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贵廷 《地学前缘》2005,12(4):347-351
根据Ramberg的纵弯褶皱粘性力学实验,在褶皱形态的分形分析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和褶皱的流变学理论导出了褶皱的分数维(D)与岩层厚度(h)和粘度(μ)间的关系式,并探讨了褶皱复杂性对褶皱分数维的影响,从中获得有关复杂褶皱的流变学信息。影响分形褶皱复杂程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岩层的厚度和粘度。因此,对褶皱的分形测量和岩层厚度及粘度的分析,可以定量分析分形褶皱形成的流变机理。这一研究是褶皱的非线性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前陆带南缘安徽省青阳—泾县一带的印支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连续的不同变形形式的构造运动。印支主褶皱前发生了重要的挤压拆离构造,主褶皱后发生了广泛的逆冲(南部)和重力滑动(北缘)构造。3个变形阶段是同一区域应力场持续作用下的连续过程,形成挤压拆离—褶皱—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是褶皱带前缘和山前带典型变形组合,表明本区北部为江南褶皱带山前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地质学上使用的面向(face)概念多用于地层,指岩层原生的上部表面。后来这个概念被引入到构造研完,成为用来描述一个构造的方位和受这个构造影响的岩层变新方向之间相互关系的术语。构造面向可分为褶皱面向和断层面向。它们已经成为确定地层相对层序或构造研究中的一个有用的术语。褶皱面向指沿褶皱轴面垂直于褶皱轴并指向较新岩层的方向。野外观察到的褶皱可以分为面向上、面向下两大部分,还有一种即非面向上,也非面向下的特殊类型褶皱,称为面向中和褶皱(如轴面水平褶皱)。根据一个世代的褶皱构造都将面向一个相同方向的原则,可以同它来研完褶皱几何形态和区分不同期次的重褶皱。断层面向指断层面内垂直于层理迹线且指出较新岩层的方向。断层面向在构造研究中的用途很多,它可以提供构造成因的一些证据,还可以判断复杂构造中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的顺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煤矿中的叠加褶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梁 《地学前缘》1999,6(Z1):175-182
中国煤矿中的叠加褶皱发育普遍。形态复杂。类型繁多。根据不同期农构造应力或是一次应力的递进变形作用以及构造叠加的特征和强度,将中国煤矿中发育的叠加褶皱划分为增强型、寄生型、包容型。交接型、镶边型、跨越型、弯褶型和重褶型等8类。其中增强型又分紧闭增强和倒转增强;交接型又分为丁字形组合、新月形组合。菱形组合和分叉形组合;跨越型再分为横跨褶皱与斜跨褶皱。这些褶皱的特征是处于地表浅层次、规模较小、叠加改造的强度相对较弱,并常与断裂构造伴生。在煤矿中进行叠加褶皱的研究,对分析区域构造形变史。查明和预测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煤的耗散流变以及预防谋与瓦斯突出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忠义 《地学前缘》2019,26(2):1-15
在大巴山西北侧镇巴县简池地区开展1∶10 000的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工作,重点研究露头和区域尺度上叠加褶皱变形的时空变化、成因,确定褶皱的构造属性及变形时限。研究表明未拆离的中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沉积岩系中发育两组褶皱:(1)北东近东西向褶皱(F1),成组、分区断续相连,线性展布发育,代表了区域米仓山主背斜较陡倾南翼上的次级大型褶皱的枢纽带;(2)北西北北西向褶皱(F2),区域呈弧形展布,发育隔挡式褶皱组合型式,构成大巴山前陆坳陷带东部边缘的复式向斜。北西北北西向褶皱向西横跨在北东近东西向褶皱之上,形成露头尺度上的2类4种基本样式,发育大角度叠加交切的两组褶皱弯滑擦痕。北东近东西向褶皱减弱消失在同造山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Ts1Ts4岩性段)中,上被中侏罗世晚期Ts5与Ts6岩性段包络覆盖,属中生代南秦岭碰撞造山相关的前陆生长褶皱,时限约为213~178 Ma,与米仓山构造形成晚期阶段的指向南的非共轴剪切变形有关。北西北北西向褶皱将研究区的中生代及之前岩系普遍卷入了变形,属晚中生代大巴山陆内造山带的前陆构造褶皱,时限约为160~120 Ma,区域褶皱变形长期保持稳定的总体近似纯剪的应变状态。尽管两期挤压收缩褶皱事件的时间间隔不长,但两组褶皱的样式、形成时间、构造属性与形成机制都存在巨大差异,表明区域构造环境和地壳变形机制的重大变动和转换。