油825.75×104t。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是东河塘油田的主体,其储层东河砂岩段是一套滨岸相砂体,具有厚度巨大、埋深大、储集性能好的特点;其油藏类型为块状底水背斜油藏,产能高,储量丰度高。论述了东河塘油田勘探与发现的历程,剖析了取得勘探成功的实践认识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