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红外测距仪周期误差起始相位的物理意义,以解释周期误差起始相位不等于零的原因;分析了用平台法测定周期误差时基线所需要的精度,以及周期误差起始相位的漂移和振幅的随机浮动,对测定周期误差振幅和起始相位的影响;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周期误差的观测点数;推导了判别各种周期误差类型的数理统计显著性检验公式,以及周期误差允许值的数理统计检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初相角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周期误差理论的新思路,指出了周期误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晨光 《测绘工程》1998,7(1):49-53
给出了一种新的周期误差检测方法,本方法比传统法更加严密。利用新方法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存在的不合理性,初步揭示了所谓“周期误差”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仪器的测定精度及准确度,提高检定效率、同时减小检定的人为误差、降低检定成本,项目研发了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固定式自动检定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目前国内外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自动化检定,经对系统测定其基准准确度、平台平直度,证实能够满足JJG703-2003检定规程要求。该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自动化检定系统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可方便准确地检定光电测距仪的周期误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用法码法检定Lacoste-Romberg“G”型重力仪周期误差的优化问题。取周期误差函数待测参数的方差-协方差阵的迹极小化为优化准则,导出了单周期误差函数检测的最优检定重量及最优观测值分布的严格解;对含多个周期的周期误差函数,通过模拟计算导出了检定设计最优化的普遍原则及实用方法。对检定的必要观测数及野外和室内基线检定法也作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检测测距仪的周期误差中,发现有些仪器的周期误差含有明显的二次谐波分量,因此应加入二次谐波因子进行平差计算,以求得正确的结果。本文首先概述平差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数理统计中假设检验的方法,推导了判别周期误差是否显著的公式,最后利用BASIC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相位式测距仪中理论上未曾弄清,因而在实践中或者被忽视,或者被认为无法解决的谐波窜扰引起的周期误差问题和光窜扰引起的周期误差随距离增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LCR-G型重力仪周期误差的产生机制,讨论了周期误差标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LCR-G920和LCR-G922在灵山重力基线场上的3次标定,对LCR-G型重力仪的周期误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消除影响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服务性能的多路径误差,文章基于实测数据提取多路径误差并分析其所具有的特性,探讨不同定位解算方式中的多路径误差消除策略。结果表明,多路径误差实时改正后的单点定位结果相比原数据解算结果有明显提高;基于北斗多路径误差周期的恒星日滤波算法消除了部分周期误差,基线解算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两种针对多路径误差的改正方法可以为北斗系统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及相位不均匀性误差的性质,分析了这些误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提出了改进有关误差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典型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中的电离层残差法当同一历元多个频点发生周跳时,无法准确探测及修复周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多普勒辅助电离层残差法的周跳探测与修复的改进方法。基于实测及仿真数据,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电离层残差法存在的上述问题,即使某一历元多个频点同时发生周跳,也可以准确探测周跳发生的位置、频点及相应数值,精度达到1周,有效提高了电离层残差法探测与修复周跳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haar小波的紧支性,分析了haar小波GPS周跳检测原理,实现了双频组合观测值中周跳和粗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宽巷引导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般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大于宽巷波长。根据宽巷引导模型,直接使用双差伪距取整固定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有很大概率会产生一周固定错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宽巷引导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针对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进行探测和修复。利用整周模糊度为整数的特质构造理论探测量,并将该探测量与载噪比所确定的门限相比较,判断是否出现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利用双差整周模糊度自由度为3的特点,修复错误宽巷整周模糊度。对该算法在高斯噪声条件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载噪比的观测数据均可分辨出一周宽巷整周模糊度的估计错误。同时,分析了考虑多径等误差后该算法所能接受的载波相位最大误差。计算了不同伪距误差下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出现的概率。使用GPS实测短基线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该算法可将基于宽巷引导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固定率从原来的只有不到1/3提升至接近1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多项式法探测周跳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多项式拟合的预测误差,认为预测模型系数的不准确使得预报残差中含有模型预测残差,并提出一种估算模型预测残差的办法。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较精确的计算周跳的方法——预测残差修正法,最后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算,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GPS三频组合观测值在波长、电离层误差和偶然误差等方面的特性,并定义了衡量其特性的3种指标;结合传统的伪距/相位组合法,探讨了三频组合观测值探测与修复周跳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模拟的L5观测数据,进行了多种情况下周跳的探测与修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单历元间准确探测出各个频率上发生的大、小不等的周跳。相对于原始观测值,长波长的三频组合观测值可以更有效地探测与修复周跳。  相似文献   

16.
常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周跳探测方法大多忽略了高度角对多路径误差以及观测噪声的影响.由于海上GNSS浮标的数据质量受海面影响很大,在卫星高度角降低时其观测噪声和多路径误差显著增大,且具有高频周跳特点,常规GNSS周跳探测方法并不适用.据此,提出了一种综合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TECR)和顾及高度角加权阈值模型的改进双频码相组合(MW)探测法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低高度角和多路径影响带来的信号噪声,准确探测到各种类型周跳,可有效应用于海上GNSS浮标的数据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深空导航高精度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目前在深空航天器导航中广泛应用的高精度干涉差分测量技术一差分干涉单向距离测量(△DOR)和同波束干涉(SBI)技术。从基本原理、观测方式和应用现状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种技术。详述了ADOR和SBI的相位整周解模糊和相关处理两个关键技术。系统地分析了误差来源,从共同误差因素和特有误差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高频数据周跳的高可靠性快速探测与修复,基于改进的相位几何无关(modified geometry-free, MGF)组合量,提出了MGF周跳解算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周跳修复的成功率。根据MGF组合观测量及误差特征,推导了其周跳修复的边界条件,并分析了不同导航卫星系统MGF方法的适用性,及观测噪声对周跳解算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MGF组合的质量控制检验量,经多系统GNSS实测数据试验分析,结果表明:MGF方法能够对小周跳(如小于5周的周跳)实现快速探测,修复成功率可达到99.90%以上;利用MGF组合的质量控制检验量能够分别识别出GPS、BDS和GLONASS中100%、87.57%和77.42%的错误周跳解算结果,使得MGF周跳解算错误率降低至0.01%。MGF方法受相位噪声影响显著,MGF组合的质量控制检验量能够有效识别错误的周跳解算结果,从而提高周跳修复成功率,但随着相位几何无关组合量噪声水平的增加,MGF质量控制检验量对于周跳修复错误和观测噪声的区分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TurboEdit方法中MW组合和GF组合的缺陷,提出了GPS双频非差周跳探测修复SET(satellite elevation TurboEdit)法。设计了自适应滑动窗口模型对MW组合进行改进,避免了在低高度角时引入多径误差和噪声误差对后续处理精度的影响,增强了对小周跳的探测与修复能力。对GF(geometry-free)组合中引入的伪距误差采用历元间求差法进行替换,同时在卫星低高度角时,对其探测阈值引入高度角加权系数,有效剔除虚假周跳,提高周跳探测成功率与可靠性。在探测出周跳后,联合两种方法组合进行周跳修复。实验结果表明,SET法能够有效地抑制低高度角时的多径效应和观测噪声,降低周跳误探率,并对周跳进行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