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侏罗山式褶皱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侏罗山式褶皱起源于欧洲侏罗山区的褶皱,以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向斜紧闭背斜开阔为特征。这类褶皱在形态上与褶皱造山带的强烈紧闭褶皱和地台盖层的极其平缓开阔的褶皱明显不同。所以本世纪初的阿尔卑斯构造研究者就注意到这类构造,布克斯多夫(Buxtorf1916)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侏罗山式褶皱,认为这类褶皱是盖层在海西基底上剪切滑动的结果。别洛马索夫和张文佑以区域构造为基础的褶皱分类中,都把侏罗山式褶皱与阿尔卑斯式褶皱(地槽型全形褶皱)和日尔曼式褶皱(地台型断续褶皱)并列为三大褶皱类型。 株罗山式褶皱两种基本型式: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区域构造研究确定,在地质背景、形成机制和形态特证上与这两种基本型式相同和近似的褶皱广泛发育。一些学者据其  相似文献   

7.
齐岳山断裂东侧盆山过渡带褶皱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峰造山带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盆山过渡带以齐岳山断裂为界,分为西部的隔档式褶皱带和东部的隔槽式褶皱带。对盆山过渡带内褶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以"雪峰西推模型"影响最大并广为研究者接受。该模型认为盖层(南华系及以上地层)在雪峰造山带推覆体的推动下向NW发生多层次拆离推覆及递进挤压而形成隔槽式与隔档式褶皱。本文通过实测构造剖面、地球物理剖面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选择桑植-石门复向斜和沿河地区褶皱对齐岳山断裂以东地区的褶皱变形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解剖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桑植-石门复向斜内褶皱具"复杂褶皱"组合样式,主要形成于中三叠世后期印支运动;沿河地区褶皱为典型隔槽式褶皱,主要与早燕山运动NWW向挤压有关;(2)褶皱主要受区域挤压体制下包括褶皱基底和盖层在内的原地岩层体的整体水平收缩及其导生的冲断、滑脱作用所控制,其中桑植-石门复向斜内褶皱基底变形主要以逆冲断裂为主,沿河地区褶皱基底变形则以滑脱背斜为主;(3)区域挤压下整体水平收缩变形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雪峰西推模型不能解释的若干重要地质事实,包括褶皱轴面和逆冲断裂无向东或南东倾斜极性、雪峰造山带未发生向西侧褶皱带的大规模推覆、盆山过渡带具大幅度整体性构造抬升等,同时也不存在雪峰西推模型中地质剖面无法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褶皱相关断裂发育机制的3个构造几何学模型:同心圆褶皱模型、膝折带褶皱模型和弯流褶皱模型。基于燕山中部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发育的5个露头尺度褶皱及其中、小型断裂构造的实例剖析,探讨了收缩变形过程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时序与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产生机制。研究指出,规模与所在褶皱构造相当或略小的断裂构造当中,既有形成时间早于褶皱变形的断层,也有在褶皱变形过程中调节褶皱不同部位应变差异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而且卷入后期变形的早期断裂可能成为制约褶皱成核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成为枢纽叠覆楔构造的形成方式之一。断层位移-距离曲线特征和断层与褶皱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分析,可用来判断断层、褶皱变形发生相对时序。认为影响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发育的机制主要有3种:(1)纵弯滑褶皱作用中,翼部顺层滑动受到限制而无法持续时,将通过断层向上切层的方式予以调节,从而形成翼部或转折端揳入逆冲断裂以及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断层;(2)各种因素导致的褶皱曲率变化是褶皱相关断裂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褶皱曲率变化可由褶皱轴面的合并和新生直观反映,轴面合并引起褶皱曲率变化的层位,可能是诱发褶皱相关断裂,如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开始产生的重要部位;(3)能干性差异和强硬层之间距离较大的岩层组合发生纵弯褶皱变形时,软弱岩系在褶皱核部的聚集和逃逸,是迫使递进收缩的强硬层产生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变质杂岩的构造序列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观测和有关资料的研究表明,不论前寒武纪地质区或是显生宙的造山带,其变质杂岩普遍存在着构造变形的某些共同规律,表现于面、褶皱和线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遵循着大致类同的顺序,形成构造序列,集中反映了区域变质造山带的变形与演化过程。