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数字建筑作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对建筑业的影响必然是全价值链的渗透与融合,通过"数字建筑"的科技手段,构建了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参与方的数字世界,充分对接人们的意识世界和物理世界,将人们意识思想中对美好生活和工作空间环境的愿景,通过数字建筑平台进行充分的协同设计、虚拟生产、虚拟施工和虚拟运维。再通过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在物理世界中建造出实体建筑。最终交付一个实体建筑,一个虚体建筑。如图1所示,通过数字建筑实现了"三元融合",引领产业变革与创新发展,使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产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建筑平台的赋能下,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重构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态,使建筑生态与外部环境发生协同共振,形成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建筑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行业面临着颠覆洗牌。未来,建筑业如何适应数字化变革的要求,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近日, 在建筑业数字变革与创新发展高端学术交流会上正式发布的国内首个《数字建筑白皮书》,对此给出了答案。《白皮书》提出的"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理念,清晰地描绘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数字建筑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寻找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是行业亟须应对的课题。在近期举办的2018中国建设行业峰会上,作为传统产业的建筑业,如何拥抱数字化变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数字建筑:新引擎驱动新发展"专题报道,特邀"数字建筑"先驱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探析数字建筑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分享践行数字化变革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业内企业了解数字建筑、把握行业大势、驱动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专篇中,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城市、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作为建筑信息化的载体,BIM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立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断蓬勃发展。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数字化驱动正成为破解各行各业发展瓶颈的“密钥”,成为加快各个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把打造设计科技综合服务商作为企业发展定位的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住天元”),经历30年积累与沉淀,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基础上不断迭代,成为行业的先行者。面对“双碳”目标和建设数字中国国策的大背景,睿住天元把握机会、坚持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以精准的设计作品和技术产品顺应大环境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输出新产品、新价值,赋能推动建筑产业生态链数字化升级,创造出更多有温度、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获得了中国最具期待智慧价值建筑科技企业、WATIC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十四五"时期,在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行业领军企业正逐步实现信息化技术全流程覆盖与集成化协同应用,广大中小企业也正在不断寻求数字化转型突破与创新之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灵魂",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一直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作为广联达新的战略创新业务板块,我们融合设计和工程数据,打造全数字化样品,赋能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设计BG(以下简称"广联达设计")副总经理张宁说。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建筑产业唯有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变革,用科技引领产业变革,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有效融合的"数字建筑",既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基础,又是建筑产业的创新焦点,也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必然成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数字建筑概念与内涵数字建筑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亦不可避免。产业互联网将整个商业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数字化成为驱动发展的新要素、新引擎,相关企业也正在顺应趋势加速推进转型探索,以数字化能力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管理,再造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新型工业化体系现状 从20世纪世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住宅工业化发展都是以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转型和革新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实现建设发展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剧变。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意见在加强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23,(2):32-33
<正>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建筑院”)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六大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院以建筑及规划设计为核心,着力为客户提供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各类工程专项设计与咨询、BIM设计与咨询等专项和全过程工程技术与管理服务。业务发展策略自建PLM平台,组合建筑设计和建造工艺,以三维数字化模型打造数字产品,形成数字资产,转化数字资本。平台建立后,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定义建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相继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未来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作出部署。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如何协同发展,有哪些痛点待解;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将给勘察设计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行业企业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世界处于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的加速变革期,我国经济也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勘察设计行业过去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下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经营效率增长停滞不前、人才吸引力持续下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链环节割裂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障碍。面对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以及“新基建”、智能建造的发展要求,勘察设计行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人均效率、应对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正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力。装配式建筑的多种优势符合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能有效地解决"粗放"建造方式带来的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促进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技术井喷式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成熟和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数字经济"、"数字企业"、"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各种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已深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新生态在"大破大立"中逐渐形成,行业"颠覆洗牌"的风潮已被深刻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