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薇 《福建地理》2003,18(4):53-55
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例,提出:通过网络教学,扩大信息来源;利用网络教学,增强互动性;发挥指导者优势,启迪学生思维潜能;应用多种交流方式,优化网络课堂教学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永实 《福建地理》2006,21(2):128-129,134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出现,改变了区域经济地理传统教学方法,利于广集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快捷、综合处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现代教学技术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选用应依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课件仅是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教学媒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出现,改变了区域经济地理传统教学方法,利于广集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快捷、综合处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现代教学技术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选用应依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课件仅是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教学媒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内容涵盖面广泛,与生活实际(环保、经济、旅游等)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同时要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自然观察力、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善于质疑的好奇心,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一般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网络教学是最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载体,它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以及联系社会实际,及时掌握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网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本将结合“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一课,谈谈自己对地理网络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抛锚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提供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发现问题,再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从而自主建构知识。思维导图是进行头脑风暴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在抛锚式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思维导图在构建抛锚式教学流程、情境设计、"抛锚"、探究活动开展、知识网络构建等方面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吴向军 《地理教学》2013,(24):40-41,39
地理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性通过四条路径:先学后教,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课时间;采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自由提问的权利;让学生评教和评学。  相似文献   

7.
王洪强 《地理教学》2013,(8):29-31,28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之间存在优势智能类型和智能组合状况的差异。基于这一理论的地理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异性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运用多元化手段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以及情景化的教学评价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实践教育是目前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吴艳 《地理教学》2010,(23):20-21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师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45题要求学生“结合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请学生分析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可采取的措施和意义”,且分值较大(占5分),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试题超出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环境的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任红 《地理教学》2004,(6):28-29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就是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并对其展开分析、推理和判断,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析某一类型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5):276-279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a report by two geographers who have ha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using educational television. In the first instance, educational television is being used to produce two enrichment series for the public schools of Texas. In the second, a university is using educational television to provide first-class instruc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lieving professors fro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reshman courses. The two autho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sessions concerning ETV at the last two NCGE conventions. It was their observation that interest was high; certainly the discussions indicated a desire for more knowledge by the membership. This article, therefore, will provide the profession with provocative and stimulating ideas on what can be done with educational television.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divides—uneven patterns of access—are a major feature of cyberspace. This article opens by noting that most students are digital natives who grew up with the Internet. Second, it summarizes digital divides, including global patterns, rural–urban differences, ethnic and gender discrepancies, and the role of smartphones. The third section justifies teaching digital divide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of sociospatial inequality. Next, it offers six strategies to get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is topic, including mapping Internet users, interviewing a nonuser, discussing rural–urban differences, going without the Internet, exploring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he divide, and imagining the pre-Internet world.  相似文献   

14.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9):491-492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