如果将面、褶皱和线构造各序列中同期的构造形迹相组合,就形成构造组合,代表变形幕。相继生成的构造组合表明一个构造旋迴的变形序列。过去对造山带变质杂岩的构造研究很少注意构造演化中的序列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三江褶皱系是中三叠世末主印支褶皱幕形成的一个早期印支褶皱系。由于产生了极其复杂的造山带结构,覆盖在该褶皱系之上的上三叠统就具有同样复杂的沉积性质。本文从剖面结构、岩石组合、生物化石、接触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上三叠统进行了沉积类型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77~1978年,在温都尔庙铁矿南带46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1/5万地质填图.在此基础上对褶皱构造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露头观察、大比例尺草测及构造要素的统计分析(5864个面理和线理要素),按历史分析的观点,我们认为本区温都尔庙群属于加里东褶皱带并构成华力西褶皱带的基底,而本身的褶皱既不是复式背斜也不是复式向斜,而是多期叠加褶皱,组合形态繁多.我们通过叠加褶皱的恢复及层位对比重新确定了层序、测算了厚度,将本区温都尔庙群分为三个组,五个岩性段,总厚1290米(见表);并确认:只有一个含铁层位,其原始厚度仅数米,且以小于2米者为主.目前所见之厚大工业矿床,主要归功于褶皱重叠和加厚作用.本文重点阐述本区温都尔庙群的褶皱特征及其对铁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岩芯及野外观察、分析测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东北巴中—通南巴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类型及成因,结合裂缝充填矿物包裹体分析,厘定裂缝形成期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岩性组合、岩层厚度、断层、褶皱变形强度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裂缝具有多成因、多期次、差异分布的特点。主要发育构造裂缝,且主要分布于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划分为3期:燕山中期(中侏罗世)的NNW和NWW向共轭构造缝,被细粒方解石充填;燕山晚期(白垩纪)的NE向断层、褶皱伴生高角度缝,被粗粒方解石或石英充填;喜马拉雅期(古近纪)的NW和近SN向断层伴生缝,被粗粒方解石半充填或未充填。成岩裂缝和超压裂缝的成因与黏土矿物失水收缩及烃源岩大量生烃引起的流体增压有关,主要形成时间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缝发育的差异性主要受控于岩性组合、地层厚度、断层及褶皱变形强度,单层厚度小、距断层距离近、褶皱变形强度大的中、细砂岩储层,裂缝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复杂多期变形的片岩和片麻岩地区,褶皱形态及形成时代的判定是变质岩构造地质过程研究的难点之一。变斑晶内包裹物迹线记录了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历史过程,可为通过野外露头观测难以确定的复杂褶皱形态判定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Texas Creek地区为例,尝试运用垂直于5期面理弯切轴的定向薄片中叠加面理(变斑晶包裹物迹线)由水平到竖直和由竖直到水平的几何形状变化,确定研究区内一个存在争议的复杂褶皱形态为背形,并推断该褶皱形成于区域内第1期变斑晶生长过程(约为1 500 Ma)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岩成矿作用、岩石和矿床的多因复成作用,以及褶皱构造与成岩成矿关系的研究,都表明褶皱构造地球化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目。顾名思义,褶皱构造地球化学任务,是研究褶皱构造与物质分布(如元素的分布、迁移、富集等)之间的时空关系、规律性及其形成机理。 1 褶皱构造的一般应力场特征一般来说,褶皱的凸起部分受到张力,凹的部分受到压力,中间则为一中和面。而在翼部,则受剪切作用力十分强烈。因而在背斜顶部和向斜凹部可分出明显的拉伸带和压缩带,翼部为强剪切作用带。由于向斜所处围压较大,故拉伸带和压缩带的应力差要比背斜部分的  相似文献   

16.
库布苏金矿位于野马泉地块南缘火山岩浆弧区,准噶尔褶皱系内东准噶尔褶皱带中部.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金异常发育,已发现3条含金矿脉,矿床规模达中型.重点介绍了3号金矿脉的地质特征,该矿脉地表品位虽偏低,但深部金品位明显增高,厚度变大.通过对3号金矿(脉)体原生晕地球化学分带的研究,确定了库布苏矿区主成矿元素为Au,Ag,Pb,As,Sb组合,发现在矿体头晕和尾晕中重叠出现As,Sb元素异常组合,可能指示深部存在盲矿体.初步查明金矿化体规模,预测在已知矿体深部300m下,存在一个隐伏矿体,可利用钻探对深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褶皱的分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皱的定量描述是构造地质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利用褶皱分形模拟和分类的方法可以定量描述不同类型的复杂褶皱样式。分形理论能发现自然界中常见的、不稳定的、非线性和不规则的复杂现象中的内在规律。它研究自然界中没有特征长度的形状或集合的自相似性,其形状或集合的复杂程度可以用幂函数的指数D表示,这里的D就是分数维,即分形的维数。根据自然界褶皱具有分形样式的性质,利用分形插值方法模拟褶皱的形态和样式来定量描述不同的褶皱。分形插值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分形插值函数的过程。根据已知的3个或4个点即插值点坐标值(x_n、y_n)就可以取不同d值利用分形插值程序建立  相似文献   

18.
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是辽东早元古宙辽吉岩套的重要特征之一。青城子推覆构造就是一个实例。从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可以看出,青城子褶皱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早期褶皱构造的发展和继续。宏观和显微构造研究表明,推覆构造的发育包括了剪切作用、扩散蠕变、位错蠕变及压扁作用,同时伴有花岗岩的同构造底辟侵位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雪峰造山带北西缘及其北西侧隔槽式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与油气关系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主要认识如下:震旦纪-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Z1-O1)和前陆盆地(O2-S)背景下形成了3套主要生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层牛蹄塘组早奥陶世开始排烃(油)、三叠纪末排烃(气)基本结束;五峰-龙马溪组晚古生代中期开始排烃(油),白垩纪末排烃(气)基本结束。晚奥陶世后期的都匀运动形成了雪峰造山带北缘隆起和黔中隆起(为大型圈闭),中侏罗世或中三叠世以前的油气多由周边凹陷区向这两个隆起区运移、聚集,严重影响到凹陷区中生代圈闭内天然气成藏潜力和规模。受排烃历史控制,隔槽式褶皱带内中生代圈闭构造有可能形成以五峰-龙马溪组为烃源的较大规模上组合气藏;以牛蹄塘组为烃源的下组合和中组合一般难以成藏,但在黔中隆起带有可能形成次生气藏。最后,基于构造和油气演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油气成藏远景,并提出了油气勘探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20.
滑脱构造     
刘焕品 《湖南地质》1989,8(2):77-77
1880年前,阿尔卑斯山的岩石被认为是原地沉积的。其后,Bertrand(1884)、Lugeon(1901)发现它们是从原始沉积区迁移来的,Heim(1919)提出这种位移是与大规模的冲断层和平卧褶皱作用有关,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推覆体(nappe)和推覆构造(nappe structure)的概念。Bertrand与Heim把推覆体理解为“一个平卧褶皱的下翼断开而形成的”,并描述了褶皱推覆体(fold nappe)和简单的逆冲推覆体(thrustnappe)。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世界上掀起了研究推覆构造的热潮,相继在落基山、侏罗山、札格罗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加里东山及喜马拉雅山等地发现了推覆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